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文藝理論家在談到積極浪漫主義的時候,常常喜歡用三個「大」來概括其特點:口氣大、力氣大、才氣大。 這種特點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李白詩中曾反覆出現過關於大鵬、關於天馬、關於長江黃河和名山大嶺的巨大而宏偉的形象。 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詩作比作交響樂的話,那麼這些宏大形象就是這支交響樂中主導的旋律,就是這支交響樂中非常突出的、經常再現的主題樂章。 在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終跳躍着一個鮮活的靈魂,這,就是詩人自己的個性。 詩人寫大鵬:「燀赫乎宇宙,憑陵乎崑崙,一鼓一舞,煙朦沙昏,五嶽為之震盪,百川為之崩奔」(《大鵬賦》);詩人寫天馬:「嘶青雲,振綠發」,「騰崑崙,歷西極」,「口噴紅光汗溝朱」,「曾陪時龍躍天衢」(《天馬歌》)。 詩人所寫的山是:「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登太白峰》);詩人所寫的水是:「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為什麼李白總愛寫宏偉巨大、不同凡響的自然形象,而在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這樣大的口氣,煥發着這樣大的力氣和才氣呢?讀了《日出入行》,我們總算找到了理解詩人的鑰匙──「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這是詩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自我形象。 這個能與「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思想基礎。 有人認為,《日出入行》「似為求仙者發」(《唐宋詩醇》),可能有一定的道理。 李白受老莊影響頗深,也很崇奉道教。 一度曾潛心學道,夢想羽化登仙,享受長生之樂。 但從這首詩看,他對這種「逆道違天」的思想和行動,是懷疑和否定的。 他實際上用自己的詩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動。 這正反映出詩人的矛盾心理。 這首詩,在表現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既跳開了空泛的抒情,又規避了抽象的說理,而是情中見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發。 詩中頻頻出現神話傳說,洋溢着濃郁而熱烈的浪漫主義色彩,而詩人則在對神話傳說中人事的辯駁、揶揄和否定的抒寫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輕輕點出,顯得十分自如、貼切,情和理契合無間。 詩篇採用了雜言句式,從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靈活自如。 其中又或問或答,波瀾起伏,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樣具有論辯性和說服力。 整首詩讀來輕快、活潑而又不失凝重。 (王治芳) 北風行 北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這是一首樂府詩。 王琦註:「鮑照有《北風行》,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李白擬之而作。 」(《李太白全集》)李白的樂府詩,不滿足因襲模仿,而能大膽創造,別出新意,被譽為「擅奇古今」(胡應麟《詩藪》)。 他的近一百五十首樂府詩,或「不與本辭為異」(胡震亨《李詩通》),但在藝術上高出前人;或對原作提煉、深化,熔鑄出新的、寓意深刻的主題。 《北風行》就屬於這後一類。 它從一個「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一般題材中,出神入化,點鐵成金,開掘出控訴戰爭罪惡,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題,從而賦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義。 這詩一起先照應題目,從北方苦寒着筆。 這正是古樂府通常使用的手法,這樣的開頭有時甚至與主題無關,只是作為起興。 但這首《北風行》還略有不同,它對北風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為了起興,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題的作用。 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常常借助于神話傳說。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就是引用《淮南子。 墬形訓》中的故事:「燭龍在雁門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 」高誘註:「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千里,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燭龍棲息在極北的地方,那裡終年不見陽光,只以燭龍的視瞑呼吸區分晝夜和四季,代替太陽的不過是燭龍銜燭發出的微光。 怪誕離奇的神話雖不足憑信,但它所展現的幽冷嚴寒的境界卻借助于讀者的聯想成為真實可感的藝術形象。 在此基礎上,作者又進一步描寫足以顯示北方冬季特徵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這幾句意境十分壯闊,氣象極其雄渾。 日月不臨既承接了開頭兩句,又同「唯有北風」互相襯托,強調了氣候的寒冷。 「號怒」寫風聲,「天上來」寫風勢,此句極盡北風凜冽之形容。 對雪的描寫更是大氣包舉,想象飛騰,精彩絶妙,不愧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詩歌的藝術形象是詩人主觀感情和客觀事物的統一,李白有着豐富的想象,熱烈的情感,自由豪放的個性,所以尋常的事物到了他的筆下往往會出人意表,超越常情。 這正是他詩歌浪漫主義的一個特徵。 這兩句詩還好在它不單寫景,而且寓情於景。 李白另有兩句詩:「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二者同樣寫雪,同樣使用了誇張,連句式也相同,在讀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卻全然不同。 一個喚起了濃郁的春意,一個渲染了嚴冬的淫威。 不同的藝術效果皆因作者的情思不同。 這兩句詩點出「燕山」和「軒轅台」,就由開頭泛指廣大北方具體到幽燕地區,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婦」。 作者用「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等一連串的動作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塑造了一個憂心忡忡、愁腸百結的思婦的形象。 這位思婦正是由眼前過往的行人,想到遠行未歸的丈夫;由此時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對遠在長城的丈夫的擔心。 這裡沒有對長城作具體描寫,但「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定是長城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婦格外憂慮不安。 而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寫到極致,則長城的寒冷、徵人的困境便不言自明。 前面的寫景為這裡的敘事抒情作了伏筆,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見。 第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上》
第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