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 「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 「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鋭利,「馬蹄」因「雪盡」而絶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 三句不言鷹眼「鋭」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 「疾」「輕」下字俱妙。 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裡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一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 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 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 一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折到罷獵還歸。 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 「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餘里。 此二地名俱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一時彙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實。 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 「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一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 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 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 此景遙接篇首。 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湧,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 寫景俱是表情,于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 七句語有出典,《北史。 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于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 此言「射鵰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 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迴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 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 「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準確錘煉,咸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 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 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周嘯天) 漢江臨泛 漢江臨泛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這首《漢江臨泛》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 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湧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湧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 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漢江橫臥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 詩人將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于紙端,納浩浩江流于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 漢江滔滔遠去,好象一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後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 詩人着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於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 而其「勝」,就在於畫面的氣韻生動。 難怪王世貞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 」說得很中肯。 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此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接着,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這裡,詩人筆法飄逸流動。 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湧,浪拍雲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搖蕩起來。 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 「浮」、「動」兩個動詞下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都動起來了。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山翁,即山簡,晉人。 《晉書。 山簡傳》說他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 當地習氏的園林,風景很好,山簡常到習家池上大醉而歸。 詩人要與山簡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 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 畫面佈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於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的享受。 王維同時代的殷璠在《河岳英靈集》中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着壁成繪。 」此詩很能體現這一特色。 (徐應佩周溶泉) 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 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 這首詩作於赴邊途中。 「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向哪裡去呢?「屬國過居延」,居延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 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遊子,這裡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鬱。 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 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然後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最後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 第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上》
第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