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88年革命前的年月裡,洛克如不冒重大危險,不管在理論方面或在實際事情上都不能參與英國政治,他撰作《人類理智論》度過了那些年頭。 這是洛克的最重要的一部書,而且就是他的名聲穩穩倚靠着的那本書;但是他對政治哲學的影響十分重大、十分長遠,所以必須把他看成不但是認識論中經驗主義的奠基者,同樣也是哲學上的自由主義的始祖。 洛克是哲學家裡面最幸運的人。 他本國的政權落入了和他抱同樣政見的人的掌握,恰在這時候他完成了自己的理論哲學著作。 在實踐和理論兩方面,他主張的意見這以後許多年間是最有魄力威望的政治家和哲學家們所奉從的。 他的政治學說,加上孟德斯鳩的發展,深深地留在美國憲法中,每逢總統和國會之間發生爭論,就看得見這學說在起作用。 英國憲法直到大約五十年前為止,拿他的學說作基礎;1871年法國人改採訂的那部憲法也如此。 在十八世紀的法國,洛克的感召力其大無比,從根本上說是伏爾泰帶來的;因為伏爾泰青年時代在英國度過一些時候,他在《哲學書簡》(Lettres philosophigues)中向自己的同胞解說了英國思想。 當時philosophes(哲人們)及穩健派改革家信奉洛克,過激派革命者信奉盧梭。 洛克的法國信徒是否正確不談,總相信洛克的認識論同他的政治學說是有密切關連的。 在英國,這種關連倒不那麼明顯。 他的兩個最著名的信徒:貝克萊在政治上不重要,休謨是一個在他的《英國史》(History of England)中發表反動見解的托利黨員。 但是康德時代以後,德國的唯心論開始影響英國思想,哲學和政治之間又有了一種關連:大致講,追隨德國人的哲學家們為保守黨,而邊沁派是急進派,則屬於洛克的傳統。 不過這種相互關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T.H.格林是自由黨人,卻是個唯心論者。 不但洛克的正確意見在實際事情上有用,而且連他的種種錯誤在實際事情上也有用處。 比如,我們來看他的主性質與次性質之說。 主性質照他定義就是和物體不可分離的那些性質,依他列舉,有充實性、廣延性、形狀、運動或靜止、及數目。 次性質即其它各種性質:顏色、聲音、氣味等。 他主張,主性質實際就在物體裡;反之,次性質僅只在知覺者中。 假使沒眼睛,就無所謂顏色;沒有耳朵,就談不到聲音,諸如此類。 洛克的次性質看法是有充分理由的——黃疸病、藍色眼鏡,等等。 但是,貝克萊指出,這套道理對主性質也適用。 自從貝克萊以來,關於這一點洛克的二元論在哲學上已經過時了。 儘管如此,一直到現代有量子論興起時為止,它支配着實際的物理學。 不但物理學家們或明說或預設,總拿它當假定,而且它到底成為許多極重大的發現的一個根源,有了豐碩的結果。 主張物理世界僅是由運動着的物質構成的這種理論,是一般承認的聲學、熱學、光學、電學理論的基礎。 這個理論不管在理論上錯誤到何等地步,按實效講是有用的。 這一點正是洛克學說的特點。 《人類理智論》中所表現的洛克哲學,通體上有某種優點,也有某種劣點。 優點和劣點同樣都有用:那種劣點從‧理‧論‧上‧的觀點來看才算劣點。 洛克一貫通情達理,一貫寧肯犧牲邏輯也不願意發奇僻的誖論。 他發表了一些一般原理,讀者總不會看不出,那都是可能推出來怪結論的;但是每當怪結論好像就要露頭的時候,洛克卻用婉和的態度迴避開。 對一個邏輯家來說,這是惹人惱火的;在務實的人看來,這是判斷力健全的證據。 既然世界實際上是什麼就是什麼,可見從牢靠的原理出發,進行妥當的推論,不會推出錯誤來;但是一條原理盡可以十分近乎正確,在理論方面值得尊重,然而仍可能產生我們感覺荒謬的實際結論。 於是在哲學中運用常識這件事便有了理由,但也只是表明只要我們的理論原則的結論,依據我們感覺無可爭辯的常識來斷定是不合的,這些原則便不會十分正確。 理論家或許反駁說,平常見識和邏輯一樣談不上絶對無誤。 不過,儘管貝克萊和休謨作了這種反駁,它和洛克的思想氣質總是完全不相合的。 少獨斷精神為洛克的特質,由他傳留給整個自由主義運動。 有不多幾個確實項:自己存在、神存在、數學是真理,他從前人繼承過來。 但是他的學說與前輩們的學說只要有所不同,旨趣總是在於說:真理難明,一個明白道理的人是抱著幾分懷疑主張己見的。 這種精神氣質顯然和宗教寬容、和議會民主政治的成功、和自由放任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的整個一套準則都有連帶關係。 儘管洛克是虛心深厚的人、是一個信啟示為知識之源的熱誠的基督教信徒,他仍舊給聲言的啟示加上一重理性保證。 有一回他說:「僅只有啟示的證據,便是最高的確實性」,但是另有一回,他說:「啟示必須由理性裁斷。 」因此,終究理性還是高於一切。 書裡的《論熱忱》一章,在這方面頗有啟發性。 「熱忱」一詞在當時的涵義和現在不同;它指相信宗教領袖或他的門徒受到個人啟示。 它是王政復辟時代被擊敗的各宗派的特徵。 第2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西方哲學史》
第2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