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句借馬以抒情:什麼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呢?《馬詩》其一云:「龍背鐵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襜,誰為鑄金鞭?」「無人織錦襜」二句的慨嘆與「何當金絡腦」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 「金絡腦」、「錦襜」、「金鞭」統屬貴重鞍具,都是象徵馬受重用。 顯然,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此詩與《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鈎)》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 但《南園》是直抒胸臆,此詩則屬寓言體或比體。 直抒胸臆,較為痛快淋漓;而用比體,則覺婉曲耐味。 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鈎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 從句法上看,後二句一氣呵成,以「何當」領起作設問,強烈傳出無限企盼意,且有唱嘆味;而「踏清秋」三字,聲調鏗鏘,詞語搭配新奇,蓋「清秋」草黃馬肥,正好馳驅,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恰是「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 所以字句的鍛鍊,也是此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周嘯天)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李賀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這是一首耐人玩味的諷刺小品。 詩人借古喻今,用詼諧、辛辣的筆墨表現嚴肅、深刻的主題。 前二句寫漢武帝煉丹求仙的事。 武帝一心想長生不老,命方士煉丹砂為黃金以服食,耗費了大量錢財。 結果怎樣呢?所得的不過是一縷紫煙而已。 「得」字,看似平常,卻極有份量,對煉丹求仙的荒誕行徑作了無情的鞭撻和辛辣的嘲諷,深得「一字褒貶」之妙。 後兩句寫馬,緊扣詩題。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飛昇成仙的漢武帝,不豢養能夠「拂雲飛」、「捉飄風」的天馬,而讓不中用的「肉馬」充斥馬廄。 用「肉馬」形容馬平庸低劣,非常精當。 由於是「禦馬」,吃住條件優越,一個個喂得肥大笨重。 這樣的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難,怎麼可以騎着它上天呢!這兩句寓意頗深,除暗示武帝求天馬上青天的迷夢破滅外,還隱喻當時有才有識之士被棄置不用,而平庸無能之輩,一個個受到拔擢,竊據高位,擠滿朝廷。 試問:依靠這些人怎麼可能使國家蒸蒸日上,實現清明的政治理想?此詩集中地諷刺了當時最高統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穎鋒內藏,含蘊豐富,而又出之以「嬉笑」,讀來使人感到輕鬆爽快,這在李賀作品中是很少見的。 (朱世英) 老夫采玉歌 老夫采玉歌 李賀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這首詩是寫采玉民工的艱苦勞動和痛苦心情。 唐代長安附近的藍田縣以產玉著名,縣西三十里有藍田山,又名玉山,它的溪水中出產一種名貴的碧玉,叫藍田碧。 但由於山勢險峻,開採這種玉石十分困難,民工常常遇到生命危險。 《老夫采玉歌》便是以這裡為背景。 首句重疊「采玉」二字,表示采了又采,沒完沒了地采。 「水碧」就是碧玉。 頭兩句是說民工不斷地采玉,不過是雕琢成貴婦的首飾,徒然為她們增添一點美色而已。 「徒」字表明了詩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既嘆惜人力的徒勞,又批評統治階級的驕奢,一語雙關,很有份量。 從第三句開始專寫一個采玉的老漢。 他忍受着饑寒之苦,下溪水采玉,日復一日,就連藍溪裡的龍也被騷擾得不堪其苦,藍溪的水氣也渾濁不清了。 「龍為愁」和「水氣無清白」都是襯托「老夫饑寒」的,龍猶如此,水猶如此,人何以堪! 下面兩句就「饑寒」二字作進一步的描寫:夜雨之中留宿山頭,其寒冷可想而知;以榛子充饑,其饑餓可想而知。 「夜雨岡頭食蓁子」這一句把老夫的悲慘境遇象圖畫似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 「杜鵑啼血老夫淚」,是用杜鵑啼血來襯托和比喻老夫淚,充分表現了老夫內心的淒苦。 七、八句寫采玉的民伕經常死在溪水裡,好象溪水厭惡生人,必定要致之死地。 而那些慘死的民伕,千年後也消不掉對溪水的怨恨。 「恨溪水」三字意味深長,正如王琦所說:「夫不恨官吏,而恨溪水,微詞也。 」(《匯解》)這種寫法很委婉,對官府的恨含蓄在字裡行間。 接下來作者描繪了令人驚心動魄的一幕:山崖間,柏林裡,風雨如嘯;泉水從山崖上流下來形成一條條小瀑布,采玉人身繫長繩,從斷崖絶壁上懸身入水,只見那繩子在狂風暴雨中搖曳着、擺動着。 那是多麼危險的情景啊!就在這生命攸關的一剎那,采玉老漢看到古台石級上的懸腸草,這草又叫思子蔓,不禁使他想起寒村茅屋中嬌弱的兒女,自己一旦喪命,他們將怎樣為生呢! 早于李賀的另一位唐代詩人韋應物寫過一首《采玉行》,也是取材于藍溪采玉的民工生活,詩是這樣的:「官府征白丁,言采藍溪玉。 絶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 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 」對比之下,李賀此篇立意更深,用筆也更鋒利,特別是對老夫的心理有很細緻的刻畫。 《老夫采玉歌》是李賀少數以現實社會生活為題材的作品之一。 它既以現實生活為素材,又富有浪漫主義的奇想。 如「龍為愁」「杜鵑口血」,是奇特的藝術聯想。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二句,更是超越常情的想象。 這些詩句渲染了濃郁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詩的浪漫情趣,體現了李賀特有的瑰奇艷麗的風格。 從結構上說,詩一開頭就揭露統治階級強征民工采玉,是為了「琢作步搖徒好色」,語含譏刺。 接着寫老夫采玉的艱辛,最後寫暴風雨中生命危殆的瞬間,他思念兒女的愁苦心情,把詩情推向高潮。 這種寫法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給讀者以深刻難忘的印象,頗見李賀不同凡響的藝術匠心。 (袁行霈) 南山田中行 南山田中行 李賀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 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 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鬆花。 詩人用富於變幻的筆觸描繪了這樣一幅秋夜田野圖:它明麗而又斑駁,清新而又幽冷,使人愛戀,卻又叫人憂傷,突出地顯示了李賀詩歌的獨特風格和意境。 詩歌開頭三句吸收古代民間歌謡起句形式,運用了「三、三、七」句法。 連出兩個「秋」字,語調明快輕捷;長句連用兩個迭音詞,一清一濁,有抑有揚,富於節奏感。 讀後彷彿置身空曠的田野,皓月當空,秋風萬里,眼前塘水深碧,耳畔蟲聲輕細,有聲有色,充滿詩情畫意。 第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下》
第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