為了申足此意,尾聯又寫出一位耄耋老人的舉動:「綉嶺宮前鶴髮翁,猶唱開元太平曲。 」自玄宗的開元盛日,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時歷一個半世紀有餘,活動在開元時代的人,自然一個也沒有了。 「猶唱」二字,表面似譏老人愛翻陳年老歷,唱得不合時宜,實則感慨遙深。 詩通過鶴髮老人對太平盛世的緬懷,寄寓着詩人自己對時政的深沉嘆惋。 詩四句全是寫景,但字字流露出詩人對祖國命運無限關切的真摯感情。 這種寄真情於字背,寓深義于眼前的藝術手法,含蓄蘊藉,頗得遊刃騷雅之妙。 (傅經順)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 盧汝弼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這是一首寫邊庭夜警、衛戍將士奮起守土保國的小詩。 全組共四首,這是第四首。 描寫邊塞風光和邊地征戰生活的作品,在唐詩中是屢見不鮮的。 早在盛唐時期,高適、岑參、李頎等人,就以集中地寫這一方面的題材而聞名,形成了著名的所謂「邊塞詩派」,以後的一些詩人也屢有創作。 但這組小詩,卻能在寫同類生活和主題的作品中,做到「語意新奇,韻格超絶」(明胡應麟《詩藪。 內編》卷六評此組詩語),不落常套,這是值得讚賞的。 「朔風吹雪透刀瘢」,北地嚴寒,多大風雪,這是許多邊塞詩都曾寫過的,所謂「九月天山風似刀」(岑參),所謂「雨雪紛紛連大漠」(李頎),再誇張些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隨風滿地石亂走」(岑參),但總還沒有風吹飛雪,雪借風勢,而至于穿透刀瘢這樣的形容使人來得印象深刻。 邊疆將士身經百戰,留下纍纍瘢痕,如王昌齡所寫:「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瘢」,其艱險痛苦情狀已可想見;而這首小詩卻寫負傷過的將士仍在守戍的崗位上繼續衝風冒雪,又不是單就風雪本身來描寫,而是說從已有的刀瘢處透進去,加倍寫出戍邊將士的艱苦。 次句「飲馬長城窟更寒」,是由古樂府「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句化來,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 這兩句對北地的嚴寒做了極至的形容,為了文蓄勢。 「半夜火來知有敵」,是說烽火夜燃,傳來敵人夜襲的警報。 結句「一時齊保賀蘭山」,是這首小詩詩意所在。 「一時」,猶言同時,無先後:「齊」,猶言共同,無例外,極形容聞警後將士們在極困難的自然條件下,團結一致、共同奮起對敵的英雄氣概。 全詩格調急促高亢,寫艱苦,是為了表現將士們的不畏艱苦;題名為「怨」,而毫無邊怨哀嘆之情,正是一首歌唱英雄主義、充滿積極樂觀精神的小詩。 (褚斌傑) 述國亡詩 述國亡詩 花蕊夫人徐氏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徐氏,青城(今四川灌縣西)人,因才貌雙全,得幸于後蜀主孟昶,拜貴妃,別號花蕊夫人。 她曾仿王建作宮詞百首,為時人稱許。 孟蜀亡國後,被擄入宋。 宋太祖久聞其詩名,召她陳詩。 徐氏就誦了這首「述亡國之由」的詩。 詩潑辣而不失委婉,不亢不卑,從題材到風格,都與作者所擅長的「宮詞」大不相同,當時就獲得宋太祖的讚賞(事據《十六國春秋。 蜀志》)。 後世詩評家也每每樂道。 此詩破題就直述國亡之事:「君王城上豎降旗」。 史載後蜀君臣極為奢侈,荒淫誤國,宋軍壓境時,孟昶一籌莫展,屈辱投降。 詩句只說「豎降旗」,遣詞含蓄。 下語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 次句「妾在深宮那得知」,純用口語,而意藴微妙。 大致有兩重含義:首先,歷代追咎國亡的詩文多持「女禍亡國」論,如把商亡歸咎于妲己,把吳亡歸咎于西施等等。 而這句詩則象是針對「女禍亡國」而作的自我申辯。 語似輕聲嘆息,然措詞微婉,而大有深意。 其次,即使退一步說,「妾」及時得知投降的事又怎樣?還不照樣於事無補!一個弱女子哪有回天之力!不過,「那得知」云云畢竟還表示了一種廉恥之心,比起甘心作階下囚的「男兒」們終究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為下面的怒斥預留了地步。 第三句照應首句「豎降旗」,描繪出蜀軍「十四萬人齊解甲」的投降場面。 史載當時破蜀宋軍僅數萬人,而後蜀則有「十四萬人」之眾。 以數倍于敵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臨強敵,當無亡國之理。 可是一向耽于享樂的孟蜀君臣毫無鬥志,聞風喪膽,終於演出眾降于寡的丑劇。 「十四萬人」沒有一個死國的志士,沒有一星半點丈夫氣概,當然是語帶誇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可恥在於不戰而亡! 至此,作者的羞憤痛切之情已醞釀充分,於是爆發出一句熱罵:「更無一個是男兒!」「更無一個」與「十四萬人」對比,「男兒」與前面「妾」對照,可謂痛快淋漓。 「詩可以怨」,其實豈但可怨而已,這裡已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了。 此詩寫得很有激情,表現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更寫得有個性,活現出一個活潑潑有性格的女性形象。 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為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 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據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花蕊夫人作此詩則有所本。 「前蜀王衍降後唐,王承旨作詩云:」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 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 ‘「對照二詩,徐氏對王詩幾處改動都很好。 原詩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別是改用第一人稱」妾「的口氣來寫,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頓添神采。 這樣的改作實有再造之功。 就詩人陳詩一事而論,不但表現了廉恥之心,而且有幾分膽氣。 這行為本身就足為孟蜀」男兒“羞。 所以,此詩得到一代雄主趙匡胤的賞識,不是偶然的。 (周嘯天) 春殘 春殘 翁宏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 那堪向愁夕,蕭颯暮蟬輝。 翁宏存詩僅三首,這首《春殘》有絶妙佳句,流傳于世。 詩寫女子春末懷人。 首句點題,寫來不拘一格。 一句中,「又」字開頭,「也」字結尾,連用一個副詞和一個語氣詞,這在詩中是不多見的。 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強了語氣,強化了詩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並有籠蓋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寫法的出新。 「又」字還與下面的「經年」相應,暗示這女子與情人離別,正是去年此時,故對物候變化特別敏感。 第二句「如何出翠幃」,「如何」,有不堪的意思。 聯繫第一句看,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時此地,經受着別離的苦痛。 時隔一年,記憶猶新,而且,現在還是在這一時間和這一地點,她怎敢再身臨其境,重新經受這樣的苦痛呢!所以說不敢出翠幃。 再聯繫下聯看,不敢出來實際上還是出來了,人在極端苦悶的時候,往往就是處在這樣的自我矛盾中。 這又活畫出了這位女子夢魂牽惹、如痴似醉的神態,從而烘托出她的思念之情是如何的鏤心刻骨。 第1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下》
第1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