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武帝受禪,陳留王就金墉城,孚拜辭,執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勝。 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詔曰:「太傅勛德弘茂,朕所瞻仰,以光導弘訓,鎮靜宇內,願奉以不臣之禮。 其封為安平王,邑四萬戶。 進拜太宰、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 」有司奏,諸王未之國者,所置官屬,權未有備。 帝以孚明德屬尊,當宣化樹教,為群後作則,遂備置官屬焉。 又以孚內有親戚,外有交遊,惠下之費,而經用不豐,奉絹二千匹。 及元會,詔孚輿車上殿,帝于阼階迎拜。 既坐,帝親奉觴上壽,如家人禮。 帝每拜,孚跪而止之。 又給以雲母輦、青蓋車。 孚雖見尊寵,不以為榮,常有憂色。 臨終,遺令曰:「有魏貞士河內溫縣司馬孚,字叔達,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終始若一,當以素棺單槨,斂以時服。 」泰始八年薨,時年九十三。 帝于太極東堂舉哀三日。 詔曰:「王勛德超世,尊寵無二,期頤在位,朕之所倚。 庶永百齡,諮仰訓導,奄忽殂隕,哀慕感切。 其以東園溫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緋練百匹、絹布各五百匹、錢百萬,谷千斛以供喪事。 諸所施行,皆依漢東平獻王蒼故事。 」其家遵孚遣旨,所給器物,一不施用。 帝再臨喪,親拜盡哀。 及葬,又幸都亭,望柩而拜,哀動左右。 給鑾輅輕車,介士武賁百人,吉凶導從二千餘人,前後鼓吹,配饗太廟。 九子:邕、望、輔、翼、晃、瑰、珪、衡、景。 邕字子魁。 初為世子,拜步兵校尉、侍中。 先孚卒,追贈輔國將軍,謚曰貞。 邕子崇為世孫,又早夭。 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陽亭侯隆為安平王。 立四年,咸寧二年薨,謚曰穆,無子,國絶。 義陽成王望,字子初,出繼伯父朗,寬厚有父風。 仕郡上計吏,舉孝廉,闢司徒掾,歷平陽太守、洛陽典農中郎將。 從宣帝討王凌,以功封永安亭侯。 遷護軍將軍,改封安樂鄉侯,加散騎常侍。 時魏高貴鄉公好才愛士,望與裴秀、王沈、鍾會並見親待,數侍宴筵。 公性急,秀等居內職,急有召便至。 以望外官,特給追鋒車一乘,武賁五人。 時景文相繼輔政,未嘗朝覲,權歸晉室。 望雖見寵待,每不自安,由是求出,為征西將軍、持節、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 在任八年,威化明肅。 先是蜀將姜維屢寇關中,及望至,廣設方略,維不得為寇,關中賴之。 進封順陽侯。 征拜衛將軍,領中領軍,典禁兵。 尋加驃騎將軍、開府。 頃之,代何曾為司徒。 武帝受禪,封義陽王,邑萬戶,給兵二千人。 泰始三年,詔曰:「夫尚賢庸勛,尊宗茂親,所以體國經化,式是百闢也。 且台司之重,存乎天官,故周建六職,政典為首。 司徒、中領軍,以明德近屬,世濟其美;祖考創業,翼佐大命,出典方任,入贊朝政,文德既著,武功宣暢。 逮朕嗣位,弼道惟明,宜登上司,兼統軍戎,內輔帝室,外隆威重,其進位太尉,中領軍如故。 置太尉軍司一人,參軍事六人,騎司馬五人。 又增置官騎十人,並前三十,假羽葆鼓吹。 」 吳將施績寇江夏,邊境騷動。 以望統中軍步騎二萬,出屯龍陂,為二方重鎮,假節,加大都督諸軍事。 會荊州刺史胡烈距績,破之,望乃班師。 俄而吳將丁奉寇芍陂,望又率諸軍以赴之,未至而奉退。 拜大司馬。 孫皓率眾向壽春,詔望統中軍二萬,騎三千,據淮北。 皓退,軍罷。 泰始七年薨,時年六十七,賻贈有加,望性儉吝而好聚斂,身亡之後,金帛盈溢,以此獲譏。 四子:弈、洪、整、楙。 弈至黃門郎,先望卒。 整亦早亡。 以弈子奇襲爵。 奇亦好畜聚,不知紀極,遣三部使到交廣商貨,為有司所奏,太康九年,詔貶為三縱亭侯。 更以章武王威為望嗣。 後威誅,復立奇為棘陽王以嗣望。 河間平王洪,字孔業,出繼叔父昌武亭侯遺。 仕魏,歷位典農中郎將、原武太守,封襄賁男。 武帝受禪,封河間王。 立十二年,咸寧二年薨。 二子:威、混。 威嗣,徙封章武。 其後威既繼義陽王望,更立混為洪嗣。 混歷位散常侍,薨。 及洛陽陷,混諸子皆沒于胡。 而小子滔初嗣新蔡王確,亦與其兄俱沒。 後得南還,與新蔡太妃不協。 太興二年上疏,以兄弟並沒在遼東,章武國絶,宜還所生。 太妃訟之,事下太常。 太常賀循議:「章武、新蔡俱承一國不絶之統,義不得替其本宗而先後傍親。 按滔既已被命為人後矣,必須無復兄弟,本國永絶,然後得還所生。 今兄弟在遠,不得言無,道里雖阻,復非絶域。 且鮮卑恭命,信使不絶。 自宜詔下遼東,依劉群、盧諶等例,發遣令還,繼嗣本封。 謂滔今未得便委離所後也。 」元帝詔曰:「滔雖出養,自有所生母。 新蔡太妃相待甚薄,滔執意如此。 如其不聽,終當紛紜,更為不可。 今便順其所執,還襲章武。 」 滔歷位散騎常侍,薨,子休嗣。 休與彭城王雄俱奔蘇峻。 峻平,休已戰死。 弟珍年八歲,以小弗坐。 咸和六年襲爵,位至大宗正。 薨,無嗣,河間王欽以子范之繼,位至游擊將軍。 薨,子秀嗣。 義熙元年,為桂陽太守。 秀妻桓振之妹,振作逆,秀不自安,謀反,伏誅,國除。 威字景曜,初嗣洪。 咸寧三年,徙封章武。 太康九年,嗣義陽王望。 威凶暴無操行,諂附趙王倫。 元康末,為散騎常侍,倫將篡,使威與黃門郎駱休逼帝奪璽綬,倫以威為中書令。 倫敗,惠帝反正,曰:「阿皮捩吾指,奪吾璽綬,不可不殺。 」阿皮,威小字也。 於是誅威。 第2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2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