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永平十八年,牛疫死。 是歲遣竇固等征西域,置都護、戊己校尉。 固等適還而西域叛,殺都護陳睦、戊己校尉關寵。 於是大怒,欲復發興討,會秋明帝崩,是思心不容也。 章帝建初四年冬,京都牛大疫。 是時竇皇后以宋貴人子為太子,寵幸,令人求伺貴人過隙,以讒毀之。 章帝不知竇太后不善,厥咎霿也。 或曰,是年六月馬太后崩,土功非時興故也。 後漢書志第十七 五行五 射妖龍蛇孽馬禍人痾人化死復生疫投蜺 五行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 厥咎眊,厥罰恆陰,厥極弱。 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時則有下人伐上之痾,時則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 ”皇,君也。 極,中也。 眊,不明也。 說云:此沴天也。 不言沴天者,至尊之辭也。 春秋「王師敗績」,以自敗為文。 ,敬授民時。 ’論語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是則天之道於人政也。 孔子說春秋曰:『政以不由王出,不得為政。 』則王君出政之號也。 極,中也。 建,立也。 王象天,以情性覆成五事,為中和之政也。 王政不中和,則是不能立其事也。 ”古文尚書:「皇極,皇建其有極。 」孔安國曰:「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謂行九疇之義。 」馬融對策曰:「大中之道,在天為北辰,在地為人君。 」 眊,亂也。 君臣不立,則上下亂矣。 ”字林曰:「目少精曰眊。 」 君將出政,亦先於朝廷度之,出則應於民心。 射,其象也。 ” 天于不中之人,恆耆其*[味,厚其]*毒,增以為病,將以開賢代之也,春秋傳所謂『奪伯有魄』者是也。 不名病者,病不着于身體也。 ” 恆陰,中興以來無錄者。 靈帝光和中,雒陽男子夜龍以弓箭射北闕,吏收考問,辭「居貧負責,無所聊生,因買弓箭以射」。 近射妖也。 其後車騎將軍何苗,與兄大將軍進部兵還相猜疑,對相攻擊,戰于闕下。 苗死兵敗,殺數千人,雒陽宮室內人燒盡。 劭時為太尉議曹掾,白公鄧盛:‘夫禮設闕觀,所以飾門,章于至尊,懸諸象魏,示民禮法也。 故車過者下,步過者趨。 今龍乃敢射闕,意慢事醜,次於大逆。 宜遣主者參問變狀。 ’公曰:『府不主盜賊,當與諸府相候。 』劭曰:‘丞相邴吉以為道路死傷,既往之事,京兆、長安職所窮逐,而住車問牛喘吐舌者,豈輕人而貴畜哉,頗念陰陽不和,必有所害。 掾史爾乃悅服,漢書嘉其達大體。 令龍所犯,然中外奔波,邴吉防患大豫,況于已形昭晰者哉!明公既處宰相大任,加掌兵戎之職,凡在荒裔,謂之大事,何有近目下而致逆節之萌者?孔子攝魯司寇,非常卿也。 折僭溢之端,消纖介之漸,從政三月,惡人走境,邑門不闔,外收強齊侵地,內虧三桓之威。 區區小國,尚于趣舍,大漢之朝,焉可無乎?明公恬然謂非己。 詩云:「儀刑文王,萬國作孚。 」當為人製法,何必取法於人!’於是公意大悟,遣令史謝,申以鈴下規應掾自行之,還具條奏。 時靈帝詔報,惡惡止其身,龍以重論之,陽不坐。 ” 安帝延光三年,濟南言黃龍見歷城,琅邪言黃龍見諸。 是時安帝聽讒,免太尉楊震,震自殺。 又帝獨有一子,以為太子,信讒廢之。 是皇不中,故有龍孽,是時多用佞媚,故以為瑞應。 明年正月,東郡又言黃龍二見濮陽。 桓帝延熹七年六月壬子,河內野王山上有龍死,長可數十丈。 襄楷以為夫龍者為帝王瑞,易論大人。 天鳳中,黃山宮有死龍,漢兵誅莽而世祖復興,此易代之征也。 至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代漢。 到延熹二年,誅大將軍梁冀,捕治宗屬,揚兵京師”也。 永康元年八月,巴郡言黃龍見。 時吏傅堅以郡欲上言,內白事以為走卒戲語,不可。 太守不聽。 嘗見堅語云:「時民以天熱,欲就池浴,見池水濁,因戲相恐『此中有黃龍』,語遂行人閒。 聞郡欲以為美,故言。 」時史以書帝紀。 桓帝時政治衰缺,而在所多言瑞應,皆此類也。 又先儒言:瑞興非時,則為妖孽,而民訛言生龍語,皆龍孽也。 熹平元年四月甲午,青蛇見禦坐上。 是時靈帝委任宦者,王室微弱。 更始二年二月,發雒陽,欲入長安,司直李松奉引,車奔,觸北宮鐵柱門,三馬皆死。 馬禍也。 時更始失道,將亡。 桓帝延熹五年四月,驚馬與逸象突入宮殿。 近馬禍也。 是時桓帝政衰缺。 靈帝光和元年,司徒長史馮巡馬生人。 京房易傳曰:「上亡天子,諸侯相伐,厥妖馬生人。 」後馮巡遷甘陵相,黃巾初起,為所殘殺,而國家亦四面受敵。 其後關東州郡各舉義兵,卒相攻伐,天子西移,王政隔塞。 其占與京房同。 光和中,雒陽水西橋民馬逸走,遂嚙殺人。 是時公卿大臣及左右數有被誅者。 安帝永初元年十一月戊子,民轉相驚走,棄什物,去廬舍。 靈帝建寧三年春,河內婦食夫,河南夫食婦。 熹平二年六月,雒陽民訛言虎賁寺東壁中有黃人,形容鬚眉良是,觀者數萬,省內悉出,道路斷絶。 到中平元年二月,張角兄弟起兵冀州,自號黃天,三十六方,四面出和,將帥星布,吏士外屬,因其疲餧,牽而勝之。 光和元年五月壬午,何人白衣欲入德陽門,辭「我梁伯夏,教我上殿為天子」。 第4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4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