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第二句接着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 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覊思的暗示。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內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 透過霧氣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幾處「漁火」,由於周圍昏暗迷蒙背景的襯托,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動人遐想。 「江楓」與「漁火」,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組合頗見用心。 寫到這裡,才正面點出泊舟楓橋的旅人。 「愁眠」,當指懷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 「對愁眠」的「對」字包含了「伴」的意藴,不過不象「伴」字外露。 這裡確有孤孑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着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 我們從那個彷彿很客觀的「對」字當中,似乎可以感覺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間一種無言的交融和契合。 詩的前幅佈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只寫了一件事:臥聞山寺夜鐘。 這是因為,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 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徵,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 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為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 而靜夜鐘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彆強烈。 這樣,「夜半鐘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臥聽疏鐘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裡似乎不能忽略「姑蘇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初建於梁代,唐初詩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 楓橋的詩意美,有了這所古剎,便帶上了歷史文化的色澤,而顯得更加豐富,動人遐想。 因此,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也就彷彿迴蕩着歷史的回聲,滲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給人以一種古雅莊嚴之感了。 詩人之所以用一句詩來點明鐘聲的出處,看來不為無因。 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筆,「楓橋夜泊」之神韻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現,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 夜半鐘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裡,成為詩歌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造。 在張繼同時或以後,雖也有不少詩人描寫過夜半鐘,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平,更不用說藉以創造出完整的藝術意境了。 (劉學鍇) ◎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淒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從詩題「省試」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試帖詩。 「湘靈鼓瑟」這個題目,是從《楚辭。 遠遊》「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句中摘出來的。 詩的開頭兩句點題,讚揚湘靈善於鼓瑟,那優美動聽的樂聲常常縈繞耳邊。 在試帖詩裡,這叫做概括題旨。 湘水女神鼓瑟,曲聲裊裊,於是詩人展開想象的羽翼,伴隨着仙樂,往返盤旋。 那瑟曲,是多麼動人心弦呵!它首先吸引了名叫馮夷的水神,使他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來。 其實,馮夷並沒有真正聽懂在美妙的樂聲中隱藏的哀怨淒苦的情感,這種歡舞是徒然的。 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靈的心意的,這當然包括漢代的賈誼,和歷代被貶謫南行而經過湘水的人,他們聽到這樣哀怨的樂聲,怎不感到十分難過呢! 你聽,那曲調深沉哀婉,即使堅如金石也為之感到悲淒;而它的清亢響亮,可以傳到那無窮無盡的蒼穹中去。 如此優美而哀怨的樂聲傳到蒼梧之野,一定把九嶷山上的舜帝之靈都驚動了,他也許會趕到湘水上空來側耳傾聽吧!那馨香的芳草──白芷,竟會受到感動,越發吐出它的芳香來。 樂聲在水面上飄揚,廣大的湘江兩岸都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之中。 寥闊的湘水上空,都迴蕩着哀怨的樂音,它匯成一股悲風,飛過了八百里洞庭湖。 中間這四韻,共是八句,詩人憑藉驚人的想象力,極力描繪湘靈瑟曲的神奇力量。 這就使詩避免了獃板的敘述,顯得瑰麗多姿,生動形象。 然而更妙的還在最後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上文緊扣題目,反覆渲染,已經把湘靈鼓瑟描寫得淋漓盡致了。 傾聽妙曲,想見伊人,於是詩人筆鋒一轉,直指美麗而神秘的湘江女神:「曲終人不見」,只聞其聲,不見伊人,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悵惘,真可說是神來之筆。 而更具神韻的是,「人不見」以後卻以「江上數峰青」收結。 這五個字之所以下得好,是因為由湘靈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絢麗多彩的世界,一瞬間都煙消雲散,讓人回到了現實世界。 這個現實世界還是湘江,還是湘靈所在的山山水水。 只是,一江如帶,數峰似染,景色如此恬靜,給人留下悠悠的思戀。 試帖詩有種種限制,往往束縛了士人的才思。 錢起卻不然,在此詩中,他馳騁想象,上天入地,如入無人之境。 無形的樂聲,在這裡得到了生動形象的表現,成為一種看得見,聽得到,感覺得着的東西。 最後突然收結,神思綿綿,更耐人尋繹。 大中十二年(858),舉行進士考試,唐宣宗問考官李藩:試帖詩如有重複的字能否錄取?李藩答道:昔年錢起試《湘靈鼓瑟》就有重複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 大中十二年離錢起考試的天寶十載,已經百年,錢起此詩仍是公認的試帖詩的範本。 (劉逸生) 贈闕下裴舍人 贈闕下裴舍人 錢起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常懸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 這首詩,是寫給一個姓裴的舍人。 寫詩的目的,是為了向裴舍人請求援引。 開頭四句,詩人象並不在意求援似的,描畫了一幅穠麗的宮苑春景圖:早春二月,在上林苑裡,黃鸝成群地飛鳴追逐,好一派活躍的春的氣氛!紫禁城中更是充滿春意,拂曉的時候,在樹木蔥蘢之中,灑下一片淡淡的春陰。 長樂宮的鐘敲響了,鐘聲飛過宮牆,飄到空中,又緩緩散落在花樹之外。 那曾經是玄宗皇帝發祥之地的龍池,千萬株春意盎然的楊柳,在細雨之中越發顯得蒼翠欲滴了。 這四句詩,寫的都是皇宮苑囿殿閣的景色。 那麼,錢起贈詩給裴舍人,為什麼要牽扯上這些宮殿苑囿呢?這就須看看舍人的日常活動情況。 原來在唐代,皇帝身邊的職官,有通事舍人,掌管朝見官員的接納引見;有起居舍人,記皇帝的言行;還有中書舍人,凡臣下章奏的接納,皇帝的詔旨的起草,都要通過他的手,軍國大事他都有權參加討論,詔書頒佈時,還得由他簽字。 這些「侍從之臣」每天都要隨侍皇帝左右,過問機密大事,其實際權力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第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中》
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