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帝永和元年,武陵太守上書,以蠻夷率服,可比漢人,增其租賦。 議者皆以為可。 尚書令虞詡獨奏曰:「自古聖王不臣異俗,非德不能及,威不能加,知其獸心貪婪,難率以禮。 是故羇縻而綏撫之,附則受而不逆,叛則□而不追。 先帝舊典,貢稅多少,所由來久矣。 今猥增之,必有怨叛。 計其所得,不償所費,必有後悔。 」帝不從。 其冬澧中、漊中蠻果爭貢布非舊約,遂殺鄉吏,舉種反叛。 明年春,蠻二萬人圍充城,八千人寇夷道。 遣武陵太守李進討破之,斬首數百級,余皆降服。 進乃簡選良吏,得其情和。 在郡九年,梁太后臨朝,下詔增進秩二千石,賜錢二十萬。 桓帝元嘉元年秋,武陵蠻詹山等四千餘人反叛,拘執縣令,屯結深山。 至永興元年,太守應奉以恩信招誘,皆悉降散。 永壽三年十一月,長沙蠻反叛,屯益陽。 至延熹三年秋,遂抄掠郡界,觽至萬餘人,殺傷長吏。 又零陵蠻入長沙。 冬,武陵蠻六千餘人寇江陵,荊州刺史劉度、謁者馬睦、南郡太守李肅皆奔走。 肅主簿胡爽扣馬首諫曰:「蠻夷見郡無儆備,故敢乘閒而進。 明府為國大臣,連城千里,舉旄鳴鼓,應聲十萬,柰何委符守之重,而為逋逃之人乎!」肅拔刃向爽曰:「掾促去!太守今急,何暇此計。 」爽抱馬固諫,肅遂殺爽而走。 帝聞之,征肅□巿,度、睦減死一等,復爽門閭,拜家一人為郎。 於是以右校令度尚為荊州刺史,討長沙賊,平之。 又遣車騎將軍馮緄討武陵蠻,並皆降散。 軍還,賊復寇桂陽,太守廖析奔走。 武陵蠻亦更攻其郡,太守陳奉率吏人擊破之,斬首三千餘級,降者二千餘人。 至靈帝中平三年,武陵蠻復叛,寇郡界,州郡擊破之。 禮記稱「南方曰蠻,雕題交址」。 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址。 其西有噉人國,生首子輒解而食之,謂之宜弟。 味旨,則以遺其君,君喜而賞其父。 取妻美,則讓其兄。 今烏滸人是也。 交址之南有越裳國。 周公居攝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曰:「道路悠遠,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譯而朝。 」成王以歸周公。 公曰:「德不加焉,則君子不饗其質;政不施焉,則君子不臣其人。 吾何以獲此賜也!」其使請曰:「吾受命吾國之黃耇曰:『久矣,天之無烈風雷雨,意者中國有聖人乎?有則盍往朝之。 』」周公乃歸之於王,稱先王之神致,以薦于宗廟。 周德既衰,於是稍絶。 及楚子稱霸,朝貢百越。 秦並天下,威服蠻夷,始開領外,置南海、桂林、象郡。 漢興,尉佗自立為南越王,傳國五世。 至武帝元鼎五年,遂滅之,分置九郡,交址刺史領焉。 其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東西千里,南北五百里。 其渠帥貴長耳,皆穿而縋之,垂肩三寸。 武帝末,珠崖太守會稽孫幸調廣幅布獻之,蠻不堪役,遂攻郡殺幸。 幸子豹合率善人還復破之,自領郡事,討擊餘黨,連年乃平。 豹遣使封還印綬,上書言狀,制詔即以豹為珠崖太守。 威政大行,獻命歲至。 中國貪其珍賂,漸相侵侮,故率數歲一反。 元帝初元三年,遂罷之。 凡立郡六十五歲。 逮王莽輔政,元始二年,日南之南黃支國來獻犀牛。 凡交址所統,雖置郡縣,而言語各異,重譯乃通。 人如禽獸,長幼無別。 項髻徒跣,以布貫頭而着之。 後頗徙中國罪人,使雜居其閒,乃稍知言語,漸見禮化。 光武中興,錫光為交址,任延守九真,於是教其耕稼,製為冠履,初設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學校,導之禮義。 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蠻裡張游,率種人慕化內屬,封為歸漢裡君。 明年,南越徼外蠻夷獻白雉、白菟。 至十六年,交址女子征側及其妹征貳反,攻郡。 征側者,麊泠縣雒將之女也。 嫁為朱倿人詩索妻,甚雄勇。 交址太守蘇定以法繩之,側忿,故反。 於是九真、日南、合浦蠻裡皆應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為王。 交址刺史及諸太守僅得自守。 光武乃詔長沙、合浦、交址具車船,修道橋,通障溪,儲糧谷。 十八年,遣伏波將軍馬援、樓船將軍段志,髮長沙、桂陽、零陵、蒼梧兵萬餘人討之。 明年夏四月,援破交址,斬征側、征貳等,余皆降散。 進擊九真賊都陽等,破降之。 徙其渠帥三百餘口于零陵。 於是領表悉平。 肅宗元和元年,日南徼外蠻夷究不事人邑豪獻生犀、白雉。 和帝永元十二年夏四月,日南、象林蠻夷二千餘人寇掠百姓,燔燒官寺,郡縣發兵討擊,斬其渠帥,余觽乃降。 於是置象林將兵長史,以防其患。 安帝永初元年,九真徼外夜郎蠻夷舉土內屬,開境千八百四十里。 元初二年,蒼梧蠻夷反叛,明年,遂招誘鬱林、合浦蠻漢數千人攻蒼梧郡。 鄧太后遣侍御史任逴奉詔赦之,賊皆降散。 延光元年,九真徼外蠻貢獻內屬。 三年,日南徼外蠻復來內屬。 順帝永建六年,日南徼外葉調王便遣使貢獻,帝賜調便金印紫綬。 第3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3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