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開頭四句對青溪作總的介紹後,接着採用「移步換形」的寫法,順流而下,描繪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畫面。 你看,當它在山間亂石中穿過時,水勢湍急,潺潺的溪流聲忽然變成了一片喧嘩。 「喧」字造成了強烈的聲感,給人以如聞其聲的感受。 當它流經松林中的平地時,這同一條青溪卻又顯得那麼嫻靜、安謐,几乎沒有一點聲息。 澄碧的溪水與兩岸鬱鬱蔥蔥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調特別幽美、和諧。 這一聯中一動一靜,以動襯靜,聲色相通,極富於意境美。 再看,當青溪緩緩流出松林,進入開闊地帶後,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葉、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蔥綠,水流過處,微波蕩漾,搖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鏡般的清澈碧透,岸邊淺水中的蘆花、葦葉,倒映如畫,天然生色。 這一聯,「漾漾」繪水動貌,「澄澄」狀水靜貌,也是一動一靜,極為傳神。 詩人筆下的青溪,既喧閙,又沉靜,既活潑,又安詳,既幽深,又素淨,從不斷的流動變化中,表現出了鮮明個性和盎然生意。 讀後令人油然而生愛悅之情。 其實,青溪並沒有什麼奇景,它那素淡的景緻,為什麼在詩人的眼中、筆下,會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誠如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人間詞話刪稿》)王維也正是從青溪素淡的天然景緻中,發現了與他那恬淡的心境、閒逸的情趣高度和諧一致的境界。 「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詩人正是有意借青溪來為自己寫照,以清川的淡泊來印證自己的素願,心境、物境在這裡已融合為一了。 最後,詩人暗用了東漢嚴子陵垂釣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隱居青溪來作為自己的歸宿了。 這固然說明詩人對青溪的喜愛,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後自甘淡泊的心情。 這一點,寫來含而不露,耐人尋味。 這首詩,自然、清淡、素雅,寫景抒情均不刻意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讀來韻味雋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前人評「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是最恰當不過的。 (劉德重) 〔注〕①言:發語詞,無意義。 ②黃花川:在今陝西鳳縣東北黃花鎮附近。 ③青溪:在今陝西沔縣之東。 ④趣:通「趨」。 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羡閒逸,悵然吟《式微》。 夕陽西下、夜幕將臨之際,詩人面對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晚歸圖,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詩的核心是一個「歸」字。 詩人一開頭,首先描寫夕陽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蒼茫的濃烈氣氛,作為總背景,統攝全篇。 接着,詩人一筆就落到「歸」字上,描繪了牛羊徐徐歸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聯想起《詩經》裡的幾句詩:「鷄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人痴情地目送牛羊歸村,直至沒入深巷。 就在這時,詩人看到了更為動人的情景:柴門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枴杖,正迎候着放牧歸來的小孩。 這種樸素的散髮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詩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歸家的樂趣。 頓時間,他感到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這黃昏時節,似乎都在思歸。 不是嗎?麥地裡的野鷄叫得多動情啊,那是在呼喚自己的配偶呢;桑林裡的桑葉已所剩無幾,蠶兒開始吐絲作繭,營就自己的安樂窩,找到自己的歸宿了。 田野上,農夫們三三兩兩,扛着鋤頭下地歸來,在田間小道上偶然相遇,親切絮語,簡直有點樂而忘歸呢。 詩人目睹這一切,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和身世,十分感慨。 自開元二十五年(737)宰相張九齡被排擠出朝廷之後,王維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進退兩難。 在這種心緒下他來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歸,唯獨自己尚徬徨中路,怎能不既羡慕又惆悵?所以詩人感慨系之地說:「即此羡閒逸,悵然吟《式微》。 」其實,農夫們並不閒逸。 但詩人覺得和自己擔驚受怕的官場生活相比,農夫們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閒逸之感。 《式微》是《詩經。 邶風》中的一篇,詩中反覆詠歎:「式微,式微,胡不歸?」詩人藉以抒發自己急欲歸隱田園的心情,不僅在意境上與首句「斜陽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內容上也落在「歸」字上,使寫景與抒情契合無間,渾然一體,畫龍點睛式地揭示了主題。 讀完這最後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寫了那麼多的「歸」,實際上都是反襯,以人皆有所歸,反襯自己獨無所歸;以人皆歸得及時、親切、愜意,反襯自己歸隱太遲以及自己混跡官場的孤單、苦悶。 這最後一句是全詩的重心和靈魂。 如果以為詩人的本意就在於完成那幅田家晚歸圖,這就失之於膚淺了。 全詩不事雕繪,純用白描,自然清新,詩意盎然。 (傅如一) 春中田園作 春中田園作 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 臨觴忽不禦,惆悵思遠客。 這是一首春天的頌歌。 從詩所展現的環境和情調看,似較《輞川集》的寫作時間要早些。 在這首詩中,詩人只是平平地敘述,心情平靜地感受着、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冬天很難見到的斑鳩,隨着春的來臨,很早就飛到村莊來了,在屋上不時鳴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趕在桃花之前爭先開放,開得雪白一片,整個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 開頭兩句十個字,通過鳥鳴、花開,就把春意寫得很濃了。 接着,詩人由春天的景物寫到農事,好象是春鳩的鳴聲和耀眼的杏花,使得農民在家裡獃不住了,他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鋤頭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整桑理水是經冬以後最早的一種勞動,可說是農事的序幕。 歸燕、新曆更是春天開始的標誌。 燕子回來了,飛上屋樑,在巢邊呢喃地叫着,似乎還能認識它的故巢,而屋中的舊主人卻在翻看新一年的日曆。 舊人、歸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東風暗換年華」,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與前進。 對著故巢、新曆,燕子和人將怎樣規劃和建設新的生活呢?這是用極富詩意的筆調,寫出春天的序幕。 不是嗎?新曆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不就象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開了一樣嗎? 詩的前六句,都是寫詩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 結尾兩句,寫自己的感情活動。 詩人覺得這春天田園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樣富有生氣,充滿着生活之美。 他很想開懷暢飲,可是,對著酒又停住了,想到那離開家園作客在外的人,無緣享受與領略這種生活,不由得為之惋惜、惆悵。 這首詩春天的氣息很濃,而詩人只是平靜地淡淡地描述,始終沒有渲染春天的萬紫千紅。 但從淡淡的色調和平靜的活動中卻成功地表現了春天的到來。 詩人憑着他敏鋭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較早發生的景象,彷彿不是在欣賞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傾聽春天的脈搏,追蹤春天的腳步。 詩中無論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啟動下,滿懷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徵。 人們的精神狀態也有點象萬物欣欣然地適應着春天,顯得健康、飽滿和開展。 (余恕誠) 新晴野望 新晴野望 王維 第5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上》
第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