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元康十年,又置平昌郡。 又分城陽之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營陵、安丘、大、劇、臨朐十一縣為高密國。 自永嘉喪亂,青州淪沒石氏。 東萊人曹嶷為刺史。 造廣固城,後為石季龍所滅。 季龍末,遼西段龕自號齊王,據青州。 慕容恪滅趙,克青州。 苻氏平燕,盡有其地。 及苻氏敗後,刺史苻朗以州降。 朝廷置幽州,以別駕闢閭渾為刺史,鎮廣固。 隆安四年,為慕容德所滅,遂都之,是為南燕,復改為青州。 德以并州牧鎮陰平,幽州刺史鎮發乾,徐州刺史鎮莒城,青州刺史鎮東萊,兗州刺史鎮梁父。 慕容超移青州于東萊郡,後為劉裕所滅,留長史羊穆之為青州刺史,築東陽城而居之。 自元帝渡江,于廣陵僑置青州。 至是始置北青州,鎮東陽城,以僑立州為南青州。 而後省南青州,而北青州直曰青州。 徐州。 案《禹貢》海岱及淮之地,舜十二牧,則其一也。 于周入青州之域。 《春秋元命包》云:「天氐流為徐州。 」蓋取舒緩之義,或雲因徐丘以立名。 秦兼天下,以置泗水、薛、琅邪三郡。 楚漢之際,分置東陽郡。 漢又分置東海郡,改泗水為沛,改薛為魯,分沛置楚國,以東陽屬吳國。 景帝改吳為江都,武帝分沛、東陽置臨淮郡,改江都為廣陵。 及置十三州,以其地為徐州,統楚國及東海、琅邪、臨淮、廣陵四郡。 宣帝改楚為彭城郡,後漢改為彭城國,以沛郡之廣戚縣來屬,改臨淮為下邳國。 及太康元年,復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分琅邪置東莞郡。 州凡領郡國七,縣六十一,戶八萬一千二十一。 彭城國漢以為郡。 統縣七,戶四千一百二十一。 彭城故殷伯太彭國。 留張良所封。 廣戚 傅陽 武原 呂梧 下邳國漢置為臨淮郡。 統縣七,戶七千五百。 下邳葛嶧山在西,古嶧陽也。 韓信為楚王,都之。 凌 良城侯相。 睢陵 夏丘 取慮 僮 東海郡漢置。 統縣十二,戶一萬一千一百。 郯故郯子國。 祝其羽山在縣之西。 朐 襄賁 利城 贛榆厚丘 蘭陵 承 昌慮 合鄉 戚 琅邪國秦置郡。 統縣九,戶二萬九千五百。 開陽侯相。 臨沂 陽都 繒 即丘 華 費魯季氏邑。 東安 蒙陰山在西南。 東莞郡太康中置。 統縣八,戶一萬。 東莞故魯鄆邑。 硃虛 營陵尚父呂望所封。 安丘故莒渠丘父封邑。 蓋 臨朐有海水祠。 劇 廣 廣陵郡漢置。 統縣八,戶八千八百。 淮陰 射陽 輿 海陵有江海會祠。 廣陵 鹽瀆 淮浦江都有江水祠。 臨淮郡漢置,章帝以合下邳,太康元年復立。 統縣十,戶一萬。 盱眙 東陽 高山 贅其 潘旌 高郵 淮陵 司吾 下相 徐 太康十年,以青州城陽郡之莒、姑幕、諸、東武四縣屬東莞。 元康元年,分東海置蘭陵郡。 七年,又分東莞置東安郡,分臨淮置淮陵郡,以堂邑置堂邑郡。 永嘉之亂,臨淮、淮陵並淪沒石氏。 元帝渡江之後,徐州所得惟半,乃僑置淮陽、陽平、濟陰、北濟陰四郡。 又琅邪國人隨帝過江者,遂置懷德縣及琅邪郡以統之。 是時,幽、冀、青、並、兗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帥過江淮,帝並僑立郡縣以司牧之。 割吳郡之海虞北境,立郯、朐、利城、祝其、厚丘、西隰、襄賁七縣,寄居曲阿,以江乘置南東海、南琅邪、南東平、南蘭陵等郡,分武進立臨淮、淮陵、南彭城等郡,屬南徐州,又置頓丘郡屬北徐州。 明帝又立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東莞、南平昌、南濟陰、南濮陽、南太平、南泰山、南濟陽、南魯等郡,以屬徐、兗二州,初或居江南,或居江北,或以兗州領州。 郗鑒都督青兗二州諸軍事、兗州刺史,加領徐州刺史,鎮廣陵。 蘇峻平後,自廣陵還鎮京口。 又于漢故九江郡界置鐘離郡,屬南徐州,江北又僑立幽、冀、青、並四州。 穆帝時,移南東海七縣出居京口。 義熙七年,始分淮北為北徐州,淮南但為徐州,統彭城、沛、下邳、蘭陵、東莞、東安、琅邪、淮陽、陽平、濟陰、北濟陰十一郡,以盱眙立盱眙郡,統考城、直瀆、陽城三縣,又分廣陵界置海陵、山陽二郡。 後又以幽冀合徐州,青併合兗州。 第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