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美姿容,身長七尺二寸,手垂過膝。 初,高宗居鄉裡,先娶吳興錢氏女,及即位,拜為貴妃,甚有寵,後傾心下之。 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于貴妃,而己禦其次焉。 高宗崩,始興王叔陵為亂,後主賴後與樂安君吳氏救而獲免,事在叔陵傳。 後主即位,尊後為皇太后,宮曰弘范。 當是之時,新失淮南之地,隋師臨江,又國遭大喪,後主病瘡,不能聽政,其誅叔陵、供大行喪事、邊境防守及百司眾務,雖假以後主之命,實皆決之於後。 後主瘡愈,乃歸政焉。 陳亡入長安,大業十一年薨于東都,年八十三,葬洛陽之邙山。 後性謙謹,未嘗以宗族為請,雖衣食亦無所分遺。 弟盼,太建中尚世祖女富陽公主,拜駙馬都尉。 後主即位,以帝舅加散騎常侍。 盼性愚戇,使酒,常因醉乘馬入殿門,為有司所劾,坐免官,卒於家。 贈侍中、中護軍。 後從祖弟莊,清警有鑒識,太建末,為太子洗馬,掌東宮管記。 後主即位,稍遷至散騎常侍、衛尉卿。 禎明元年,轉右衛將軍,兼中書舍人,領雍州大中正。 自盼卒後,太后宗屬唯莊為近,兼素有名望,猶是深被恩遇。 尋遷度支尚書。 陳亡入隋,為岐州司馬。 後主沈皇后,諱婺華,儀同三司望蔡貞憲侯君理女也。 母即高祖女會稽穆公主。 主早亡,時後尚幼,而毀瘠過甚。 及服畢,每至歲時朔望,恆獨坐涕泣,哀動左右,內外咸敬異焉。 太建三年,納為皇太子妃。 後主即位,立為皇后。 後性端靜,寡嗜欲,聰敏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 初,後主在東宮,而後父君理卒,後居憂,處于別殿,哀毀逾禮。 後主遇後既薄,而張貴妃寵傾後宮,後宮之政並歸之,後澹然未嘗有所忌怨。 而居處儉約,衣服無錦繡之飾,左右近侍才百許人,唯尋閲圖史、誦佛經為事。 陳亡,與後主俱入長安。 及後主薨,後自為哀辭,文甚酸切。 隋煬帝每所巡幸,恆令從駕。 及煬帝為宇文化及所害,後自廣陵過江還鄉裡,不知所終。 後無子,養孫姬子胤為己子。 後宗族多有顯官,事在君理傳。 後叔君公,自梁元帝敗後,常在江陵。 禎明中,與蕭獻、蕭岩率眾叛隋歸朝,後主擢為太子詹事。 君公博學有才辯,善談論,後主深器之。 陳亡,隋文帝以其叛己,命斬于建康。 後主張貴妃,名麗華,兵家女也。 家貧,父兄以織席為事。 後主為太子,以選入宮。 是時龔貴嬪為良娣,貴妃年十歲,為之給使,後主見而說焉,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 後主即位,拜為貴妃。 性聰惠,甚被寵遇。 後主每引貴妃與賓客遊宴,貴妃薦諸宮女預焉,後宮等咸德之,兢言貴妃之善,由是愛傾後宮。 又好厭魅之術,假鬼道以惑後主,置淫祀于宮中,聚諸妖巫使之鼓舞。 因參訪外事,人間有一言一事,妃必先知之,以白後主。 由是益重妃,內外宗族,多被引用。 及隋軍陷台城,妃與後主俱入于井,隋軍出之,晉王廣命斬貴妃,榜于青溪中橋。 史臣侍中鄭國公魏徵考覽記書,參詳故老,云:後主初即位,以始興王叔陵之亂,被傷臥于承香閣下,時諸姬並不得進,唯張貴妃侍焉。 而柳太后猶居柏梁殿,即皇后之正殿也。 後主沈皇后素無寵,不得侍疾,別居求賢殿。 至德二年,乃于光照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 閣高數丈,並數十間,其窗牖、壁帶、懸楣、欄檻之類,並以沈檀香木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廉,內有寶床、寶帳、其服玩之屬,瑰奇珍麗,近古所未有。 每微風暫至,香聞數里,朝日初照,光映後庭。 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藥。 後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並復道交相往來。 又有王、李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並有寵,遞代以游其上。 以宮人有文學者袁大舍等為女學士。 後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游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選宮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數,令習而歌之,分部迭進,持以相樂。 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 其略曰:「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 」而張貴妃髮長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鑒。 特聰惠,有神采,進止閒暇,容色端麗。 每瞻視盼睞,光采溢目,照映左右。 常于閣上靚妝,臨于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 才辯強記,善候人主顏色。 是時後主怠於政事,百司啟奏,並因宦者蔡脫兒、李善度進請,後主置張貴妃于膝上共決之。 李、蔡所不能記者,貴妃併為條疏,無所遺脫。 由是益加寵異,冠絶後庭。 而後宮之家,不遵法度,有掛於理者,但求哀于貴妃,貴妃則令李、蔡先啟其事,而後從容為言之。 大臣有不從者,亦因而譖之,所言無不聽。 於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政,亦從風而靡。 閹宦便佞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 史臣曰:《詩》表《關雎》之德,《易》著《乾坤》之基,然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 若夫作儷天則,燮贊王化,則宣太后有其懿焉。 列傳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寶安 侯安都 第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陳書》
第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