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題目,或作《渡桑乾》,或作《旅次朔方》。 前者無須說明,後者卻要解釋一下。 朔方始見《尚書。 堯典》,即北方。 但同時又是一個地名,始見《詩經。 小雅。 出車》。 西漢置朔方刺史部(當今內蒙古自治區及陝西省的一部分,所轄有朔方郡),與并州刺史部(當今山西省)相鄰。 桑乾河並不流經朔方刺史部或朔方郡,所以和朔方之地無關。 并州在唐時是河東道,桑乾河由東北而西南,流經河東道北部,橫貫蔚州北部,雲、朔等州南部。 這些州,當今雁北地區。 由此可見,詩題朔方,乃系泛稱,用法和曹植《送應氏》「我友之朔方,親昵並集送」一樣。 而劉皂客舍十年之并州,具體地說,乃是并州北部桑乾河以北之地。 詩的前半寫久客并州的思鄉之情。 十年是一個很久的時間,十年積累起的鄉愁,對於旅人來說,顯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所以每天每夜,無時無刻不想回去。 無名氏《雜詩》云:「浙江輕浪去悠悠,望海樓吹望海愁。 莫怪鄉心隨魄斷,十年為客在他州。 」雖地理上有西北與東南之異,但情緒相同,可以互證。 後半寫久客回鄉的中途所感。 詩人由山西北部(并州、朔方)返回咸陽,取道桑乾流域。 無端,即沒來由。 更渡,即再渡。 這「無端更渡」四字,乃是關鍵,要細細體會。 十年以前,初渡桑乾,遠赴并州,是為的什麼呢?詩中沒有說。 而十年以後,更渡桑乾,回到家鄉,又是為的什麼呢?詩中說了,說是沒來由,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果真如此嗎?不過是極其含蓄地流露出當初為了博取功名,圖謀出路,只好千里迢迢,跑到并州作客,而十年過去,一事無成,終於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陽家鄉這種極其抑鬱難堪之情罷了。 但是,出乎詩人意外的是,過去只感到十年的懷鄉之情,對於自己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而萬萬沒有想到,由於在并州住了十年,在這久客之中,又不知不覺地對并州也同樣有了感情。 事實上,它已經成為詩人心中第二故鄉,所以當再渡桑乾,而回頭望着東邊愈去愈遠的并州的時候,另外一種思鄉情緒,即懷念并州的情緒,竟然出人意外地、強烈地湧上心頭,從而形成了另外一個沉重的負擔。 前一矛盾本來似乎是惟一的,而「無端更渡」以後,後一矛盾就突了出來。 這時,作者和讀者才同樣感到,「憶咸陽」不僅不是唯一的矛盾,而且「憶咸陽」和「望并州」在作者心裡,究竟哪一邊更有份量,也難於斷言了。 以空間上的并州與咸陽,和時間上的過去與將來交織在一處,而又以現在桑乾河畔中途所感穿插其中,互相映襯,宛轉關情。 每一個有久客還鄉的生活經驗的人,讀到這首詩,請想一想吧,難道自己不曾有過這種非常微妙同時又非常真實的心情嗎? (沈祖棻程千帆) 採蓮子(其二) 採蓮子(其二) 皇甫松 船動湖光灧灧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這首清新雋永的《採蓮子》,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風物人情畫,富有民歌風味。 詩題《採蓮子》,可是作者沒有描寫採蓮子的過程,又沒有描寫採蓮女的容貌服飾,而是通過採蓮女的眼神、動作和一系列內心獨白,表現她熱烈追求愛情的勇氣和初戀少女的羞澀心情。 「船動湖光灧灧秋」,「灧灧秋」,指湖光蕩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 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見。 「秋」字,不僅寫出湖水之色,更點明了採蓮季節。 「湖光」映秋,怎會泛起「灧灧」之波呢?是因為秋風乍起綠波間?還是因為水鳥掠過湖面?都不是,而是因為「船動」。 這裡,作者沒有交代是什麼「船」,也沒有交代船怎樣「動」,因而對讀者來說,這些都還是謎。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過「貪看年少」點明詩篇寫的是個採蓮女子,同時通過「信船流」,交代船動的原因。 原來有一位英俊少年把採蓮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視着意中人,以致船兒隨水飄流而動。 這種大膽無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態,把採蓮女純真熱情的鮮明個性和對愛情的灼烈渴求,表現得神形畢肖。 湖水灧灧起波,姑娘心裡也蕩起層層波瀾。 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拋擲過去。 這個充滿戲謔、挑逗和愛慕的一擲,進一步活靈活現地表現出江南水鄉姑娘大膽熱情的性格。 南朝以來,江南地區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說出「愛戀」、「相思」之類的字眼,而用同音詞構成雙關隱語來表示。 「蓮」諧音「憐」,有表示愛戀之意。 姑娘採用了傳統的諧音包含的雙關隱語,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饒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麼,蓮子拋中沒有?小伙子是惱是喜?可有什麼表示?這些作者都故意避開了,留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而把筆鋒深入到採蓮女的內心。 沒想到拋蓮子的逗情舉動遠遠被人看見了,多難為情啊!姑娘紅着臉,低着頭,羞慚了大半天,心裡埋怨自己太冒失了,為什麼不等沒人時再拋呢?這「無端」兩字透露出姑娘複雜而細膩的心理狀態。 「半日羞」的窘態,則展現了一個初戀少女特有的羞怯,詩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豐滿可愛。 這首詩清新爽朗,音調和諧,既有文人詩歌含蓄委婉、細膩華美的特點,又有民歌裡那種大膽直率的樸實風格,自然天成,別有情趣,頗見作者純圓渾熟的藝術造詣。 (曹旭) 晚春江晴寄友人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韓琮 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 這首小詩主要寫景,而情隱景中,驅遣景物形象,傳達了懷鄉、思友的感情。 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詩人仰視,有落日與綺霞;遙望,有遠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 這些物態,高低遠近,錯落有致。 情,就從中生發出來。 第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下》
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