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 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 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 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 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裡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 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 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 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這就是「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這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境界。 (張燕瑾) 秋夜獨坐 秋夜獨坐 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白髮終難變,黃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 王維中年奉佛,詩多禪意。 這詩題曰「秋夜獨坐」,就象僧徒坐禪。 而詩中寫時邁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虛妄,悟佛義根本,是詩人現身說法的禪意哲理之作,情理都無可取,但在藝術表現上較為真切細微,傳神如化,歷來受到讚賞。 前二聯寫沉思和悲哀。 這是一個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詩人獨坐在空堂上,潛心默想。 這情境彷彿就是佛徒坐禪,然而詩人卻是陷於人生的悲哀。 他看到自己兩鬢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長生;此夜又將二更,時光一點點消逝,無法輓留。 一個人就是這樣地在歲月無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 這冷酷的事實使他自覺無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他越發感到孤獨空虛,需要同情勉勵,啟發誘導。 然而除了詩人自己,堂上只有燈燭,屋外聽見雨聲。 於是他從雨聲想到了山裡成熟的野果,好象看見它們正被秋雨摧落;從燈燭的一綫光亮中得到啟發,注意到秋夜草野裡的鳴蟲也躲進堂屋來叫了。 詩人的沉思,從人生轉到草木昆蟲的生存,雖屬異類,卻獲同情,但更覺得悲哀,發現這無知的草木昆蟲同有知的人一樣,都在無情的時光、歲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鳴。 詩人由此得到啟發誘導,自以為覺悟了。 後二聯便是寫覺悟和學佛。 詩人覺悟到的真理是萬物有生必有滅,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萬物都是短暫的。 人,從出生到老死的過程不可改變。 詩人從自己嗟老的憂傷,想到了宣揚神仙長生不老的道教。 詩人感嘆「黃金不可成」,就是否定神仙方術之事,指明煉丹服藥祈求長生的虛妄,而認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脫生老病死的痛苦。 佛教講滅寂,要求人從心靈中清除七情六慾,是謂「無生」。 倘使果真如此,當然不僅根除老病的痛苦,一切人生苦惱也都不再覺得了。 詩人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去皈依佛門的。 整首詩寫出一個思想覺悟即禪悟的過程。 從情入理,以情證理。 詩的前半篇表現詩人沉思而悲哀的神情和意境,形象生動,感受真切,情思細微,藝術上是頗為出色的;而後半篇則純屬說教,歸納推理,枯燥無味,缺陷也是比較明顯的。 (倪其心)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王維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 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 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 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 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 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晁衡,原名仲滿、阿倍仲麻呂,日本人。 唐玄宗開元五年(717)隨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留學,改姓名為晁衡。 歷仕玄宗、肅宗、代宗三朝,任秘書監,兼衛尉卿等職。 大曆五年卒於長安。 天寶十二載,晁衡乘船回國探親。 臨行前,玄宗、王維、包佶等人都作詩贈別,表達了對這位日本朋友深摯的情誼,其中以王維這一首寫得最為感人。 古代贈別詩通常以交代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發端,借景物描寫來烘染離情別意。 這首詩不同,開頭便是一聲深沉的慨嘆:茫茫滄海簡直不可能達到盡頭,又怎麼能知道那滄海以東是怎樣一番景象呢!突如其來,噴薄而出,令人心神為之一震。 三四兩句一問一答,寄寓詩人深情。 「九州」,代指中國,大意是說:中國以外,哪裡最為遙遠呢?恐怕就要算迢迢萬里之外的日本了,現在友人要去那裡,真象登天一樣難啊!頭四句極寫大海的遼闊無垠和日本的渺遠難即,造成一種令人惆悵、迷惘、惴惴不安的濃重氛圍,使讀者剛接觸到作品就從情緒上受到了強烈的感染。 第6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上》
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