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如鈴而無舌,有柄,執而鳴之。 《周禮》,「以金鐃止鼓」。 漢《鼓吹曲》曰鐃哥。 鐸,大鈴也。 《周禮》,「以金鐸通鼓」。 八音二曰石。 石,磬也。 《世本》雲叔所造,不知叔何代人。 《爾雅》曰:「形似犁簹,以玉為之。 」大曰綍。 綍音囂。 八音三曰土。 土,塤也。 《世本》雲,暴新公所造,亦不知何代人也。 周畿內有暴國,豈其時人乎?燒土為之,大如鵝卵,鋭上平底,形似稱錘,六孔。 《爾雅》雲,大者曰祇,祇音叫。 「小者如鷄子」。 八音四曰革。 革,鼓也,鞉也,節也。 大曰鼓,小曰朄,又曰應。 應劭《風俗通》曰:「不知誰所造。 」以桴擊之曰鼓,以手搖之曰鞉。 鼓及鞉之八面者曰雷鼓、雷鞉;六面者曰靈鼓、靈鞉;四面者曰路鼓、路鞉。 《周禮》:「以雷鼓祀天神,以靈鼓鼓社祭,以路鼓致鬼享。 」鼓長八尺者曰{卉鼓}鼓,以鼓軍事。 長丈二尺者曰鼛鼓,凡守備及役事則鼓之。 今世謂之下鼜。 鼜,《周禮》音戚,今世音切豉反。 長六尺六寸者曰晉鼓,金奏則鼓之。 應鼓在大鼓側,《詩》雲「應朄懸鼓」是也。 小鼓有柄曰鞀。 大鞀謂之鞞。 《月令》「仲夏修鞀、鞞」。 是也。 然則鞀、鞞即鞉類也。 又有鼉鼓焉。 節,不知誰所造。 傅玄《節賦》云:「黃鐘唱哥,《九韶》興舞。 口非節不詠,手非節不拊。 」此則所從來亦遠矣。 八音五曰絲。 絲,琴、瑟也,築也,箏也,琵琶、空侯也。 琴,馬融《笛賦》云:「宓羲造琴。 」《世本》云:「神農所造。 」《爾雅》「大琴曰離」,二十弦。 今無其器。 齊桓曰號鐘,楚莊曰繞樑,相如曰燋尾,伯喈曰綠綺,事出傅玄《琴賦》。 世雲燋尾是伯喈琴,伯喈傳亦云爾。 以傅氏言之,則非伯喈也。 瑟,馬融《笛賦》雲「神農造瑟。 」世本,「宓羲所造」。 《爾雅》云:「瑟二十七弦者曰灑。 」今無其器。 築,不知誰所造。 史籍唯雲高漸離善擊築。 箏,秦聲也。 傅玄《箏賦序》曰:「世以為蒙恬所造。 今觀其體合法度,節究哀樂,乃仁智之器,豈亡國之臣所能關思哉?」《風俗通》則曰:「築身而瑟弦。 」不知誰所改作也。 琵琶,傅玄《琵琶賦》曰:「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築,為馬上之樂。 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取其易傳于外國也。 」《風俗通》云:「以手琵琶,因以為名。 」杜摯云:「長城之役,弦鞀而鼓之。 」並未詳孰實。 其器不列四廂。 空侯,初名坎侯。 漢武帝賽滅南越,祠太一后土用樂,令樂人侯暉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應節奏也。 侯者,因工人姓爾。 後言空,音訛也。 古施郊廟雅樂,近世來專用於楚聲。 宋孝武帝大明中,吳興沈懷遠被徙廣州,造繞樑,其器與空侯相似。 懷遠後亡,其器亦絶。 八音六曰木。 木,柷也,敔也。 並不知誰所造。 《樂記》曰:「聖人作為控、楬、塤、篪。 」所起亦遠矣。 柷如漆筒,方二尺四寸,深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敔。 ,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 以竹長尺名曰止,橫擽之,以節樂終也。 八音七曰匏。 匏,笙也,竽也。 笙,隨所造,不知何代人。 列管匏內,施簧管端。 宮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竽;宮管在左傍,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其它皆相似也。 竽今亡。 「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其笙中之簧,女媧所造也。 《詩》傳云:「吹笙則簧鼓矣。 」蓋笙中之簧也。 《爾雅》曰:「笙十九簧者曰巢。 」漢章帝時,零陵文學奚景于舜祠得笙,白玉管。 後世易之以竹乎。 八音八曰竹。 竹,律也,呂也,簫也,管也,篪也,龠也,笛也。 律呂在《律歷志》。 簫,《世本》云:「舜所造。 」《爾雅》曰:「編二十三管,尺四寸者曰言;十六管長尺二寸者筊。 」筊者爻。 凡簫一名籟。 前世有洞簫,其器今亡。 蔡邕曰:「簫,編竹有底。 」然則邕時無洞簫矣。 管,《爾雅》曰:「長尺,圍寸,並漆之,有底。 」大者曰簥。 簥音驕;中者曰篞;小者曰篎,篎音妙。 古者以玉為管,舜時西王母獻白玉琯是也。 《月令》:「均琴、瑟、管、簫。 」蔡邕章句曰:「管者,形長尺,圍寸,有孔無底。 」其器今亡。 篪,《世本》云:「暴新公所造。 」舊志雲,一曰管。 史臣案:非也。 雖不知暴新公何代人,而非舜前人明矣。 舜時西王母獻管,則是已有其器,新公安得造篪乎?《爾雅》曰:「篪,大者尺四寸,圍三寸,曰沂。 」沂音銀,一名翹。 「小者尺二寸」。 今有胡篪,出於胡吹,非雅器也。 籥,不知誰所造。 《周禮》有籥師,掌教國子秋冬吹籥。 今《凱容》、《宣烈》舞所執羽籥是也。 蓋《詩》所云「左手執籥,右手秉翟」者也。 《爾雅》云:「籥如笛,三孔而短小。 」《廣雅》雲,七孔。 大者曰產,中者曰仲,小者曰箹。 箹音握。 笛,案馬融《長笛賦》,此器起近世,出於羌中,京房備其五音。 又稱丘仲工其事,不言仲所造。 《風俗通》則曰:「丘仲造笛,武帝時人。 」其後更有羌笛爾。 三說不同,未詳孰實。 絪,杜摯《笳賦》云:「李伯陽入西戎所造。 」漢舊注曰:「,號曰吹鞭。 《晉先蠶注》:“車駕住,吹小;發,吹大。 」即絪也。 又有胡笳。 漢舊《箏笛錄》有其曲,不記所出本末。 第12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1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