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神學的政治重要性,從君士坦丁皇帝到卡勒西頓會議,(公元451年)為止是一段很特殊的時期。 以下的兩個問題曾不斷地振盪了基督教世界:首先是三位一體的性質問題,隨後就是道成肉身的問題。 在阿撒那修斯時代只有其中的第一個問題最惹人注意。 一個有教養的亞歷山大里亞的祭司阿利烏斯,主張聖子和聖父並不相等,而聖子是為聖父所創造的。 這種見解在較前的時代裡或不會招致多大的反對。 但在公元四世紀時,大多數神學家都擯斥了這種見解。 最後普遍的見解則認為聖父聖子是相等的,而且屬於同一實質;雖然如此,他們卻是截然不同的兩.位.。 以撒伯留斯為創始人的撒伯留斯異端則認為聖父與聖子並非截然不同;他們只不過是一個存在的不同的方面而已。 為此,正統教義走上了一條隘路:那些過分強調聖父聖子有區別的人是有陷入阿利烏斯教派的危險;而那些過分強調聖父聖子是一體的,卻又有墜入撒伯留斯教派的危險。 阿利烏斯的教義,在尼西亞會議(公元325年)中受到絶大多數人的譴責。 對此,不同的神學家提出了不同的修正意見,並且獲得不同皇帝的贊同。 阿撒那修斯從公元328年起到死去時為止,任亞歷山大里亞市的主教,為了擁護尼西亞正統教義的熱情,曾多次流放在外。 他在埃及享有極大聲譽,整個爭論期間,埃及人毫不動搖地追隨他。 令人奇怪的是,在神學爭論過程中,竟復活了自從羅馬征服各國以來似已熄滅的民族的(或至少畛域性的)感情。 君士坦丁堡和亞洲傾向于阿利烏斯教派;埃及狂信阿撒那修斯教派;西羅馬則堅持尼西亞會議的決議案。 在阿利烏斯爭論止息以後,繼起了或多或少類似性的新爭論,在這些爭論裡埃及代表一個異端方向,而敘利亞則代表另一個異端方向。 受到正統教派迫害的異端,損害了東羅馬帝國的統一,並便利了回教徒的征服。 分裂運動本身,是不足為奇的,奇怪的倒是他們竟會和一些極其精微奧妙的神學問題糾纏在一片。 公元335至378年間的皇帝們,都在其膽敢的範圍內支持阿利烏斯教派見解。 但也有一個例外就是叛教者朱利安(公元361-363年),他作為一個異教徒,對於基督徒內部的爭端保持了中立的態度。 公元379年皇帝狄奧多修斯終於全力支持了天主教徒,於是他們便在帝國中獲得了完全的勝利。 在下章我們將要論及的聖安布洛斯、聖傑羅姆和聖奧古斯丁的大部分生涯都是在天主教勝利的這一期間中度過的。 雖然如此,在西方接踵而來的卻是再一次的阿利烏斯教派的統治,其間哥特人和凡達爾人相繼征服了大部分西羅馬帝國。 他們的勢力延續了一世紀左右,在該世紀末葉終為查士丁尼、倫巴底人和弗蘭克人所滅亡。 其中查士丁尼、弗蘭克人以及倫巴底人都是正統教派。 如此,天主教的信仰終於獲得了確定性的勝利。 第三章 教會的三位博士 聖安布洛斯、聖傑羅姆、聖奧古斯丁和教皇大格雷高裡等四人被稱為西方教會的博士。 其中前三人屬於同一時代;最後一人則屬於較後的時代。 我在本章中先概述前三人的生涯和他們所處的時代;然後再在下一章中敘述聖奧古斯丁的學說,因為對我們來講他是三個人中最重要的一位。 安布洛斯、傑羅姆和奧古斯丁等三人是當天主教會在羅馬帝國取得勝利和蠻族入侵一段短時期中非常活躍的人物。 在叛教者朱利安統治時期,他們三人都還年輕;傑羅姆在羅馬被阿拉里克王率領下的哥特族劫掠後還活了十年;奧古斯丁活到凡達爾族入侵非洲,並在凡達爾族圍攻他的主教管區希平時才去世。 在他們所處時代之後不久,意大利、西班牙和非洲的統治者不僅都是蠻族;而且還都是阿利烏斯教派的異端者。 文明連續衰退了數世紀之久,將近一千年以後,基督教世界才誕生了與他們三位在學術與文化方面相匹敵的人物。 在黑暗時代和中世紀全期,他們的權威受到尊敬;他們塑造了使教會成形的楷模,這是為其他人所不及的地方。 廣泛地說,聖安布洛斯確立了教會與國家關係之間屬於教會方面的觀點;聖傑羅姆給西方教會提供了拉丁語譯本的聖經,和促進修道院制度實現的大部分動力。 同時,聖奧古斯丁固定了一直到宗教改革為止的教會神學,以及以後路德與加爾文的大部分教義。 在給予歷史過程的影響方面,几乎沒有人能超過他們三位。 教會應脫離世俗國家而獨立,聖安布洛斯這一貫徹成功的主張,是一種新的革命的教義,它一直流傳到宗教改革時期為止。 十七世紀時,霍布士對這種教義進行了鬥爭,他所駁斥的主要對象即是聖安布洛斯。 聖奧古斯丁在十六、十七世紀神學論爭中處于前列地位,新教徒和冉森派支持他;但正統天主教徒卻反對他。 公元四世紀末,西羅馬帝國首都米蘭的主教是安布洛斯。 他的職務,使他經常與皇帝有接觸的機會。 他與皇帝交談時習慣以平等者自居,或有時並以長上自居。 他對宮廷的往來說明了當代特徵的一般對比:國家衰弱無能,為一些毫無原則的利己者所統治,他們除了權宜之計以外,再沒有其他政策可言。 然而教會則方興未艾,被一班為教會利益,而準備犧牲一切個人利益的人們所領導。 他們具有長遠的政策,因此為後世帶來了一千年間的勝利。 這些豐功偉績雖確為狂熱和迷信有所抵銷,但假如當時沒有這些事,任何革新運動都是難以成功的。 第1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西方哲學史》
第1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