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謹按,冀州道人法稱所云玉璧三十二枚,宋氏卜世之數者,蓋卜年之數也。 謂卜世者,謬其言耳。 三十二者,二三十,則六十矣。 宋氏受命至于禪齊,凡六十年雲。 志第十八 符瑞中 麒麟者,仁獸也。 牡曰麒,牝曰麟。 不刳胎剖卵則至。 麕身而牛尾,狼項而一角,黃色而馬足。 含仁而戴義,音中鐘呂,步中規矩,不踐生蟲,不折生草,不食不義,不飲洿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 明王動靜有儀則見。 牡鳴曰「逝聖」,牝鳴曰「歸和」,春鳴曰「扶幼」,夏鳴曰「養綏」。 漢武帝元狩元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 漢武帝太始二年三月,獲白麟。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麒麟五十一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七月,麒麟見潁川陽翟。 延光三年八月戊子,麒麟見潁川陽翟。 延光四年正月壬午,麒麟見東郡濮陽。 漢獻帝延康元年,麒麟十見郡國。 吳孫權赤烏元年八月,武昌言麒麟見。 又白麟見建業。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麒麟見南郡枝江。 晉武帝咸寧五年二月甲午,白麟見平原鬲縣。 咸寧五年九月甲午,麒麟見河南陽城。 晉武帝太康元年四月,白麟見頓丘。 晉愍帝建興二年九月丙戌,麒麟見襄平,州刺史崔毖以聞。 晉元帝太興元年正月戊子,麒麟見豫章。 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麒麟見遼東。 鳳凰者,仁鳥也。 不刳胎剖卵則至。 或翔或集。 雄曰鳳,雌曰凰。 蛇頭燕頷,龜背鱉腹,鶴頸鷄喙,鴻前魚尾,青首駢翼,鷺立而鴛鴦思。 首戴德而背負仁,項荷義而膺抱信,足履正而尾系武。 小音中鐘,大音中鼓。 延頸奮翼,五光備舉。 興八風,降時雨,食有節,飲有儀,往有文,來有嘉,游必擇地,飲不妄下。 其鳴,雄曰「節節」,雌曰「足足」。 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上朔」,夕鳴曰「歸昌」,昏鳴曰「固常」,夜鳴曰「保長」。 其樂也,徘徘徊徊,雍雍喈喈。 唯鳳皇為能究萬物,通天祉,象百狀,達王道,率五音,成九德,備文武,正下國。 故得鳳之象,一則過之,二則翔之,三則集之,四則春秋居之,五則終身居之。 漢昭帝始元三年十月,鳳皇集東海,遣使祠其處。 漢宣帝本始元年五月,鳳皇集膠東。 本始四年五月,鳳皇集北海。 漢宣帝地節二年四月,鳳皇集魯,群鳥從之。 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鳳皇集泰山、陳留。 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 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鳳皇集京師,群鳥從之以萬數。 神雀四年春,鳳皇集京師。 神雀四年十月,鳳皇十一集杜陵。 神雀四年十二月,鳳皇集上林。 漢宣帝甘露三年二月,鳳皇集新蔡,群鳥四面行列,皆向鳳皇立,以萬數。 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十月,鳳皇五,高八九尺,毛羽五采,集潁川郡,群鳥並從行列,蓋地數頃,留十七日乃去。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鳳皇百三十九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二月,車駕東巡。 其月戊子,鳳皇集濟南台縣丞霍收舍樹上,賜台長嶷帛十五匹,收二十匹,尉半之,吏卒人三匹;鳳皇所過亭部,無出今年田租;賜男子爵人二級。 延光三年十月壬午,鳳皇集京兆新豐西界槐樹。 漢桓帝建和元年十一月,鳳皇見濟陰己氏。 漢靈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鳥見新城,群鳥隨之。 民皆謂之鳳皇。 漢獻帝延康元年八月,石邑縣言鳳皇集。 又郡國十三言鳳皇見。 吳孫權黃武五年七月,蒼梧言鳳皇見。 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鳳皇見。 吳孫亮建興二年十一月,大鳥五見于春申。 吳孫皓建衡四年正月,西苑言鳳皇集。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見上黨高都。 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二見河南山陽。 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三見馮翊下邽。 晉穆帝昇平四年二月辛亥,鳳皇將九子見鄖鄉之豐城。 十二月甲子,又見豐城,眾鳥隨從。 昇平五年四月己未,鳳皇集沔北,至于辛酉。 百姓聚觀之。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戊戌,鳳皇見會稽山陰。 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大鳥二集秣陵民王顗園中李樹上,大如孔雀,頭足小高,毛羽鮮明,文采五色,聲音諧從,眾鳥如山鷄者隨之,如行三十步頃,東南飛去。 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聞。 改鳥所集永昌裡曰鳳皇裡。 孝武帝孝建元年正月庚申,鳳皇見丹徒篸賢亭,雙鵠為引,眾鳥陪從。 征虜將軍武昌王渾以聞。 神鳥者,赤神之精也,知音聲清濁和調者也。 雖赤色而備五采,鷄身,鳴中五音,肅肅雍雍。 喜則鳴舞,樂處幽隱。 風俗從則至。 漢宣帝五鳳三年三月辛丑,神鳥集長樂宮東闕樹上,又飛下地,五采炳發,留十餘刻。 漢章帝元和中,神鳥見郡國。 黃龍者,四龍之長也。 不漉池而漁,德至淵泉,則黃龍游于池。 能高能下,能細能大,能幽能冥,能短能長,乍存乍亡。 赤龍、《河圖》者,地之符也。 王者德至淵泉,則河出《龍圖》。 漢惠帝二年正月癸酉,兩龍見蘭陵人家井中。 漢文帝十五年春,黃龍見成紀。 漢宣帝甘露元年四月,黃龍見新豐。 漢成帝鴻嘉元年冬,黃龍見真定。 漢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黃龍見東萊。 漢光武建武十二年六月,黃龍見東阿。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黃龍四十四見郡國。 元和中,青龍見郡國。 元和中,白龍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元年八月辛卯,黃龍見九真。 延光三年九月辛亥,黃龍見濟南歷城。 延光三年十二月乙未,黃龍見琅邪諸縣。 延光四年正月壬午,黃龍二見東郡濮陽。 第17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