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聲尊卑,取象五行,數多者濁,數少者清;大不過宮,細不過羽。 十一月,律中黃鐘,律之始也,長九寸。 仲冬氣至,則其律應,所以宣養六氣九德也。 班固三分損一,下生林鐘。 十二月,律中大呂,司馬遷未下生之律,長四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五十二,倍之為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 季冬氣至,則其律應,所以助宣物也。 三分益一,上生夷則;京房三分損一,下生夷則。 正月,律中太蔟,未上生之律,長八寸。 孟春氣至,則其律應,所以贊陽出滯也。 三分損一,下生南呂。 二月,律中夾鐘,酉下生之律,長三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六百三十一,倍之為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七十五。 仲春氣至,則其律應,所以出四隙之細也。 三分益一,上生無射;京房三分損一,下生無射。 三月,律中姑洗,酉上生之律,長七寸九分寸之一。 季春氣至,則其律應,所以修絜百物,考神納賓也。 三分損一,下生應鐘。 四月,律中中呂,亥下生之律,長三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六千四百八十七,倍之為六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 孟夏氣至,則其律應,所以宣中氣也。 五月,律中蕤賓,亥上生之律,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 仲夏氣至,則其律應,所以安靜人神,獻酬交酢也。 三分損一,下生大呂;京房三分益一,上生大呂。 六月,律中林鐘,醜下生之律,長六寸。 季夏氣至,則其律應,所以和展百物,俾莫不任肅純恪也。 三分益一,上生太蔟。 七月,律中夷則,醜上生之律,長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 孟秋氣至,則其律應,所以詠歌九則,平百姓而無貸也。 三分損一,下生夾鐘;京房三分益一,上生夾鐘。 八月,律中南呂,卯下生之律,長五寸三分寸之一。 仲秋氣至,則其律應,所以贊陽秀也。 三分益一,上生姑洗。 九月,律中無射,卯上生之律,長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 季秋氣至,則其律應,所以宣佈哲人之令德,示人軌儀也。 三分損一,下生中呂;京房三分益一,上生中呂。 十月,律中應鐘,巳下生之律,長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孟冬氣至,則其律應,所以均利器用,俾應復也。 三分益一,上生蕤賓。 淮南、京房、鄭玄諸儒言律歷,皆上下相生,至蕤賓又重上生大呂,長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百四;夷則上生夾鐘,長七寸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無射上生中呂,長六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此三品于司馬遷、班固所生之寸數及分皆倍焉,余則並同。 斯則泠州鳩所謂六間之道,揚沈伏,黜散越,假之為用者也。 變通相半,隨事之宜,贊助之法也。 凡音聲之體,務在和均,益則加倍,損則減半,其于本音恆為無爽。 然則言一上一下者,相生之道;言重上生者,吹候之用也。 于蕤賓重上生者,適會為用之數,故言律者因焉,非相生之正也。 楊子云曰:「聲生於日,謂甲己為角,乙庚為商,丙辛為徵,丁壬為羽,戊癸為宮也。 律生於辰,謂子為黃鐘,醜為大呂之屬也。 聲以情質,質,正也。 各以其行本情為正也。 律以和聲,當以律管鐘均和其清濁之聲。 聲律相協而八音生。 協,和也。 」宮、商、角、徵、羽,謂之五聲。 金、石、匏、革、絲、竹、土、木,謂之八音。 聲和音諧,是謂五樂。 夫陰陽和則景至,律氣應則灰除。 是故天子常以冬夏至日禦前殿,合八能之士,陳八音,聽樂均,度晷景,候鐘律,權土灰,效陰陽,冬至陽氣應則灰除,是故樂均清,景長極,黃鐘通,土灰輕而衡仰。 夏至陰氣應則樂均濁,景短極,蕤賓通,土灰重而衡低。 進退于先後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狀聞,太史令封上。 效則和,否則占。 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涂釁周密,布緹幔。 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內房中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內端,案歷而候之:氣至者灰去;其為氣所動者,其灰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 靈台用竹律。 楊泉記云:「取弘農宜陽縣金門山竹為管,河內葭莩為灰。 」或雲以律著室中,隨十二辰埋之,上與地平,以竹莩灰實律中,以羅縠覆律呂,氣至吹灰動縠。 小動為和,大動,君弱臣強;不動,君嚴暴之應也。 審度 起度之正,《漢志》言之詳矣。 武帝泰始九年,中書監荀勖校太樂,八音不和,始知後漢至魏,尺長於古四分有餘。 勖乃部著作郎劉恭依《周禮》制尺,所謂古尺也。 依古尺更鑄銅律呂,以調聲韻。 以尺量古器,與本銘尺寸無差。 又,汲郡盜發六國時魏襄王塚,得古周時玉律及鐘、磬,與新律聲韻闇同。 于時郡國或得漢時故鐘,吹律命之皆應。 勖銘其尺曰:「晉泰始十年,中書考古器,揆校今尺,長四分半。 所校古法有七品: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呂玉律,三曰西京銅望臬,四曰金錯望臬,五曰銅斛,六曰古錢,七曰建武銅尺。 姑洗微強,西京望臬微弱,其餘與此尺同。 」銘八十二字。 此尺者勖新尺也,今尺者杜夔尺也。 第10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1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