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御史中丞。 時尚書刁協用事,眾皆憚之。 尚書郎盧綝將入直,遇協于大司馬門外。 協醉,使綝避之,綝不回。 協令威儀牽捽綝墮馬,至協車前而後釋。 遠奏免協官。 時冬雷電,且大雨,帝下書責躬引過,遠覆上疏曰: 被庚午詔書,以雷電震,暴雨非時,深自克責。 雖禹湯罪己,未足以喻。 臣暗於天道,竊以人事論之。 陛下節儉惇樸,愷悌流惠,而王化未興者,皆群公卿士不能夙夜在公,以益大化,素餐負乘,秕穢明時之責也。 今逆賊猾夏,暴虐滋甚,二帝幽殯,梓宮未反,四海延頸,莫不東望。 而未能遣軍北討,仇賊未報,此一失也。 昔齊侯既敗,七年不飲酒食肉,況此恥尤大。 臣子之責,宜在枕戈為王前驅。 若此志未果者,當上下克儉,恤人養士,撤樂減膳,惟修戎事。 陛下憂勞于上,而群官未同戚容于下,每有會同,務在調戲酒食而已,此二失也。 選官用人,不料實德,惟在白望,不求才幹,鄉舉道廢,請託交行。 有德而無力者退,修望而有助者進;稱職以違俗見譏,虛資以從容見貴。 是故公正道虧,私途日開,強弱相陵,冤枉不理。 今當官者以理事為俗吏,奉法為苛刻,盡禮為諂諛,從容為高妙,放蕩為達士,驕蹇為簡雅,此三失也。 世所謂三失者,公法加其身;私議貶其非;轉見排退,陸沈泥滓。 時所謂三善者,王法所不加;清論美其賢;漸相登進,仕不輟官,攀龍附鳳,翱翔雲霄。 遂使世人削方為圓,撓直為曲,豈待顧道德之清涂,踐仁義之區域乎!是以萬機未整,風俗偽薄,皆此之由。 不明其黜陟,以審能否,此則俗未可得而變也。 今朝廷群司以從順為善,相違見貶,不復論才之曲直,言之得失也。 時有言者,或不見用,是以朝少辯爭之臣,士有祿仕之志焉。 郭翼上書,武帝擢為屯留令,又置諫官,所以容受直言,誘進將來,故人得自盡,言無隱諱。 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 舜猶歷試諸難,而今先祿不試,甚違古義,亂之所由也。 求才急於疏賤,用刑先於親貴,然後令行禁止,野無遺滯。 堯取舜于仄陋,舜拔賢于岩穴,姬公不曲繩于天倫,叔向不虧法于孔懷。 今朝廷法吏多出於寒賤,是以章書日奏而不足以懲物,官人選才而不足以濟事。 宜招賢良於屠釣,聘耿介於丘園。 若此道不改,雖並官省職,無救弊亂也。 能哲而惠,何憂乎歡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此官得其人之益也。 累遷侍中,出補會稽內史。 時王敦作逆,沈充舉兵應之,加遠將軍,距而不受,不輸軍資于充,保境安眾為務。 敦至石頭,諷朝廷征遠,乃拜太常卿,加散騎常侍。 敦深憚其正而有謀,引為長史。 數月病卒。 遠弟縉,名亞於遠,為王敦主簿,終於鄱陽太守。 縉子鳴鵠,位至武昌太守。 王鑒,字茂高,堂邑人也。 父濬,御史中丞。 鑒少以文筆著稱,初為元帝琅邪國侍郎。 時杜弢作逆,江湘流弊,王敦不能制,朝廷深以為憂。 鑒上疏勸帝征之,曰: 天禍晉室,四海顛覆,喪亂之極,開闢未有。 明公遭歷運之厄,當陽九之會,聖躬負伊周之重,朝廷延匡合之望。 方將振長轡而禦八荒,掃河漢而清天途。 所藉之資,江南之地,蓋九州之隅角,垂盡之餘人耳。 而百越鴟視于五嶺,蠻蜀狼顧于湘漢,江州蕭條,白骨塗地,豫章一郡,十殘其八。 繼以荒年,公私虛匱,倉庫無旬月之儲,三軍有絶乏之色。 賦斂搜奪,周而複始,卒散人流,相望于道。 殘弱之源日深,全勝之勢未舉。 鑒懼雲旗反旆,元戎凱入,未在旦夕也。 昔齊旅未期而申侯懼其老,況暴甲三年,介冑生蟣虱,而可不深慮者哉!江揚本六郡之地,一州封域耳。 若兵不時戢,人不堪命,三江受敵,彭蠡振搖,是賊逾我垣牆之內,窺我室家之好。 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鑒之所甚懼也。 去年已來,累喪偏將,軍師屢失,送死之寇,兵厭奔命,賊量我力矣。 雖繼遣偏裨,懼未足成功也。 愚謂尊駕宜親幸江州,然後方召之臣,其力可得而宣;熊羆之士,其鋭可得而奮。 進左軍于武昌,為陶侃之重;建名將於安成,連甘卓之壘。 南望交廣,西撫蠻夷。 要害之地,勒勁卒以保之;深溝堅壁,按精甲而守之。 六軍既贍,戰士思奮,爾乃乘隙騁奇,擾其窟穴,顯示大信,開以生途,杜弢之頸固已鎖于麾下矣。 第1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下》
第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