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為楚王,將謀篡盜。 玄從兄衛將軍謙屏人問高祖曰:「楚王勛德隆重,四海歸懷。 朝廷之情,咸謂宜有揖讓,卿意以為何如?」高祖既志欲圖玄,乃遜辭答曰:「楚王,宣武之子,勛德蓋世。 晉室微弱,民望久移,乘運禪代,有何不可!」謙喜曰:「卿謂可爾,便當是真可爾。 」十二月,桓玄篡帝位,遷天子于尋陽。 桓修入朝,高祖從至京邑。 玄見高祖,謂司徒王謐曰:「昨見劉諱,風骨不恆,蓋人傑也。 」每游集,輒引接慇勤,贈賜甚厚。 高祖愈惡之。 或說玄曰:「劉諱龍行虎步,視瞻不凡,恐不為人下,宜蚤為其所。 」玄曰:「我方欲平蕩中原,非劉諱莫可付以大事。 關隴平定,然後當別議之耳。 」玄乃下詔曰:「劉諱以寡制眾,屢摧妖鋒,泛海窮追,十殄其八。 諸將力戰,多被重創。 自元帥以下至于將士,並宜論賞,以敘勛烈。 」 先是,高祖東征盧循,何無忌隨至山陰,勸于會稽舉義。 高祖以為玄未據極位,且會稽遙遠,事濟為難,俟其篡逆事著,徐于京口圖之,不憂不克。 至是桓修還京,高祖托以金創疾動,不堪步從,乃與無忌同船共還,建興復之計。 於是與弟道規、沛郡劉毅、平昌孟昶、任城魏詠之、高平檀憑之、琅邪諸葛長民、太原王元德、隴西辛扈興、東莞童厚之,並同義謀。 時桓修弟弘為征虜將軍、青州刺史,鎮廣陵。 道規為弘中兵參軍,昶為州主簿。 乃令毅潛往就昶,聚徒于江北,謀起兵殺弘。 長民為豫州刺史刁逵左軍府參軍,謀據歷陽相應。 元德、厚之謀于京邑,聚眾攻玄,並剋期齊發。 三年二月己丑朔,乙卯,高祖托以遊獵,與無忌等收集義徒,凡同謀何無忌、魏詠之、詠之弟欣之、順之、檀憑之、憑之從子韶、弟祗、隆與叔道濟、道濟從兄范之、高祖弟道憐、劉毅、毅從弟籓、孟昶、昶族弟懷玉、河內向彌、管義之、陳留周安穆、臨淮劉蔚、從弟珪之、東莞臧熹、從弟寶符、從子穆生、童茂宗、陳郡周道民、漁陽田演、譙國范清等二十七人;願從者百餘人。 丙辰,詰旦,城開,無忌服傳詔服,稱詔居前。 義眾馳入,齊聲大呼,吏士驚散,莫敢動,即斬修以徇。 高祖哭甚慟,厚加殯斂。 孟昶勸弘其日出獵。 未明開門,出獵人,昶、道規、毅等率壯士五六十人因開門直入。 弘方啖粥,即斬之,因收眾濟江。 義軍初克京城,修司馬刁弘率文武佐吏來赴。 高祖登城謂之曰:「郭江州已奉乘輿反正于尋陽,我等並被密詔,誅除逆黨,同會今日。 賊玄之首,已當梟于大航矣。 諸君非大晉之臣乎,今來欲何為?」弘等信之,收眾而退。 毅既至,高祖命誅弘。 毅兄邁先在京師,事未發數日,高祖遣同謀周安穆報之,使為內應。 邁外雖酬許,內甚震懼。 安穆見其惶駭,慮事必泄,乃馳歸。 時玄以邁為竟陵太守,邁不知所為,便下船欲之郡。 是夜,玄與邁書曰:「北府人情雲何?卿近見劉諱何所道?」邁謂玄已知其謀,晨起白之。 玄驚懼,封邁為重安侯,既而嫌邁不執安穆,使得逃去,乃殺之。 誅元德、扈興、厚之等。 召桓謙、卞范之等謀拒高祖。 謙等曰:「亟遣兵擊之。 」玄曰:「不然。 彼兵速鋭,計出萬死。 若行遣水軍,不足相抗;如有蹉跌,則彼氣成而吾事敗矣!不如屯大眾于覆舟山以待之。 彼空行二百里,無所措手,鋭氣已挫,既至,忽見大軍,必驚懼駭愕。 我案兵堅陣,勿與交鋒。 彼求戰不得,自然散走。 此計之上也。 」謙等固請,乃遣頓丘太守吳甫之、右衛將軍皇甫敷北拒義軍。 玄自聞軍起,憂懼無復為計。 或曰:「劉諱等眾力甚弱,豈辦之有成,陛下何慮之甚!」玄曰:「劉諱足為一世之雄,劉毅家無擔石之儲,摴蒲一擲百萬;何無忌,劉牢之甥,酷似其舅。 共舉大事,何謂無成。 」 眾推高祖為盟主,移檄京邑,曰: 第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