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山陽張儉殺常侍侯覽母,案其宗黨賓客,或有迸匿太山界者,康既常疾閹官,因此皆窮相收掩,無得遺脫。 覽大怨之,誣康與兗州刺史第五種及都尉壺嘉詐上賊降,征康詣廷尉獄,減死罪一等,徙日南。 潁陰人及太山羊陟等詣闕為訟,乃原還本郡,卒於家。 □□字文有,山陽瑕丘人也。 少為諸生,家貧而志清,不受鄉裡施惠。 舉孝廉,連闢公府,皆不就。 立精舍教授,遠方至者常數百人。 桓帝時,博士征,不就。 靈帝即位,太尉黃瓊舉方正,對策合時宜,再遷議郎,補蒙令。 以郡守非其人,□官去。 家無產業,子孫同衣而出。 年八十,卒於家。 劉儒字叔林,東郡陽平人也。 郭林宗常謂儒口訥心辯,有珪璋之質。 察孝廉,舉高第,三遷侍中。 桓帝時,數有醔異,下策博求直言,儒上封事十條,極言得失,辭甚忠切。 帝不能納,出為任城相。 頃之,征拜議郎。 會竇武事,下獄自殺。 賈彪字偉節,潁川定陵人也。 少游京師,志節慷慨,與同郡荀爽齊名。 初仕州郡,舉孝廉,補新息長。 小民困貧,多不養子,彪嚴為其制,與殺人同罪。 城南有盜劫害人者,北有婦人殺子者,彪出案發,而掾吏欲引南。 彪怒曰:「賊寇害人,此則常理,母子相殘,逆天違道。 」遂驅車北行,案驗其罪。 城南賊聞之,亦面縛自首。 數年閒,人養子者千數,僉曰「賈父所長」,生男名為「賈子」,生女名為「賈女」。 延熹九年,黨事起,太尉陳蕃爭之不能得,朝廷寒心,莫敢復言。 彪謂同志曰: 「吾不西行,大禍不解。 」乃入洛陽,說城門校尉竇武、尚書霍諝,武等訟之,桓帝以此大赦黨人。 李膺出,曰:「吾得免此,賈生之謀也。 」 先是岑晊以黨事逃亡,親友多匿焉,彪獨閉門不納,時人望之。 彪曰:「傳言『相時而動,無累後人』。 公孝以要君致釁,自遺其咎,吾以不能奮戈相待,反可容隱之乎?」於是咸服其裁正。 以黨禁錮,卒於家。 初,彪兄弟三人,並有高名,而彪最優,故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何顒字伯求,南陽襄鄉人也。 少遊學洛陽。 顒雖後進,而郭林宗、賈偉節等與之相好,顯名太學。 友人虞偉高有父讎未報,而篤病將終,顒往候之,偉高泣而訴。 顒感其義,為復讎,以頭醊其墓。 及陳蕃、李膺之敗,顒以與蕃、膺善,遂為宦官所陷,乃變姓名,亡匿汝南閒。 所至皆親其豪桀,有聲荊豫之域。 袁紹慕之,私與往來,結為奔走之友。 是時黨事起,天下多離其難,顒常私入洛陽,從紹計議。 其窮困閉□者,為求援救,以濟其患。 有被掩捕者,則廣設權計,使得逃隱,全免者甚觽。 及黨錮解,顒闢司空府。 每三府會議,莫不推顒之長。 累遷。 及董卓秉政,逼顒以為長史,託疾不就,乃與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謀卓。 會爽薨,顒以它事為卓所繫,憂憤而卒。 初,顒見曹操,嘆曰:「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 操以是嘉之。 嘗稱「潁川荀彧,王佐之器」。 及彧為尚書令,遣人西迎叔父爽,並致顒屍,而葬之爽之頉傍。 贊曰:渭以涇濁,玉以礫貞。 物性既區,嗜惡從形。 蘭蕕無並,銷長相傾。 徒恨芳膏,煎灼燈明。 後漢書卷六十八 郭符許列傳 第五十八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 家世貧賤。 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 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鬥筲之役乎?」遂辭。 就成鮧屈伯彥學,三年業畢,博通墳籍。 善談論,美音制。 乃游于洛陽。 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 後歸鄉裡,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兩。 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觽賓望之,以為神仙焉。 言縣廷、郡廷、朝廷,皆取平均正直也。 ” 司徒黃瓊闢,太常趙典舉有道。 或勸林宗仕進者,對曰:「吾夜觀干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 」遂並不應。 性明知人,好銟訓士類。 身長八尺,容貌魁偉,曪衣博帶,周游郡國。 嘗于陳梁閒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 其見慕皆如此。 或問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隱不違親, 貞不絶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後遭母憂,有至孝稱。 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故宦官□政而不能傷也。 及黨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閎得免焉。 遂閉門教授,弟子以千數。 建寧元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閹人所害,林宗哭之於野,慟。 既而嘆曰: 「『人之雲亡,邦國殄瘁』。 『瞻烏爰止,不知于誰之屋』耳。 」 明年春,卒於家,時年四十二。 四方之士千餘人,皆來會葬。 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為其文,既而謂涿郡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臱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 其銟拔士人,皆如所鑒。 後之好事,或附益增張,故多華辭不經,又類卜相之書。 今錄其章章效於事者,着之篇末。 左原者,陳留人也。 為郡學生,犯法見斥。 林宗嘗遇諸路,為設酒餚以慰之。 謂曰:“昔顏涿聚梁甫之巨盜,段干木晉國之大駔,卒為齊之忠臣,魏之名賢。 蘧瑗、顏回尚不能無過,況其餘乎?慎勿恚恨,責躬而已。 ”原納其言而去。 或有譏林宗不絶惡人者。 第2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2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