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後與曜寇襄城,遂逼京師。 時京邑大饑,人相食,百姓流亡,公卿奔河陰。 曜、彌等遂陷宮城,至太極前殿,縱兵大掠。 幽帝于端門,逼辱羊皇后,殺皇太子詮,發掘陵墓,焚燒宮廟,城府蕩盡,百官及男女遇害者三萬餘人,遂遷帝于平陽。 彌之掠也,曜禁之,彌不從。 曜斬其牙門王延以徇,彌怒,與曜阻兵相攻,死者千餘人。 彌長史張嵩諫曰:「明公與國家共興大事,事業甫耳,便相攻討,何面見主上乎!平洛之功誠在將軍,然劉曜皇族,宜小下之。 晉二王平吳之鑒,其則不遠,願明將軍以為慮。 縱將軍阻兵不還,其若子弟宗族何!」彌曰:「善,微子,吾不聞此過也。 」於是詣曜謝,結分如初。 彌曰:「下官聞過,乃是張長史之功。 」曜謂嵩曰:「君為硃建矣,豈況范生乎!」各賜嵩金百斤。 彌謂曜曰:「洛陽天下之中,山河四險之固,城池宮室無假營造,可徙平陽都之。 」曜不從,焚燒而去。 彌怒曰:「屠各子,豈有帝王之意乎!汝柰天下何!」遂引眾東屯項關。 初,曜以彌先入洛,不待己,怨之,至是嫌隙遂構。 劉暾說彌還據青州,彌然之,乃以左長史曹嶷為鎮東將軍,給兵五千,多賫寶物還鄉裡,招誘亡命,且迎其室。 彌將徐邈、高梁輒率部曲數千人隨嶷去,彌益衰弱。 初,石勒惡彌驍勇,常密為之備。 彌之破洛陽也,多遺勒美女寶貨以結之。 時勒擒苟晞,以為左司馬,彌謂勒曰:「公獲苟晞而用之,何其神妙!使晞為公左,彌為公右,天下不足定也!」勒愈忌彌,陰圖之。 劉暾又勸彌征曹嶷,藉其眾以誅勒。 於是彌使暾詣青州,令曹嶷引兵會己,而詐要勒共向青州。 暾至東阿,為勒遊騎所獲。 勒見彌與嶷書,大怒,乃殺暾。 彌未之知,勒伏兵襲彌,殺之,並其眾。 張昌,本義陽蠻也。 少為平氏縣吏,武力過人,每自占卜,言應當富貴。 好論攻戰,儕類咸共笑之。 及李流寇蜀,昌潛遁半年,聚黨數千人,盜得幢麾,詐言台遣其募人討流。 會《壬午詔書》發武勇以赴益土,號曰「壬午兵」。 自天下多難,數術者云當有帝王興于江左,及此調發,人咸不樂西征,昌黨因之誑惑,百姓各不肯去。 而詔書催遣嚴速,所經之界停留五日者,二千石免。 由是郡縣官長皆躬出驅逐,展轉不遠,屯聚而為劫掠。 是歲江夏大稔,流人就食者數千口。 太安二年,昌于安陸縣石岩山屯聚,去郡八十里,諸流人及避戍役者多往從之。 昌乃易姓名為李辰。 太守弓欽遣軍就討,輒為所破。 昌徒眾日多,遂來攻郡。 欽出戰,大敗,乃將家南奔沔口。 鎮南大將軍、新野王歆遣騎督靳滿討昌于隨郡西,大戰,滿敗走,昌得其器杖,據有江夏,即其府庫。 造妖言云:「當有聖人出。 」山都縣吏丘沈遇于江夏,昌名之為聖人,盛車服出迎之,立為天子,置百官。 沈易姓名為劉尼,稱漢後,以昌為相國,昌兄味為車騎將軍,弟放廣武將軍,各領兵。 于石岩中作宮殿,又于岩上織竹為鳥形,衣以五彩,聚肉于其傍,眾鳥群集,詐雲鳳皇降,又言珠袍、玉璽、鐵券、金鼓自然而至。 乃下赦書,建元神鳳,郊祀、服色依漢故事。 其有不應其募者,族誅。 又流訛言云:「江淮已南當圖反逆,官軍大起,悉誅討之。 」群小互相搧動,人情惶懼,江沔間一時猋起,豎牙旗,鳴鼓角,以應昌,旬月之間,眾至三萬,皆以絳科頭,扌替之以毛。 江夏、義陽士庶莫不從之,惟江夏舊姓江安令王傴、秀才呂蕤不從。 昌以三公位征之,傴、蕤密將宗室並奔汝南,投豫州刺史劉喬。 鄉人期思令李權、常安令吳鳳、孝廉吳暢糾合善土,得五百餘家,追隨傴等,不豫妖逆。 新野王歆上言:「妖賊張昌、劉尼妄稱神聖,犬羊萬計,絳頭毛面,挑刀走戟,其鋒不可當。 請台敕諸軍,三道救助。 」於是劉喬率諸軍據汝南以禦賊,前將軍趙驤領精卒八千據宛,助平南將軍羊伊距守。 昌遣其將軍黃林為大都督,率二萬人向豫州,前驅李宮欲掠取汝水居人,喬遣將軍李楊逆擊,大破之。 林等東攻弋陽,太守梁桓嬰城固守。 又遣其將馬武破武昌,害太守,昌自領其眾。 西攻宛,破趙驤,害羊伊。 進攻襄陽,害新野王歆。 昌別率石冰東破江、揚二州,偽置守長。 當時五州之境皆畏逼從逆。 又遣其將陳貞、陳蘭、張甫等攻長沙、湘東、零陵諸郡。 昌雖跨帶五州,樹立牧守,皆桀盜小人而無禁制,但以劫掠為務,人情漸離。 是歲,詔以寧朔將軍、領南蠻校尉劉弘鎮宛,弘遣司馬陶侃、參軍蒯桓、皮初等率眾討昌于竟陵,劉喬又遣將軍李楊、督護尹奉總兵向江夏。 侃等與昌苦戰累日,大破之,納降萬計,昌乃沈竄于下俊山。 明年秋,乃擒之,傳首京師,同黨並夷三族。 陳敏,字令通,廬江人也。 少有干能,以郡廉吏補尚書倉部令史。 及趙王篡逆,三王起義兵,久屯不散,京師倉廩空虛,敏建議曰:「南方米穀皆積數十年,時將欲腐敗,而不漕運以濟中州,非所以救患周急也。 」朝廷從之,以敏為合肥度支,遷廣陵度支。 第3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下》
第3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