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曜發雍,攻陳倉,曼、連謀曰:「諜者適還,雲其五牛旗建,多言胡主自來,其鋒恐不可當也。 吾糧廩既少,無以支久,若頓軍城下,圍人百日,不待兵刃而吾自滅,不如率見眾以一戰。 如其勝也,關中不待檄而至;如其敗也,一等死,早晚無在。 」遂盡眾背城而陣,為曜所敗,王連死之,楊曼奔于南氐。 曜進攻草壁,又陷之,松多奔隴城,進陷安定。 保懼,遷于桑城。 氐羌悉從之。 曜振旅歸於長安,署劉雅為大司徒。 晉將李矩襲金墉,克之。 曜左中郎將宋始、振威宋恕降于石勒。 署其大將軍、廣平王岳為征東大將軍,鎮洛陽。 會三軍疫甚,岳遂屯澠池。 石勒遣石生馳應宋始等,軍勢甚盛。 曜將尹安、趙慎等以洛陽降生,岳乃班師,鎮于陝城。 西明門內大樹風吹折,經一宿,樹撥變為人形,髮長一尺,鬚眉長三寸,皆黃白色,有斂手之狀,亦有兩腳著裙之形,惟無目鼻,每夜有聲,十日而生柯條,遂成大樹,枝葉甚茂。 長水校尉尹車謀反,潛結巴酋徐庫彭,曜乃誅車,囚庫彭等五十餘人于阿房,將殺之。 光祿大夫遊子遠固諫,曜不從。 子遠叩頭流血,曜大怒,幽子遠而盡殺庫彭等,屍諸街巷之中十日,乃投之於水。 於是巴氐盡叛,推巴歸善王句渠知為主,四山羌、氐、巴、羯應之者三十餘萬,關中大亂,城門晝閉。 子遠又從獄表諫,曜怒甚,毀其表曰:「大荔奴不憂命在須臾,猶敢如此,嫌死晚邪?」叱左右速殺之。 劉雅、硃紀、呼延晏等諫曰:「子遠幽而尚諫者,所謂忠於社稷,不知死之將至。 陛下縱弗能用,奈何殺之!若子遠朝誅,臣等亦暮死,以彰陛下過差之咎。 天下之人皆當去陛下蹈西海而死耳,陛下復與誰居乎!」曜意解,乃赦之。 於是敕內外戒嚴,將親討渠知。 子遠進曰:「陛下誠能納愚臣之計者,不勞大駕親動,一月之中可使清定。 」曜曰:「卿試言之。 」子遠曰:「彼匪有大志,希竊非望也,但逼于陛下峻綱耳。 今死者不可追,莫若赦諸逆人之家老弱沒奚官者,使迭相撫育,聽其復業,大赦與之更始。 彼生路既開,不降何待!若渠知自以罪重不即下者,願假臣弱兵五千,以為陛下梟之,不敢勞陛下之將帥也。 不爾者,今賊黨既眾,彌川被谷,雖以天威臨之,恐非年歲可除。 」曜大悅,以子遠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雍秦征討諸軍事。 大赦境內。 子遠次於雍城,降者十餘萬,進軍安定,氐羌悉下,惟句氏宗黨五千餘家保存於陰密,進攻平之,遂振旅循隴右,陳安郊迎。 先是,上郡氐羌十餘萬落保險不降,酋大虛除權渠自號秦王。 子遠進師至其壁下,權渠率眾來距,五戰敗之。 權渠恐,將降,其子伊余大言于眾曰:「往劉曜自來,猶無若我何,況此偏師而欲降之!」率勁卒五萬,晨壓壘門。 左右勸戰,子遠曰:「吾聞伊余之勇,當今無敵,士馬之強,復非其匹;又其父新敗,怒氣甚盛;且西戎剽勁,鋒鋭不可擬也。 不如緩之,使氣竭而擊之。 」乃堅壁不戰。 伊余有驕色。 子遠候其無備,夜,誓眾蓐食,晨,大風霧,子遠曰:「天讚我也!」躬先士卒,掃壁而出,遲明覆之,生擒伊余,悉俘其眾。 權渠大懼,被發割面而降。 子遠啟曜以權渠為征西將軍、西戎公,分徙伊余兄弟及其部落二十餘萬口于長安。 西戎之中,權渠部最強,皆稟其命而為寇暴,權渠既降,莫不歸附。 曜大悅,宴群臣于東堂,語及平生,泫然流涕,遂下書曰:「蓋褒德惟舊,聖後之所先;念惠錄孤,明王之恆典。 是以世祖草創河北,而致封于嚴尤之孫;魏武勒兵梁宋,追慟于橋公之墓。 前新贈大司徒、烈愍公崔岳,中書令曹恂,晉陽太守王忠,太子洗馬劉綏等,或識朕于童齔之中,或濟朕于艱窘之極,言念君子,實傷我心。 《詩》不雲乎:『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漢昌之初雖有褒贈,屬否運之際,禮章莫備,今可贈岳使持節、侍中、大司徒、遼東公,恂大司空、南郡公,綏左光祿大夫、平昌公,忠鎮軍將軍、安平侯,並加散騎常侍。 但皆丘墓夷滅,申哀莫由,有司其速班訪岳等子孫,授以茅土,稱朕意焉。 」初,曜之亡,與曹恂奔于劉綏,綏匿之於舊匱,載送於忠,忠送之朝鮮。 歲余,饑窘,變姓名,客為縣卒。 岳為朝鮮令,見而異之,推問所由。 曜叩頭自首,流涕求哀。 岳曰:「卿謂崔元嵩不如孫賓碩乎,何懼之甚也!今詔捕卿甚峻,百姓間不可保也。 此縣幽僻,勢能相濟,縱有大急,不過解印綬與卿俱去耳。 吾既門衰,無兄弟之累,身又薄祜,未有兒子,卿猶吾子弟也,勿為過憂。 大丈夫處身立世,鳥獸投人,要欲濟之,而況君子乎!」給以衣服,資供書傳。 曜遂從岳,質通疑滯,恩顧甚厚。 岳從容謂曜曰:「劉生姿宇神調,命世之才也!四海脫有微風搖之者,英雄之魁,卿其人矣。 」曹恂雖于屯厄之中,事曜有君臣之禮,故皆德之。 曜立太學于長樂宮東,小學于未央宮西,簡百姓年二十五已下十三已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選朝賢宿儒明經篤學以教之。 以中書監劉均領國子祭酒。 置崇文祭酒,秩次國子。 散騎侍郎董景道以明經擢為崇文祭酒。 以遊子遠為大司徒。 第3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下》
第3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