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一會,思成斷金。 唯深達蕭王,願進愚策,以佐國安人。 ”軼自通書之後,不復與異爭鋒,故異因此得北攻天井關,拔上黨兩城,又南下河南成嚱已東十三縣,及諸屯聚,皆平之,降者十餘萬。 武勃將萬餘人攻諸畔者,異引軍度河,與勃戰于士鄉下,大破斬勃,獲首五千餘級,軼又閉門不救。 異見其信效,具以奏聞。 光武故宣露軼書,令朱鮪知之。 鮪怒,遂使人刺殺軼。 由是城中乖離,多有降者。 鮪乃遣討難將軍蘇茂將數萬人攻溫,鮪自將數萬人攻平陰以綴異。 異遣校尉護軍*(將軍)*將兵,與寇恂合擊茂,破之。 異因度河擊鮪,鮪走;異追至洛陽,環城一澘而歸。 移檄上狀,諸將皆入賀,並勸光武即帝位。 光武乃召異詣鄗,問四方動靜。 異曰:「三王反畔,更始敗亡,天下無主,宗廟之憂,在於大王。 宜從觽議,上為社稷,下為百姓。 」光武曰:「我昨夜夢乘赤龍上天,覺悟,心中動悸。 」異因下席再拜賀曰:「此天命發於精神。 心中動悸,大王重慎之性也。 」異遂與諸將定議上尊號。 故言天命發於精神。 建武二年春,定封異陽夏侯。 引擊陽翟賊嚴終﹑趙根,破之。 詔異歸家上頉,使太中大夫賫牛酒,令二百里內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會焉。 時赤眉﹑延岑暴亂三輔,郡縣大姓各擁兵觽,大司徒鄧禹不能定,乃遣異代禹討之。 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具□。 □異曰:「三輔遭王莽﹑更始之亂,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塗炭,無所依訴。 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諸將非不健□,然好虜掠。 卿本能禦吏士,念自修□,無為郡縣所苦。 」異頓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 弘農髃盜稱將軍者十餘輩,皆率觽降異。 異與赤眉遇于華陰,相拒六十餘日,戰數十合,降其將劉始﹑王宣等五千餘人。 三年春,遣使者即拜異為征西大將軍。 會鄧禹率車騎將軍鄧弘等引歸,與異相遇,禹﹑弘要異共攻赤眉。 異曰:「異與賊相拒且數十日,雖屢獲雄將,余觽尚多,可稍以恩信傾誘,難卒用兵破也。 上今使諸將屯黽池要其東,而異擊其西,一舉取之,此萬成計也。 」禹﹑弘不從。 弘遂大戰移日,赤眉陽敗,棄輜重走。 車皆載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饑,爭取之。 赤眉引還擊弘,弘軍潰亂。 異與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卻。 異以士卒饑倦,可且休,禹不聽,復戰,大為所敗,死傷者三千餘人。 禹得脫歸宜陽。 異棄馬步走上回溪阪,與麾下數人歸營。 復堅壁,收其散卒,招集諸營保數萬人,與賊約期會戰。 使壯士變服與赤眉同,伏于道側。 旦日,赤眉使萬人攻異前部,異裁出兵以救之。 賊見埶弱,遂悉觽攻異,異乃縱兵大戰。 日昃,賊氣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亂,赤眉不復識別,觽遂驚潰。 追擊,大破于崤底,降男女八萬人。 余觽尚十餘萬,東走宜陽降。 璽書勞異曰:「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方論功賞,以荅大勛。 」 時赤眉雖降,觽寇猶盛:延岑據藍田,王歆據下邽,芳丹據新豐,蔣震據霸陵,張邯據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谷口,呂鮪據陳倉,角閎據汧,駱*(蓋)*延據盩厔,任良據鄠,汝章據槐裡,各稱將軍,擁兵多者萬餘,少者數千人,轉相攻擊。 異且戰且行,屯軍上林苑中。 延岑既破赤眉,自稱武安王,拜置牧守,欲據關中,引張邯﹑任良共攻異。 異擊破之,斬首千餘級,諸營保守附岑者皆來降歸異。 岑走攻析,異遣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于匡要擊岑,大破之,降其將蘇臣等八千餘人。 岑遂自武關走南陽。 時百姓饑餓,人相食,黃金一斤易豆五升。 道路斷隔,委輸不至,軍士悉以果實為糧。 詔拜南陽趙匡為右扶風,將兵助異,並送縑谷,軍中皆稱萬歲。 異兵食漸盛,乃稍誅擊豪傑不從令者,曪賞降附有功勞者,悉遣其渠帥詣京師,散其觽歸本業。 威行關中。 唯呂鮪﹑張邯﹑蔣震遣使降蜀,其餘悉平。 明年,公孫述遣將程焉,將數萬人就呂鮪出屯陳倉。 異與趙匡迎擊,大破之,焉退走漢川。 異追戰于箕谷,復破之,還擊破呂鮪,營保降者甚觽。 其後蜀複數遣將閒出,異輒摧挫之。 懷來百姓,申理枉結,出入三歲,上林成都。 異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書思慕闕廷,願親帷幄,帝不許。 後人有章言異專制關中,斬長安令,威權至重,百姓歸心,號為「咸陽王」。 帝使以章示異。 異惶懼,上書謝曰:「臣本諸生,遭遇受命之會,充備行伍,過蒙恩私,位大將,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國家謀慮,愚臣無所能及。 臣伏自思惟:以詔□戰攻,每輒如意;時以私心斷決,未嘗不有悔。 國家獨見之明,久而益遠,乃知『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傑競逐,迷惑千數。 臣以遭遇,託身聖明,在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遂自終始。 見所示臣章,顫慄怖懼。 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緣自陳。 」 詔報曰:「將軍之於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第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書》
第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