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中,營治宮室,百姓失農時。 群上疏,曰:「禹承唐、虞之盛,猶卑富室而惡衣服 ,況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比漢文、景之時,不過一大郡。 加邊境有事,將士勞苦,若有水旱之患,國家之深憂也。 且吳、蜀未滅,社稷不安。 宜及其未動,講武勸農,有以待之。 今舍此急而先宮室,臣懼百姓遂困,將何以應敵?昔劉備自成都至白水,多作傳舍,興費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 今中國勞力,亦吳、蜀之所願。 此安危之機也,惟陛下慮之。 」帝答曰:「王者宮室,亦宜並立。 滅賊之後,但當罷守耳,豈可復興役邪?是故君之職,蕭何之大略也。 」群又曰:「昔漢祖唯與項羽爭天下,羽已滅,宮室燒焚,是以蕭何建武庫、太倉,皆是要急,然猶非其壯麗。 今二虜未平,誠不宜與古同也。 夫人之所欲,莫不有辭,況乃天王,莫之敢違。 前欲壞武庫,謂不可不壞也。 後欲置之,謂不可不置也。 若必作之,固非臣下辭言所屈。 若少留神,卓然回意,亦非臣下之所及也。 漢明帝欲起德陽殿,鐘離意諫,即用其言,後乃復作之。 殿成,謂群臣曰:『鐘離尚書在,不得成此殿也。 』夫王者豈憚一臣,蓋為百姓也。 今臣曾不能少凝聖聽,不及意遠矣。 」帝於是有所減省。 初,太祖時,劉廙坐弟與魏諷謀反。 當誅。 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 」乃複位。 廙深德群,群曰:「夫議刑為國,非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其弘博不伐,皆此類也。 青龍四年薨,謚曰靖侯。 子泰嗣。 帝追思群功德,分群戶邑,封一子列侯。 泰字玄伯。 青龍中,除散騎侍郎。 正始中,徙游擊將軍,為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懷柔夷民,甚有威惠。 京邑貴人多寄寶貨,因泰市奴婢,泰皆掛之於壁,不發其封,及征為尚書,悉以還之。 嘉平初,代郭淮為雍州刺史,加奮威將軍。 蜀大將軍姜維率眾依麴山築二城,使牙門將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質任等寇逼諸郡。 征西將軍郭淮與泰謀所以禦之。 泰曰:「麴城雖固,去蜀險遠,當須運糧。 羌夷患維勞役,必未肯附。 今圍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 雖其有救,山道阻險,非行兵之地也。 」淮從泰計,使泰率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等進兵圍之,斷其運道及城外流水。 安等挑戰,不許,將士困窘,分糧聚雪以稽日月。 維果來救,出自牛頭山,與泰相對。 泰曰:「兵法貴在不戰而屈人。 今絶牛頭,維無反道,則我之擒也。 」敕諸軍各堅壘勿與戰,遣使白淮。 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東,使淮趣牛頭,截其還路,可並取維。 不惟安等而已。 淮善其策,進率諸軍軍洮水。 維懼,遁走,安等孤縣,遂皆降。 淮薨,泰代為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諸軍事。 後年,雍州刺史王經白泰,雲姜維、夏侯霸欲三道向祁山、石營、金城,求進兵為翅。 使涼州軍至枹罕,討蜀護軍向祁山。 泰量賊勢終不能三道,且兵勢惡分,涼州未宜越境,報經:「審其定問,知所趣向,須東西勢合乃進。 」時維等將數萬人至枹罕,趣狄道。 泰救經進屯狄道,須軍到,乃規取之。 泰進軍陳倉。 會經所統諸軍于故關與賊戰不利,經輒渡洮。 泰以經不堅據狄道。 必有他變,並遣五營在前,泰串諸軍繼之。 經已與維戰,大敗,以萬餘人還保狄道城,余皆奔散。 維乘勝圍狄道,泰軍上邽,分兵守要,晨夜進前。 鄧艾、胡奮、王祕亦到,即與艾,秘等分為三軍,進到隴西。 艾等以為「王經精卒破衄于西,賊眾大盛,乘勝之兵既不可當,而將軍以烏合之卒,繼敗軍之後,將士失氣,隴右傾蕩。 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其腕。 』《孫子》曰:『兵有所不擊,地有所不寧。 』蓋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 今隴右之害,過于腹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謂。 姜維之兵,是所闢之鋒。 不如割險自保,觀釁待弊,然後進救,此計之得者也。 」 泰曰:「姜維提輕兵深入,正欲與我爭鋒原野,求一戰之利。 王經當高壁深壘,挫其鋭氣。 今乃與戰,使賊得計 ,走破王經,封之狄道。 若維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此我之所惡也。 而維以乘勝之兵,挫峻城之下,鋭氣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勢殊,客主不同。 兵書云:『修櫓,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後已』。 誠非輕軍遠人,繼之詭謀倉率所辦,縣軍遠僑,糧谷不繼,是我速進破賊之時也,所謂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勢也。 洮水帶其表,維等在其內,今乘高據勢。 臨其項領,不戰必走。 寇不可縱,圍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逐進軍度高城嶺,潛行,夜至狄道東南高山上,多舉烽火,鳴鼓角。 狄道城中將士見救者至,皆憤踴。 維始謂官救兵當須眾集乃發,而卒聞已至,謂有奇變宿謀,上下震懼。 自軍之發隴西也。 以山道深險,賊必設伏。 泰詭從南道。 維果三日施伏,定軍潛行卒出其南,維乃緣山突至,泰與交戰,維退還。 涼州軍從金城南至沃干阪。 泰與經共密期,當共向其還路,維等聞之,遂遁,城中將士得出。 經嘆曰:「糧不至旬,向不應機,舉城屠裂,覆喪一州矣。 」泰慰勞將士,前後遣還,更差軍守,並冶城壘,還屯上邽。 第1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志》
第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