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諾暗中假定了柏格森的變化論的要義。 那就是說,他假定當物件在連續變化的過程中時,即便那只是位置的變化,在該物件中也必定有某種內在的變化狀態。 該物件在每一瞬間必定和它在不變化的情況下有本質的不同。 他然後指出,箭在每一瞬間無非是在它所在的地方,正像它靜止不動的情況一樣。 因此他斷定,所謂運動狀態是不會有的,而他又堅持運動狀態是運動所不可少的這種見解,於是他推斷不會有運動,箭始終是靜止的。 所以,芝諾的議論雖然沒有觸及變化的數學解釋,初看之下倒像駁斥了一個同柏格森的變化觀不無相似的變化觀。 那麼,柏格森怎樣來對答芝諾的議論呢?他根本否認箭曾在某個地方,這樣來對答。 在敘述了芝諾的議論之後,他回答道:「如果我們假定箭能夠在它的路徑的某一點上,芝諾就說得對。 而且,假如那支運動着的箭同某個不動的位置重合過,他也說得對。 但是那支箭從來不在它的路徑的任何一點上。 」 對芝諾的這個答覆,或者關於阿基裡茲與龜的一個極類似的答覆,在他寫的三部書中都講了。 柏格森的見解坦白說是誖論的見解;至于它是不是講得通,這個問題要求我們討論一下他的綿延觀。 他支持綿延觀的唯一理由就是講變化的數學觀「暗含着一個荒謬主張,即運動是由不動性做成的」。 但是這種看法表面上的荒謬只是由於他敘述時用的詞句形式,只要我們一領會到運動意味着「關係」,這種荒謬就沒有了。 例如,友誼是由作朋友的人們做成的,並不是由若干個友誼做成的;家系是由人做成的,並不是由一些家系做成的。 同樣,運動是由運動着的東西做成的,並不是由一些運動做成的。 運動表示如下事實:物件在不同時間可以在不同地點,無論時間多麼接近,所在地點仍可以不同。 所以,柏格森反對運動的數學觀的議論,說到底化成為無非一種字眼遊戲。 有了這個結論,我們可以進而評論他的綿延說。 柏格森的綿延說和他的記憶理論有密切關聯。 按照這種理論,記住的事物殘留在記憶中,從而和現在的事物滲透在一起:過去和現在並非相互外在的,而是在意識的整體中融混起來。 他說,構成為存在的是行動;但是數學時間只是一個被動的受容器,它什麼也不做,因此什麼也不是。 他講,過去即不再行動者,而現在即正在行動者。 但是在這句話中,其實在他對綿延的全部講法中都一樣,柏格森不自覺地假定了普通的數學時間;離了數學時間,他的話是無意義的。 說「過去根本是不再行動者」(他原加的重點),除了指過去就是其行動已過去者而外還指什麼意思呢?「不再」一語是表現過去的話;對一個不具有把過去當作現在以外的某種東西這個普通過去概念的人來說,這話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他的定義前後循環。 他所說的實際上等於「過去就是其行動在過去者」。 作為一個定義而論,不能認為這是一個得意傑作。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現在。 據他講,現在即「正在行動者」(他原加的重點)。 但是「正在」二字恰恰引入了要下定義的那個現在觀念。 現在是和曾在行動或將在行動者相對的正在行動者。 那就是說,現在即其行動不在過去、不在未來而在現在者。 這個定義又是前後循環的。 同頁上前面的一段話可以進一步說明這種謬誤。 他說:“構成為我們的純粹知覺者,就是我們的方開始的行動……我們的知覺的現實性因而在於知覺的能動性,在於延長知覺的那些運動,而不在於知覺的較大的強度: 過去只是觀念,現在是觀念運動性的。 ”由這段話看來十分清楚:柏格森談到過去,他所指的並不是過去,而是我們現在對過去的記憶。 過去當它存在的時候和現在在目前同樣有能動性;假使柏格森的講法是正確的,現時刻就應該是全部世界歷史上包含着能動性的唯一時刻了。 在從前的時候,曾有過一些其他知覺,在當時和我們現在的知覺同樣有能動性、同樣現實;過去在當時決不僅僅是觀念,按內在性質來講同現在在目前是一樣的東西。 可是,這個實在的過去柏格森完全忘了;他所說的是關於過去的現在觀念。 實在的過去因為不是現在的一部分,所以不和現在融混;然而那卻是一種大不相同的東西。 柏格森的關於綿延和時間的全部理論,從頭到尾以一個基本混淆為依據,即把「回想」這樣一個現在事件同所回想的過去事件混淆起來。 若不是因為我們對時間非常熟悉,那麼他企圖把過去當作不再活動的東西來推出過去,這種做法中包含的惡性循環會立刻一目瞭然。 實際上,柏格森敘述的是知覺與回想——兩者都是現在的事實——的差異,而他以為自己所敘述的是現在與過去的差異。 只要一認識到這種混淆,便明白他的時間理論簡直是一個把時間完全略掉的理論。 現在的記憶行為和所記憶的過去事件的混淆,似乎是柏格森的時間論的底蘊,這是一個更普遍的混淆的一例;假如我所見不差,這個普遍的混淆敗壞了他的許多思想,實際上敗壞了大部分近代哲學家的許多思想——我指的是認識行為與認識到的事物的混淆。 在記憶中,認識行為是在現在,而認識到的事物是在過去;因而,如果把兩者混淆起來,過去與現在的區別就模糊了。 第3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西方哲學史》
第3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