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嫌諸不附己者,多以法中傷之。 時篆兄發以佞巧幸于莽,位至大司空。 母師氏能通經學﹑百家之言,莽寵以殊禮,賜號義成夫人,金印紫綬,文軒丹轂,顯于新世。 後以篆為建新大尹,篆不得已,乃嘆曰:「吾生無妄之世,值澆﹑羿之君,上有老母,下有兄弟,安得獨潔己而危所生哉?」乃遂單車到官,稱疾不視事,三年不行縣。 門下掾倪敞諫,篆乃強起班春。 所至之縣,獄犴填滿。 篆垂涕曰:「嗟乎!刑罰不中,乃陷人于藊。 此皆何罪,而至於是!」 遂平理,所出二千餘人。 掾吏叩頭諫曰:「朝廷初政,州牧峻刻。 宥過申枉,誠仁者之心;然獨為君子,將有悔乎!」篆曰:「邾文公不以一人易其身,君子謂之知命。 如殺一大尹贖二千人,蓋所願也。 」遂稱疾去。 澆音五弔反。 □音許既反。 建武初,朝廷多薦言之者,幽州刺史又舉篆賢良。 篆自以宗門受莽偽寵,臱愧漢朝,遂辭歸不仕。 客居滎陽,閉門潛思,着周易林六十四篇,用決吉凶,多所占驗。 臨終作賦以自悼,名曰慰志。 其辭曰: 嘉昔人之遘辰兮,美伊﹑傅之□時。 應規矩之淑質兮,過班﹑倕而裁之。 協準矱之貞度兮,同斷金之玄策。 何天衢于盛世兮,超千載而垂績。 豈修德之極致兮,將天祚之攸適? 愍餘生之不造兮,丁漢氏之中微。 氛霓鬱以橫厲兮,羲和忽以潛暉。 六柄制於家門兮,王綱漼以陵彁。 黎﹑共奮以跋扈兮,羿﹑浞狂以恣睢。 睹嫚臧而乘釁兮,竊神器之萬機。 思輔弼以偷存兮,亦號咷以詶咨。 嗟三事之我負兮,乃迫余以天威。 豈無熊僚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殲夷。 庶明哲之末風兮,懼大雅之所譏。 遂翕翼以委命兮,受符守乎艮維。 恨遭閉而不隱兮,違石門之高蹤。 揚蛾眉于復關兮,犯孔戒之冶容。 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駒之所從。 乃稱疾而屢復兮,歷三祀而見許。 悠輕舉以遠遁兮,托峻峗以幽處。 竫潛思于至賾兮,騁六經之奧府。 皇再命而紹恤兮,乃雲眷乎建武。 運欃槍以電埽兮,清六合之土宇。 聖德滂以橫被兮,黎庶愷以鼓舞。 闢四門以博延兮,彼幽牧之我舉。 分畫定而計決兮,豈雲賁乎鄙耇,遂懸車以縶馬兮,絶時俗之進取。 嘆暮春之成服兮,闔衡門以埽軌。 聊優遊以永日兮,守性命以盡齒。 貴啟體之歸全兮,庶不忝乎先子。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絶。 」跋扈,強梁也。 恣睢,自用之貌也。 恣音訾。 睢音許維反。 羿﹑浞已見上。 勝曰:『不為利*(齳)**[諂]*,不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 』去之。 ”介,耿介也。 我生謂母也。 殲,滅也。 夷,傷也。 言其母老,恐禍及也。 「謂飾其容而見于外曰冶。 」 「我欲與汝俱至老,汝反薄我使怨也。 」又曰:「皎皎白駒。 」諭賢人也。 篆生毅,以疾隱身不仕。 毅生駰,年十三能通詩﹑易﹑春秋,博學有偉才,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善屬文。 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 常以典籍為業,未遑仕進之事。 時人或譏其太玄靜,將以後名失實。 駰擬楊雄解嘲,作達旨以荅焉。 其辭曰: 或說己曰:“易稱『備物致用』,『可觀而有所合』,故能扶陽以出,順陰而入。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爰登其質。 今子韞櫝六經,服膺道術, 歷世而游,高談有日,俯鈎深于重淵,仰探遠乎九干,窮至賾于幽微,測潛隱之無源。 然下不步卿相之廷,上不登王公之門,進不黨以贊己,退不黷于庸人。 獨師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與士不髃。 蓋高樹靡陰,獨木不林,隨時之宜,道貴從凡。 于時太上運天德以君世,憲王僚而布官; 臨雍泮以恢儒,疏軒冕以崇賢;率惇德以厲忠孝,揚茂化以砥仁義; 選利器于良材,求鏌□于明智。 不以此時攀台階,窺紫闥,據高軒,望朱闕,夫欲千里而咫尺未發,蒙竊惑焉。 故英人乘斯時也,猶逸禽之赴深林,鰦蚋之趣大沛。 胡為嘿嘿而久沉滯也?” 僚,官也。 言法三王而建官也。 說苑曰:「所以尚幹將、莫邪者,貴其立斷。 所以尚騏驎者,貴其立至。 必且曆日曠久,絲氂猶能栔石,駑馬亦能致遠。 是以聰明敏捷,人之美材也。 」 荅曰:“有是言乎?子苟欲勉我以世路,不知其跌而失吾之度也。 古者陰陽始分,天地初制,皇綱雲緒,帝紀乃設,傳序曆數,三代興滅。 昔大庭尚矣,赫胥罔識。 淳□散離,人物錯乖。 高辛攸降,厥趣各違。 道無常稽,與時張□。 失仁為非,得義為是。 君子通變,各審所履。 故士或掩目而淵潛,或盥耳而山棲;或草耕而僅飽,或木茹而長饑;或重聘而不來,或屢黜而不去;或冒紘以干進,或望色而斯舉;或以役夫發夢于王公,或以漁父見兆于元龜。 若夫紛□塞路,凶虐播流, 人有昏墊之□,主有疇咨之憂,條垂藟蔓,上下相求。 於是乎賢人授手,援世之災,跋涉赴俗,急斯時也。 昔堯含戚而嚱陶謨,高祖嘆而子房慮;禍不散而曹、絳奮,結不解而陳平權。 及其策合道從,克亂弭沖,乃將鏤玄珪,冊顯功,銘昆吾之冶, 勒景、襄之鐘。 與其有事,則褰裳濡足,冠掛不顧。 人溺不拯,則非仁也。 當其無事,則躐纓整襟,規矩其步。 德讓不修,則非忠也。 是以險則救俗,平則守禮,舉以公心,不私其體。 牽于上流而飲之。 見莊子及高士傳。 第2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