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二年歲在己未,三月、五月皆陰,太史令修、部舍人張恂等推計行度,以為三月近,四月遠。 誠以四月。 奏廢誠術,施用恂術。 其三年,誠兄整前後上書言:「去年三月不食,當以四月。 史官廢誠正術,用恂不正術。 」整所上*(五)**[正]*屬太史,太史主者終不自言三月近,四月遠。 食當以見為正,無遠近。 詔書下太常:「其詳案註記,平議術之要,效驗虛實。 」太常就耽上選侍中韓說、博士蔡較、谷城門候劉洪、右郎中陳調于太常府,覆校註記,平議難問。 恂、誠各對。 恂術以五千六百四十*(日)**[月]*有九百六十一食為法,而除成分,空加縣法,推建武以來,俱得三百二十七食,其十五食錯。 案其官素注,天見食九十八,與兩術相應,其錯闢二千一百。 誠術以百三十五月二十三食為法,乘除成月,從建康以上減四十一,建康以來減三十五,以其俱不食。 恂術改易舊法,誠術中復減損,論其長短,無以相踰。 各引書緯自證,文無義要,取追天而已。 夫日月之術,日循黃道,月從九道。 以赤道儀,日冬至去極俱一百一十五度。 其入宿也,赤道在鬥中十一,而黃道在斗十九。 兩儀相參,日月之行,曲直有差,以生進退。 故月行井、牛,十四度以上;其在角、婁,十二度以上。 皆不應率不行。 以是言之,則術不差不改,不驗不用。 天道精微,度數難定,術法多端,歷紀非一,未驗無以知其是,未差無以知其失。 失然後改之,是然後用之,此謂允執其中。 今誠術未有差錯之謬,恂術未有獨中之異,以無驗改未失,是以檢將來為是者也。 誠術百三十五月月二十三食,其文在書籍,學者所修,施行日久,官守其業,經緯日月,厚而未愆,信于天文,述而不作。 恂久在候部,詳心善意,能揆儀度,定立術數,推前校往,亦與見食相應。 然協歷正紀,欽若昊天,宜率舊章,如甲辰、丙申詔書,以見食為比。 今宜施用誠術,棄放恂術,史官課之,後有效驗,乃行其法,以審術數,以順改易。 耽以說等議奏聞,詔書可。 恂、整、誠各覆上書,恂言不當施誠術,整言不當復*(棄)*恂術。 為洪議所侵,事下永安台覆實,皆不如恂、誠等言。 劾奏謾欺。 詔書報,恂、誠各以二月奉贖罪,整適作左校二月。 遂用洪等,施行誠術。 光和二年,萬年公乘王漢上月食注。 自章和元年到今年凡九十三歲,合百九十六食;與官歷河平元年月錯,以己巳為元。 事下太史令修,上言「漢所作注不與見食相應者二事,以同為異者二十九事」。 尚書召谷城門候劉洪。 □曰:“前郎中馮光、司徒掾陳晃各訟歷,故議郎蔡邕共補續其志。 今洪其詣修,與漢相參,推元*(謂)**[課]*分,考校月食。 審己巳元密近,有師法,洪便從漢受; 不能,對。 ”洪上言:「推*(元)*漢己巳元,則考靈曜旃蒙之歲乙卯元也,與光、晃甲寅元相經緯。 于以追天作歷,校三光之步,今為疏闊。 孔子緯一事見二端者,明歷興廢,隨天為節。 甲寅歷于孔子時效;己巳顓頊秦所施用,漢興草創,因而不易,至元封中,迂闊不審,更用太初,應期三百改憲之節。 甲寅、己巳讖雖有文,略其年數,是以學人各傳所聞,至于課校,罔得厥正。 夫甲寅元天正正月甲子朔旦冬至,七曜之起,始於牛初。 乙卯之元人正己巳朔旦立春,三光聚天廟五度。 課兩元端,閏余差*(自)**[百]*五十**分*(二)*之三,朔三百四,中節之餘二十九。 以效信難聚,漢不解說,但言先人有書而已。 以漢成注參官施行,術不同二十九事,不中見食二事。 案漢習書,見己巳元,謂朝不聞,不知聖人獨有興廢之義,史官有附天密術。 甲寅、己巳,前已施行,效後格而*(已)*不用。 河平疏闊,史官已廢之,而漢以去事分爭,殆非其意。 雖有師法,與無同。 課又不近密。 其說蔀數,術家所共知,無改採取。 」遣漢歸鄉裡。 「洪篤信好學,觀乎六藝髃書意,以為天文數術,探賾索隱,鈎深致遠,遂專心鋭思。 為曲城侯相,政教清均,吏民畏而愛之,為州郡之所禮異。 」 後漢書志第三 律歷下 曆法 昔者聖人之作歷也,觀琁璣之運,三光之行,道之發斂,景之長短,鬥綱*(之)**[所]*建,青龍所躔,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而制術焉。 天之動也,一晝一夜而運過周,星從天而西,日違天而東。 日之所行與運周,在天成度,在歷成日。 居以列宿,終於四七,受以甲乙,終於六旬。 日月相推,日舒月速,當其同*[所]*,謂之合朔。 舒先速後,近一遠三,謂之弦。 相與為衡,分天之中,謂之望。 以速及舒,光盡體伏,謂之晦。 晦朔合離,鬥建移辰,謂之*[月]*。 日月之*(術)**[行]*,則有冬有夏;冬夏之閒,則有春有秋。 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西陸謂之春,南陸謂之夏,東陸謂之秋。 日道發南,去極彌遠,其景彌長,遠長乃極,冬乃至焉。 日道斂北,去極彌近,其景彌短,近短乃極,夏乃至焉。 二至之中,道齊景正,春秋分焉。 日周于天,一寒一暑,四時備成,萬物畢改,攝提遷次,青龍移辰,謂之歲。 歲首至也,月首朔也。 至朔同日謂之章,同在日首謂之蔀,蔀終六旬謂之紀,歲朔又復謂之元。 是故日以實之,月以閏之,時以分之,歲以周之,章以明之,蔀以部之,紀以記之,元以原之。 然後雖有變化萬殊,贏朒無方,莫不結系于此而礏正焉。 第4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4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