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眾官百郡之讓,與主者共相比,不可同歲而論也。 雖復令三府參舉官,本不委以舉選之任,各不能以根其心也。 其所用心者裁之不二三,但令主者案官次而舉之,不用精也。 賢愚皆讓,百姓耳目盡為國耳目。 夫人情爭則欲毀己所不知,讓則競推于勝己。 故世爭則毀譽交錯,優劣不分,難得而讓也。 時讓則賢智顯出,能否之美歷歷相次,不可得而亂也。 當此時也,能退身修已者,讓之者多矣。 雖欲守貧賤,不可得也。 馳騖進趣而欲人見讓,猶卻行而求前也。 夫如此,愚智咸知進身求通,非修之於己則無由矣。 游外求者,于此相隨而歸矣。 浮聲虛論,不禁而自息矣。 人人無所用其心,任眾人之議,而天下自化矣。 不言之化行,巍巍之美于此著矣。 讓可以致此,豈可不務之哉! 《春秋傳》曰:「范宣子之讓,其下皆讓。 欒黶雖汰,弗敢違也。 晉國以平,數世賴之。 」上世之化也,君子尚能而讓其下,小人力農以事其上,上下有禮,讒慝遠黜,由不爭也。 及其亂也,國家之弊,恆必由之。 篤論了了如此。 在朝君子典選大官,能不以人廢言,舉而行之,各以讓賢舉能為先務,則群才猥出,能否殊別,蓋世之功,莫大於此。 泰始初,進爵為伯,累遷少府。 咸寧中為太常。 轉尚書。 杜預之伐吳也,寔以本官行鎮南軍司。 初,寔妻盧氏生子躋而卒,華氏將以女妻之。 寔弟智諫曰:「華家類貪,必破門戶。 」辭之不得,竟婚華氏而生子夏。 寔竟坐夏受賂,免官。 頃之為大司農,又以夏罪免。 寔每還州裡,鄉人載酒肉以候之。 寔難逆其意,輒共啖而返其餘。 或謂寔曰:「君行高一世,而諸子不能遵。 何不旦夕切磋,使知過而自改邪!」寔曰:「吾之所行,是所聞見,不相祖習,豈復教誨之所得乎!」世以寔言為當。 後起為國子祭酒、散騎常侍。 愍懷太子初封廣陵王,高選師友,以寔為師。 元康初,進爵為侯,累遷太子太保,加侍中、特進、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冀州都督。 九年,策拜司空,遷太保,轉太傅。 太安初,寔以老病遜位,賜安車駟馬、錢百萬,以侯就第。 及長沙成都之相攻也,寔為軍人所掠,潛歸鄉裡。 惠帝崩,寔赴山陵。 懷帝即位,復授太尉。 寔自陳年老,固辭,不許。 左丞劉坦上言曰:「夫堂高級遠,主尊相貴。 是以古之哲王莫不師其元臣,崇養老之教,訓示四海,使少長有禮。 七十致仕,亦所以優異舊德,厲廉高之風。 太尉寔體清素之操,執不渝之潔,懸車告老,二十餘年,浩然之志,老而彌篤。 可謂國之碩老,邦之宗模。 臣聞老者不以筋力為禮,寔年逾九十,命在日製,遂自扶輿,冒險而至,展哀山陵,致敬闕庭,大臣之節備矣。 聖詔慇勤,必使寔正位上台,光飪鼎實,斷章敦喻,經涉二年。 而寔頻上露板,辭旨懇誠。 臣以為古之養老,以不事為優,不以吏之為重,謂宜聽寔所守。 」 三年,詔曰:「昔虞任五臣,致垂拱之化,漢相蕭何,興寧一之譽,故能光隆于當時,垂裕于百代。 朕紹天明命,臨禦萬邦,所以崇顯政道者,亦賴之於元臣庶尹,畢力股肱,以副至望。 而君年耆告老,確然難違。 今聽君以侯就第,位居三司之上,秩祿準舊,賜几杖不朝及宅一區。 國之大政,將就諮于君,副朕意焉。 」歲余薨,時年九十一,謚曰元。 寔少貧窶,杖策徒行,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營給。 及位望通顯,每崇儉素,不尚華麗。 嘗詣石崇家,如廁,見有絳紋帳,裀褥甚麗,兩婢持香囊。 寔便退,笑謂崇曰:「誤入卿內。 」崇曰:「是廁耳。 」寔曰:「貧士未嘗得此。 」乃更如他廁。 雖處榮寵,居無第宅,所得俸祿,贍恤親故。 雖禮教陵遲,而行己以正。 喪妻為廬杖之制,終喪不禦內。 輕薄者笑之,寔不以介意。 自少及老,篤學不倦,雖居職務,卷弗離手。 尤精《三傳》,辨正《公羊》,以為衛輒不應辭以王父命,祭仲失為臣之節,舉此二端以明臣子之體,遂行于世。 又撰《春秋條例》二十捲。 有二子,躋、夏。 躋字景雲,官至散騎常侍。 夏以貪污棄放於世。 弟智,字子房,貞素有兄風。 少貧窶,每負薪自給,讀誦不輟,竟以儒行稱。 歷中書黃門吏部郎,出為潁川太守。 平原管輅嘗謂人曰:「吾與劉潁川兄弟語,使人神思清發,昏不假寐。 自此之外,殆白日欲寢矣。 」入為秘書監,領南陽王師,加散騎常侍,遷侍中、尚書、太常。 著《喪服釋疑論》,多所辨明。 太康末卒,謚曰成。 第2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2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