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帝父曰劉執嘉。 執嘉之母,夢赤鳥若龍戲己,而生執嘉,是為太上皇帝。 母名含始,是為昭靈後。 昭靈後游于洛池,有玉鷄銜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 昭靈後取而吞之;又寢于大澤,夢與神遇。 是時雷電晦冥,太上皇視之,見蛟龍在其上,遂有身而生季,是為高帝。 高帝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微時,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上常有光怪。 每留飲,售輒數倍。 武負異之,輒折其契。 單父人呂公好相人,見高帝,謂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 臣有息女,願為箕掃妾。 」呂公妻媼怒呂公曰:「公常奇此女,欲為貴人。 沛令善公,求不與。 何妄許劉季?」呂公曰:「非女子所知。 」卒與高帝。 生惠帝、魯元公主。 呂后嘗與兩子居田中,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饋之食。 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也。 」令相二子,見惠帝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 」相魯元公主,亦貴。 老父已去,高帝適從傍舍來,呂后具言之。 高帝追問老父。 老父曰:「向者夫人、兒子之貴,皆以君相。 君貴不可言。 」高帝被飲,夜行徑澤中。 前人反曰:「有大蛇當道,願還。 」高帝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為兩,道開而過。 後人來者,見老嫗守蛇曰:「向者赤帝子過,殺之。 」見者疑嫗為詐,欲笞之,忽然不見。 具以狀告高帝,帝心喜。 秦始皇帝曰:「東南有天子氣。 」於是東遊以厭之。 高帝隱于芒、碭山澤之間,呂后常知其處。 高帝怪問之,對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知之。 」高帝為沛公,入秦,五星聚于東井,歲星先至,而四星從之。 占曰:「以義取天下。 」 初,張良遊于下邳沂水之上,有老父來,直至良前,而墮其履。 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以其老,乃下取跪進。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 父去裡所復來,曰:「孺子可教也。 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良怪之,跪應曰:「諾。 」五日,良往,父已先來,怒曰:「何與長者期而後也?五日,更與我會此。 」凡三期而良先至。 老父喜曰:「不當如是邪!」即出懷中一卷書與之,曰:「讀之,此為王者師。 後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也。 」旦視其書,乃《太公兵法》。 良以黃石篇為他人說,皆不省,唯高帝說焉。 良曰:「此殆天所授矣。 」五年而成帝業。 後十三年,張良果得谷城山下黃石,寶而祠之,死與合葬。 文帝之母薄姬,魏豹為魏王,納之後宮。 許負相之,當生天子,魏王豹於是背漢。 漢高帝擊虜,而薄姬輸織室。 高帝見而美之,內于後宮,歲余乃得幸。 將見幸,薄姬言:「妾昨夢青龍據妾心。 」高帝曰:「我是也。 吾為爾成之。 」一禦而生文帝。 景帝王皇后初嫁為金王孫妻,母臧兒卜筮曰:「當貴。 」乃奪金氏而內太子宮,生男。 男方在身,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 太子曰:「是貴征也。 」生男,是為武帝。 武帝趙婕妤,家在河間,生而兩手皆拳,不可開。 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氣,召而見之。 武帝自披其手,既時申,得一玉鈎。 由是見幸,號曰:「拳夫人。 」進為婕妤,居鈎弋宮,大有寵。 十四月生男,是為昭帝,號曰:「鈎弋子。 」武帝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鈎弋子亦然。 」乃名其門曰堯母門。 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萊蕪山南,民夜聞洶洶有數千人聲,晨往視之,見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圍,入地八尺,三石為足,立後,白烏數千集其旁。 又上林苑中柳樹斷臥地,一朝自起生枝葉,蟲嚙其葉成文,曰:「公孫病已立。 」陳留襄邑王社忽移至長安。 博士眭孟占之曰:「石,陰類。 泰山,岱宗,王者禪代之處。 將有廢故之家,姓公孫,名病已,從白衣為天子者。 」時昭帝幼少,霍光輔政,以孟妖言誅之。 及昭帝崩,昌邑王又廢,光立宣帝,武帝曾孫,本名病己,在民間白衣三世,如孟言焉。 元帝王皇后,齊田氏之苗裔。 祖父翁孺,自東平陵徙元城。 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鹿崩,晉史卜之,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沙鹿崩。 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乎?今翁孺之徙,正值其地,日月當之。 元城郭東有五鹿之墟,即沙鹿地。 後八十年,當有貴女興天下。 」翁孺生禁。 禁妻李氏方任身,夢月入其懷,生女,是為元後。 每許嫁,未行,所許者輒死。 卜相者云:「當大貴。 」遂為元帝皇后,生成帝。 初,秦始皇世,有長人十二,身長五丈,足跡六尺,見于隴西臨洮,前史以為秦亡之征,史臣以為漢興之符也。 自高帝至于平帝,十二主焉。 光武皇帝,父為濟陽令。 濟陽有武帝行宮,常封閉。 哀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光武將產,乃開而居之。 時有赤光,室中盡明,皇考異焉。 使卜者王長卜之。 長闢左右曰:「此善事,不可言。 」是歲,有嘉禾生產屋景天中,一莖九穗,異於凡禾,縣界大豐,故名光武曰秀。 時又有鳳凰集濟陽,於是畫宮為鳳凰之象。 明年,方士有夏賀良者,上言哀帝云:「漢家歷運中衰,當再受命。 」於是改號為太初元將元年,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以厭勝之。 王莽時,善望氣者蘇伯阿望光武所居縣舂陵城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 」莽忌惡漢,而錢文有金,乃改鑄貨泉以易之。 既而光武起於舂陵之白水鄉,貨泉之文為「白水真人」也。 第1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