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道子于東府造土山,名曰靈秀山。 無幾而孫恩作亂,再踐會稽。 會稽,道子所封。 靈秀,恩之字也。 庾楷鎮歷陽,民歌曰:「重羅犁,重羅犁,使君南上無還時。 」後楷南奔桓玄,為玄所誅。 殷仲堪在荊州,童謡曰:「芒籠目,繩縛腹。 殷當敗,桓當復。 」無幾而仲堪敗,桓玄有荊州。 王恭鎮京口,舉兵誅王國寶。 百姓謡云:「昔年食白飯,今年食麥麩。 天公誅謫汝,教汝捻嚨喉。 嚨喉喝復喝,京口敗覆敗。 」「昔年食白飯」,言得志也。 「今年食麥麩」,麩,粗穢,其精已去,明將敗也,天公將加譴謫而誅之也。 「捻嚨喉」,氣不通,死之祥也。 「敗覆敗」,丁寧之辭也。 恭尋死,京都大行咳疾,而喉並喝焉。 王恭在京口,民間忽云:「黃頭小人欲作賊,阿公在城下,指縛得。 」又云:「黃頭小人欲作亂,賴得金刀作蕃捍。 」「黃」字上,「恭」字頭也;「小人」,「恭」字下也。 尋如謡者言焉。 晉安帝隆安中,民忽作《懊惱歌》,其曲中有「草生可攬結,女兒可攬抱」之言。 桓玄既篡居天位,義旗以三月二日掃定京都,玄之宮女及逆黨之家子女伎妾,悉為軍賞。 東及甌、越,北流淮、泗,皆人有所獲焉。 時則草可結,事則女可抱,信矣。 桓玄既篡,童謡曰:「草生及馬腹,烏啄桓玄目。 」及玄敗走至江陵,五月中誅,如其期焉。 桓玄時,民謡語云:「征鐘落地桓迸走。 」征鐘,至穢之服;桓,四體之下稱。 玄自下居上,猶征鐘之廁歌謡,下體之詠民口也。 而云「落地」,墜地之祥,迸走之言,其驗明矣。 司馬元顯時,民謡詩云:「當有十一口,當為兵所傷。 木亙當北度,走入浩浩鄉。 」又云:「金刀既以刻,娓娓金城中。 」此詩云襄陽道人竺曇林所作,多所道,行于世。 孟顗釋之曰,「十一口」者,玄字象也;「木亙」,桓也。 桓氏當悉走入關、洛,故雲「浩浩鄉」也。 「金刀」,劉也。 倡義諸公,皆多姓劉。 「娓娓」,美盛貌也。 桓玄得志,童謡曰:「長干巷,巷長干。 今年殺郎君,明年斬諸桓。 」及玄走而諸桓悉誅焉。 郎君,司馬元顯也。 晉安帝義熙初,童謡曰:「官家養蘆化成荻,蘆生不止自成積。 」其時官養盧龍,寵以金紫,奉以名州,養之已極,而不能懷我好音,舉兵內伐,遂成讎敵也。 「蘆生不止自成積」,及盧龍作亂,時人追思童謡,惡其有成積之言。 識者曰:「芟夷藴崇之,又行火焉,是草之窮也。 伐斫以成積,又以為薪,亦蘆荻之終也。 其盛既極,亦將芟夷而為積焉。 」龍既窮其兵勢,盛其舟艦,卒以滅亡,殭屍如積焉。 盧龍據有廣州,民間謡云:「蘆生漫漫竟天半。 」後擁有上流數州之地,內逼京輦,應「天半」之言。 義熙三年中,小兒相逢于道,輒舉其兩手曰「盧健健」,次曰「鬥嘆鬥嘆」,末復曰「翁年老,翁年老」。 當時莫知所謂。 其後盧龍內逼,舟艦蓋川,「健健」之謂也。 既至查浦,屢剋期欲與官鬥,「鬥嘆」之應也。 「翁年老」,群公有期頤之慶,知妖逆之徒,自然消殄也。 其時復有謡言曰:「盧橙橙,逐水流,東風忽如起,那得入石頭。 」盧龍果敗,不得入石頭。 昔溫嶠令郭景純卜己與庾亮吉凶。 景純雲「元吉」。 嶠語亮:「景純每筮,當是不敢盡言。 吾等與國家同安危而曰元吉,事有成也。 」於是協同討滅王敦。 苻堅中,童謡曰:「阿堅連牽三十年,後若欲敗時,當在江湖邊。 」後堅敗於淝水,在偽位凡三十年。 苻堅中,謡語云:「河水清復清,苻詔死新城。 」堅為姚萇所殺,死於新城。 苻堅中,歌云:「魚羊田鬥當滅秦。 」「魚羊」,鮮也;「田鬥」,卑也。 堅自號秦,言滅之者鮮卑也。 其群臣諫堅,令盡誅鮮卑,堅不從。 及淮南敗還,為慕容沖所攻,亡奔姚萇,身死國滅。 毛蟲之孽: 晉武帝太康六年,南陽送兩足虎,此毛蟲之孽也。 識者為其文曰:「武形有虧,金虎失儀,聖主應天,斯異何為。 」言非亂也。 京房《易傳》曰:「足少者,下不勝任也。 」干寶曰:「虎者陰精,而居于陽,金獸也。 南陽,火名也。 金精入火,而失其形,王室亂之妖也。 六,水數,言水數既極,火慝得作,而金受其敗也。 至元康九年,始殺太子,距此十四年。 二七十四,火始終相乘之數也。 自帝受命,至愍懷之廢,凡三十五年。 」太康九年,荊州獻兩足玃。 太康七年十一月丙辰,四角獸見于河間,河間王顒獲以獻。 角,兵象也。 董仲舒以四角為四方之象。 後河間王數連四方之兵,作為亂階,殆其應也。 晉懷帝永嘉五年,偃鼠出延陵,此毛蟲之孽也。 郭景純筮之曰:「此郡東之縣,當有妖人欲稱制者,亦尋自死矣。 」其後吳興徐馥作亂,殺太守袁琇,馥亦時滅,是其應也。 晉成帝咸和六年正月丁巳,會州郡秀孝于樂賢堂,有躭見于前,獲之。 孫盛曰:「夫秀孝,天下之彥士,樂賢堂,所以樂養賢也。 晉自喪亂以後,風教凌夷,秀無策試之才,孝乏四行之寶。 躭興于前,或斯故乎。 」 晉哀帝隆和元年十月甲申,有麈入東海第。 百姓沄言曰:「主入東海第。 」識者怪之。 及海西廢為東海王,先送此第。 晉孝武太元十三年四月癸巳,礿祠畢,有兔行廟堂上。 兔,野物也,而集宗廟之堂,不祥莫甚焉。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二月,雍州送六足麞,刺史武陵王表為祥瑞。 此毛蟲之孽。 宋順帝升明元年,象三頭度蔡洲,暴稻穀及園野。 犬禍: 第2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2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