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獮田》,古《遠期行》。 《仲秋》,言大晉雖有文德,不廢武事,從時以殺伐也。 仲秋獮田,金德常剛。 涼風清且厲,凝露結為霜。 白虎司辰,蒼隼時鷹揚。 鷹揚猶周尚父,從天以殺伐。 春秋時敘,雷霆震威耀,進退由鉦鼓。 致禽祀惣,羽毛之用充軍府。 赫赫大晉德,芬烈陵三五,敷化以文,雖治不廢武。 光宅四海,永享天之祜。 《從天道》,古《石留行》。 《從天道》,言仲冬大閲,用武修文,大晉之德配天也。 從天道,握神契。 三時亦講武事,冬大閲。 鳴鐲振鼓鐸,旌旗象虹霓。 文制其中,武不窮武,動軍誓眾,禮成而義舉。 三驅以崇仁,進止不失其序。 兵卒練,將如虎。 惟虓虎,氣陵青雲。 解圍三面,殺不殄群。 偃旌麾,班六軍。 獻享烝,修典文。 嘉大晉,德配天。 祿報功,爵俟賢。 饗燕樂,受茲百祿,嘉萬年。 《唐堯》,《古務成行》,古曲亡。 《唐堯》,言聖皇陟帝位,德化光四表也。 唐堯咨務成,謙謙德所興。 積漸終光大,履霜致堅冰。 神明道自然,河海猶可凝。 舜禹統百揆,元凱以次升。 禪讓應天歷,睿聖世相承。 我皇陟帝位,平衡正準繩。 德化飛四表,祥氣見其征。 興王坐俟旦,亡主恬自矜。 致遠由近始,覆簣成山陵。 披圖按先籍,有其證靈液。 《玄雲》,古《玄雲行》,古曲亡。 《玄雲》,言聖皇用人,各盡其材也。 玄雲起山嶽,祥氣萬里會。 龍飛何蜿蜿,鳳翔何翙翙。 昔在唐虞朝,時見青雲際。 今親遊方國,流光溢天外。 鶴鳴在後園,清音隨風邁。 成湯隆顯命,伊摯來如飛。 周文獵渭濱,遂載呂望歸。 符合如影響,先天天弗違。 輟耕總地綱,解褐衿天維。 元功配二主,芬馨世所稀。 我皇敘群才,洪烈何巍巍。 桓桓征四表,濟濟理萬機。 神化感無方,髦才盈帝畿。 丕顯惟昧旦,日新孔所咨。 茂哉聖明德,日月同光輝。 《伯益》,古《黃爵行》,古曲亡。 《伯益》,言赤烏銜書,有周以興;今聖皇受命,神雀來也。 伯益佐舜禹,職掌山與川。 德侔十六相,思心入無間。 智理周萬物,下知眾鳥言。 黃雀應清化,翔集何翩翩。 和鳴棲庭樹,徘徊雲日間。 夏桀為無道,密網施山阿。 酷祝振纖網,當柰黃雀何。 殷湯崇天德,去其三面羅。 逍遙群飛來,鳴聲乃復和。 硃雀作南宿,鳳皇統羽群。 赤鳥銜書至,天命瑞周文。 神雀今來游,為我受命君。 嘉祥致天和,膏澤降青雲。 蘭風發芳氣,闔世同其芬。 《釣竿》,古《釣竿行》,漢《鐃歌》二十二無《釣竿》。 《釣竿》,言聖皇德配堯、舜,又有呂望之佐以濟大功致太平也。 釣竿何冉冉,甘餌芳且鮮。 臨川運思心,微綸沈九淵。 太公寶此術,乃在靈秘篇。 機變隨物移,精妙貫未然。 游魚驚著釣,潛龍飛戾天。 戾天安所至,撫翼翔太清。 太清一何異,兩儀出渾成。 玉衡正三辰,造化賦群形。 退願輔聖君,與神合其靈。 我君弘遠略,天人不足並。 天人初並時,昧昧何茫茫。 日月有徵兆,文象興二皇。 蚩尤亂生民,黃帝用兵征萬方。 逮夏禹而德衰,三代不及虞與唐。 我皇聖德配堯舜,受禪即阼享天祥。 率土蒙祐,靡不肅,庶事康。 庶事康,穆穆明明。 荷百祿,保無極,永泰平。 吳鼓吹曲十二篇,韋昭造:《炎精缺》者,言漢室衰,武烈皇帝奮迅猛志,念在匡救,然而王跡始乎此也。 漢曲有《硃鷺》,此篇當之。 第一。 炎精缺,漢道微。 皇綱弛,政德違。 眾奸熾,民罔依。 赫武烈,越龍飛。 陟天衢,耀靈威。 鳴雷鼓,抗電麾。 撫乾衡,鎮地機。 厲虎旅,騁熊羆。 發神聽,吐英奇。 張角破,邊韓覊。 宛潁平,南土綏。 神武章,渥澤施。 金聲震,仁風馳。 顯高門,啟皇基。 統罔極,垂將來。 右《炎精缺曲》凡三十句,句三字。 《漢之季》者,武烈皇帝悼漢之微,痛卓之亂,興兵奮擊,功蓋海內也。 漢曲有《曲悲翁》,此篇當之。 第二。 漢之季,董卓亂。 桓桓武烈,應時運。 義兵興,雲旗建。 厲六師,羅八陳。 飛鳴鏑,接白刃。 輕騎發,介士奮。 醜虜震,使眾散。 劫漢主,遷西館。 雄豪怒,元惡僨。 赫赫皇祖,功名聞。 右《漢之季曲》凡二十句,其十八句句三字,二句句四字。 《攄武師》者,言大皇帝卒武烈之業而奮征也。 漢曲有《艾如張》,此篇當之。 第三。 攄武師,斬黃祖。 肅夷凶族,革平西夏。 炎炎大烈,震天下。 右《攄武師曲》凡六句,其三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 《烏林》者,言曹操既破荊州,從流東下,欲來爭鋒。 大皇帝命將周瑜逆擊之於烏林而破走也。 漢曲有《上之回》,此篇當之。 第四。 曹操北伐,拔柳城。 乘勝席捲,遂南征。 劉氏不睦,八郡震驚。 眾既降,操屠荊。 舟車十萬,揚風聲。 議者狐疑,慮無成。 賴我大皇,發聖明。 虎臣雄烈,周與程。 破操烏林,顯章功名。 右《伐烏林曲》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 《秋風》者,言大皇帝說以使民,民忘其死。 漢曲有《擁離》,此篇當之。 第五。 秋風揚沙塵,寒露沾衣裳。 角弓持弦急,鳩鳥化為鷹。 邊垂飛羽檄,寇賊侵界疆。 跨馬披介冑,慷慨懷悲傷。 辭親向長路,安知存與亡。 窮達固有分,志士思立功。 邀之戰場,身逸獲高賞,身沒有遺封。 右《秋風曲》凡十五句,其十四句句五字,一句四字。 《克皖城》者,言曹操志圖併兼,而令硃光為廬江太守。 上親征光,破之於皖城也。 漢曲有《戰城南》,此篇當之。 第六。 第1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