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泰始四年正月丙戌,彗星見軫,青白色,西北行,又轉東行。 占曰:「為兵喪。 軫又楚分也。 」三月,皇太后王氏崩。 十月,吳將施績寇江夏,萬彧寇襄陽,後將軍田璋、荊州刺史胡烈等破卻之。 泰始四年七月,星隕如雨,皆西流。 占曰:「星隕為民叛,西流,吳民歸晉之象也。 」二年,吳夏口督孫秀率部曲二千餘人來降。 泰始五年九月,有星孛于紫宮,占如上。 紫宮,天子內宮。 十年,武元楊皇后崩。 泰始十年十二月,有星孛于軫。 占曰:「天下兵起。 軫又楚分也。 」咸寧二年六月,星孛于氐。 占曰:「天子失德易政。 氐又兗州分。 」七月,星孛大角。 大角為帝坐。 八月,星孛太微,至翼、北斗、三台。 占曰:「太微天子廷,大人惡之。 」一曰:「有徙王。 翼又楚分也。 」「北斗主殺罰,三台為三公。 」三年,星孛于胃。 胃,徐州分。 四月,星孛女禦。 女禦為後宮。 五月,又孛于東方。 七月,星孛紫宮。 占曰:「天下易主。 」五年三月,星孛于柳。 占曰:「外臣陵主。 柳又三河分也。 大角、太微、紫宮、女禦,併為王者。 」明年吳亡,是其應也。 孛主兵喪,征吳之役,三河、徐、兗之兵悉出,交戰于吳、楚之地。 吳丞相都督以下,梟戮十數,偏裨行陣之徒,馘斬萬計,皆其征也。 《春秋》星孛北方,則齊、魯、晉、鄭、陳、宋、莒之君,並受殺亂之禍。 星孛東方,則楚滅陳,三家、田氏分篡齊、晉。 漢文帝末,星孛西方,後吳、楚七國誅滅。 案泰始末至太康初,災異數見,而晉氏隆盛,吳實滅,天變在吳可知矣。 昔漢三年,星孛大角,項籍以亡,漢氏無事,此項氏主命故也。 吳、晉之時,天下橫分,大角孛而吳亡,是與項氏同事。 後學皆以咸寧災為晉室,非也。 晉武帝咸寧四年四月,蚩尤旗見。 案《星傳》,蚩尤旗類彗,而後曲象旗。 漢武帝時見,長竟天。 獻帝時又見,長十餘丈,皆長星也。 魏高貴時則為白氣。 案校眾記,是歲無長星,宜又是異氣。 後二年,傾三方伐吳,是其應。 至武帝崩,天下兵又起,遂亡諸夏。 咸寧四年九月,太白當見不見。 占曰:「是謂失舍,不有破軍,必有死王之墓。 又有亡國。 」是時羊祜表求伐吳,上許之。 五年十一月,兵出,太白始夕見西方。 太康元年三月,大破吳軍,孫皓面縛請死,吳國遂亡。 晉武帝太康二年八月,有星孛于張。 占曰:「為兵喪。 」周分野,災在洛邑。 十一月,星孛軒轅。 占曰:「後宮當之。 」四年三月戊申,星孛于西南。 四年三月癸丑,齊王攸薨。 四月戊寅,任城王陵薨。 五月己亥,琅邪王伷薨。 十一月戊午,新都王該薨。 太康八年三月,熒惑守心。 占曰:「王者惡之。 」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 太康八年九月,星孛于南鬥,長數十丈,十餘日滅。 占曰:「鬥主爵祿,國有大憂。 」一曰:「孛于鬥,王者疾病,臣誅其父,天下易政,大亂兵起。 」太熙元年四月,客星在紫宮。 占曰:「為兵喪。 」太康末,武帝耽宴遊,多疾病。 是月乙酉,帝崩。 永平元年,賈后誅楊駿及其黨與,皆夷三族;楊太后亦見殺。 是年,又誅汝南王亮、太保衛瓘、楚王瑋,王室兵喪之應。 志第十四 天文二 晉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 按劉向說:「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 」是時人主拱默,婦後專制。 元康三年四月,熒惑守太微六十日。 占曰:「諸侯三公謀其上,必有斬臣。 」一曰:「天子亡國。 」是春,太白守畢,至是百餘日。 占曰:「有急令之憂。 」一曰:「相亡。 又為邊境不安。 」是年,鎮、歲、太白三星聚于畢昴。 占曰:「為兵喪。 畢昴,趙地也。 」後賈后陷殺太子,趙王廢后,又殺之,斬張華、裴頠,遂篡位,廢帝為太上皇。 天下從此遘亂連禍。 元康五年四月,有星孛于奎,至軒轅、太微,經三台、大陵。 占曰:「奎為魯,又為庫兵,軒轅為後宮,太微天子廷,三台為三司,大陵有積屍死喪之事。 」明年,武庫火,西羌反。 後五年,司空張華遇禍,賈后廢死,魯公賈謐誅。 又明年,趙王儉篡位。 於是三王興兵討倫,士民戰死十餘萬人。 元康六年六月丙午夜,有枉矢自鬥魁東南行。 按占曰:「以亂伐亂。 北斗主執殺,出鬥魁,居中執殺者不直象也。 」十月,太白晝見。 後趙王殺張、裴,廢賈后,以理太子之冤,因自篡盜,以至屠滅。 以亂伐亂,兵喪臣強之應也。 元康九年二月,熒惑守心。 占曰:「王者惡之。 」八月,熒惑入羽林。 占曰:「禁兵大起。 」後二年,惠帝見廢為太上皇,俄而三王起兵討倫。 倫悉遣中軍兵,相距累月。 晉惠帝永康元年三月,妖星見南方,中台星坼,太白晝見。 占曰:「妖星出,天下大兵將起。 台星失常,三公憂。 太白晝見為不臣。 」是月,賈后殺太子,趙王倫尋廢殺後及司空張華,又廢帝自立。 於是三王並起,迭總大權。 永康元年五月,熒惑入南鬥。 占曰:「宰相死,兵大起。 鬥又吳分也。 」是時趙王倫為相,明年篡位,三王興師誅之。 太安二年,石冰破揚州。 永康元年八月,熒惑入箕。 占曰:「人主失位,兵起。 」十二月,彗出牽牛之西,指天市。 占曰:「牛者七政始,彗出之,改元易號之象也。 」天市一名天府,一名天子禖,帝座在其中。 明年,趙王篡位,改元,尋為大兵所滅。 第1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