頷聯描述山河壯觀,「錦江」、「玉壘」是登樓所見。 錦江,源出灌縣,自郫縣流經成都入岷江;玉壘,山名,在今茂汶羌族自治縣。 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着蓬勃的春色從天地的邊際洶湧而來,玉壘山上的浮雲飄忽起滅正象古今世勢的風雲變幻。 上句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就時間馳騁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來,形成一個闊大悠遠、囊括宇宙的境界,飽含着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而且,登高臨遠,視通八方,獨向西北前線遊目騁懷,也透露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心事。 頸聯議論天下大勢,「朝廷」、「寇盜」,是登樓所想。 北極,星名,居北天正中,這裡象徵大唐政權。 上句「終不改」,反承第四句的「變古今」,是從去歲吐蕃陷京、代宗旋即復辟一事而來,明言大唐帝國氣運久遠;下句「寇盜」「相侵」,申說第二句的「萬方多難」,針對吐蕃的覬覦寄語相告:莫再徒勞無益地前來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于如焚的焦慮之中透着堅定的信念。 尾聯詠懷古蹟,諷喻當朝昏君,寄託個人懷抱。 後主,指蜀漢劉禪,寵信宦官,終於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後主祠;《梁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佇立樓頭,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蒼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廟、後主祠依稀可見。 想到後主劉禪,詩人不禁喟然而嘆:可憐那亡國昏君,竟也配和諸葛武侯一樣,專居祠廟,歆享後人香火!這是以劉禪喻代宗李豫。 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劉禪信任黃皓而亡國極其相似。 所不同者,當今只有劉後主那樣的昏君,卻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賢相!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危樓落日,憂端難掇,聊吟詩以自遣,如斯而已! 全詩即景抒懷,寫山川聯繫着古往今來社會的變化,談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滲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國家災難、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境闊,寄慨遙深,體現着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這首七律,格律嚴謹。 中間兩聯,對仗工穩,頸聯為流水對,讀來有一種飛動流走的快感。 在語言上,特別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錘煉。 首句的「傷」,為全詩點染一種悲愴氣氛,而且突如其來,造成強烈的懸念。 次句的「此」,兼有此時、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義,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 三句的「來」,烘托錦江春色逐人、氣勢浩大,令人有蕩胸撲面的感受。 四句的「變」,浮雲如白雲變蒼狗,世事如滄海變桑田,一字雙關,引人作聯翩無窮的想象。 五句的「終」,是終於,是始終,也是終久;有慶幸,有祝願,也有信心,從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滿令寇盜聞而卻步的威力。 七句的「還」,是不當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語氣,表示對古今誤國昏君的極大輕蔑。 只有末句,煉字的重點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卻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寫詩人無可奈何的傷感,與第二句的「此」字遙相呼應。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這兩個字在詩的構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 全詩寫登樓觀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蹟,都是從空間着眼:「日暮」,點明詩人徜徉時間已久。 這樣就兼顧了空間和時間,增強了意境的立體感。 單就空間而論,無論西北的錦江、玉壘,或者城南的後主祠廟,都是遠處的景物;開端的「花近高樓」卻近在咫尺之間。 遠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詩的境界闊大雄渾而無豁落空洞的遺憾。 歷代詩家對於此詩評價極高。 清人浦起龍評謂:「聲宏勢闊,自然傑作。 」(《讀杜心解》卷四)沈德潛更為推崇說:「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 」(《唐詩別裁》卷十三) (趙慶培) 絶句二首(其一) 絶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清代的詩論家陶虞開在《說杜》一書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詩為畫」的作品。 這一首寫於成都草堂的五言絶句,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 詩一開始,就從大處着墨,描繪出在初春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帶明淨絢麗的春景,用筆簡潔而色彩濃艷。 「遲日」即春日,語出《詩經。 豳風。 七月》「春日遲遲」。 這裡用以突出初春的陽光,以統攝全篇。 同時用一「麗」字點染「江山」,表現了春日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的秀麗景色。 這雖是粗筆勾畫,筆底卻是春光駘蕩。 第二句詩人進一步以和煦的春風,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濃郁的芳香來展現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為詩人把春風、花草及其散髮的馨香有機地組織在一起,所以讀者通過聯想,可以有惠風和暢、百花競放、風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臨其境的藝術效果。 在明麗闊遠的圖景之上,三、四兩句轉向具體而生動的初春景物描繪。 第三句詩人選擇初春最常見,也是最具有特徵性的動態景物來勾畫。 春暖花開,泥融土濕,秋去春歸的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啣泥築巢。 這生動的描寫,使畫面更加充滿勃勃生機,春意盎然,還有一種動態美。 杜甫對燕子的觀察十分細緻,「泥融」緊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陽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歸,啣泥做巢而不停地飛翔,顯出一番春意閙的情狀。 第四句是勾勒靜態景物。 春日沖融,日麗沙暖,鴛鴦也要享受這春天的溫暖,在溪邊的沙洲上靜睡不動。 這也和首句緊相照應,因為「遲日」才沙暖,沙暖才引來成雙成對的鴛鴦出水,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中,是那樣悠然自適。 從景物的描寫來看,和第三句動態的飛燕相對照,動靜相間,相映成趣。 這兩句以工筆細描啣泥飛燕、靜睡鴛鴦,與一、二兩句粗筆勾畫闊遠明麗的景物相配合,使整個畫面和諧統一,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生意勃發,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圖。 就詩中所含蘊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三年饑走荒山道」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草堂的安適心情,也是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欣欣向榮的歡悅情懷的表露。 這首五言絶句,意境明麗悠遠,格調清新。 全詩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致,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神的篇章。 (王啟興) 絶句二首(其二) 絶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第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中》
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