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陳思王植、蕭懷王熊,劉夫人生豐愍王昂、相殤王鑠,環夫人生鄧哀王沖、彭城王據、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袞,秦夫人生濟陽懷王玹、陳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陽閔王矩,王昭儀生趙王干,孫姬生臨邑殤公子上、楚王彪、剛殤公子勤,李姬生谷城殤公子乘、郿戴公子整、靈殤公子京,周姬生樊安公均,劉姬生廣宗殤公子棘,宋姬生東平靈王徽,趙姬生樂陵王茂。 豐愍王昂字子修。 弱冠舉孝廉。 隨太祖南征,為張綉所害。 無子。 黃初二年追封,謚曰豐悼公。 三年,以樊安公均子琬奉昂後,封中都公。 其年徙封長子公。 五年,追加昂號曰豐悼王。 太和三年改昂謚曰愍王。 嘉平六年,以琬襲昂爵為豐王。 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二千七百戶。 琬薨,謚曰恭王。 于廉嗣。 相殤王鑠,早薨,太和三年追封謚。 青龍元年,子愍王潛嗣,其年薨。 二年,子懷王偃嗣,邑二千五百戶,四年薨。 無子,國除。 正元二年,以樂陵王茂子陽都鄉公竦繼鑠後。 鄧哀王沖字倉舒。 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 ,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 」太祖大鋭,即施行焉。 時軍國多事,用刑嚴重。 太祖馬鞍在庫,而為鼠所齧,庫吏懼必死,議欲面縛首罪,猶懼不免。 沖謂曰:「待三日中,然後自歸。 」沖於是以刀穿單衣,如鼠齧者,謬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問之,沖對曰:「世俗以為鼠齧衣者,其主不吉。 今單衣見齧,是以憂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無所苦也。 」俄而庫吏以齧鞍聞,太祖笑曰:「兒衣在側,尚齧,況鞍縣柱手?」一無所問。 沖仁愛識達,皆此類也。 凡應罪戳,而為沖微所辯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 太祖數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後意。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 及亡,哀甚。 文帝寬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言則流涕,為聘甄氏亡女與合葬,贈騎都尉印綬,命宛侯據子琮奉沖後。 二十二年,封琮為鄧侯。 黃初二年,追贈謚沖曰鄧哀候,又追加號為公。 三年,進琮爵,徙封冠軍公。 四年,徙封己氏公。 太和五年,加沖號曰鄧哀王。 景初元年,琮坐于中尚方作禁物,削戶三百,貶爵為都鄉侯。 三年,復為己氏公。 正始七年,轉封平陽公。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井前千九百戶。 彭城王據,建安十年封范陽侯。 二十二年,徙封宛侯。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章陵王,其年徙封義陽。 文帝以南方下濕,又以環太妃彭城人,徙封彭城。 又徙封濟陰。 五年,詔曰:「先王建國,隨時而制。 漢祖增秦所置郡,至光武以天下損耗,並省郡縣。 以今比之,益不及焉。 其改封諸王,皆為縣王。 」據改封定陶縣。 太和六年,改封諸王,皆以郡為國,據復封彭城。 景初元年,據坐私遣人詣中尚方作禁物,削縣二千戶。 三年復所削戶邑。 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四千六百戶。 燕王宇安彭祖。 建安十六年,封都鄉侯。 二十二年,改封魯陽侯。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下邳王。 五年 ,改封單父縣。 太和六年,改封燕王。 明帝少與宇同止,常愛異之。 及即位,寵賜與諸王殊。 青龍三年,徵入朝。 景初元年,還鄴。 二年夏,復征詣京都。 冬十二月,明帝疾篤,拜宇為大將軍,屬以後事。 受署四日,宇深固讓;帝意亦變,遂免宇官。 三年夏,還鄴。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五千五百戶。 常道鄉公奐,宇之子,入繼大宗。 沛穆王林,建安十六年封饒陽侯。 二十二年,徙封譙。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譙王。 五年,改封譙縣。 七年,徙封鄄城。 太和六年,改封沛。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四千七百戶。 林薨,子緯嗣。 中山恭王袞,建安二十一年封平鄉侯。 少好學,年十餘歲能屬文。 每讀書,文學左右常恐以精力為病,數諫止之,然性所樂,不能廢也。 二十二年,徙封東鄉侯,其年又改封贊侯。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官屬皆賀,袞曰:「夫生深宮之中,不知稼穡之艱難,多驕逸之失。 諸賢既慶其休,宜輔其闕。 」每兄弟游娛,袞獨覃思經典。 文學防輔相與言曰:「受詔察公舉錯,有過當奏,及有善,亦宜以聞,不可匿其美也。 」遂共表稱陳袞美。 兗聞之,大驚懼。 責讓文學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諸君乃以上聞,是適所以增其負累也。 且如有善,何患不聞,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 」其戒慎如此。 三年,為北海王。 其年,黃龍見鄴西漳水,袞上書讚頌。 詔賜黃金十斤,詔曰:「昔唐叔歸禾,東平獻頌,斯皆骨肉讚美,以彰懿親。 王研精墳典,耽味道真,文雅煥炳,朕甚嘉之。 王其克慎明德,以終令聞。 」四年,改封贊王。 七年,徙封濮陽。 太和二年就國,尚約儉,教敕妃妾紡績織紝,習為家人之事。 五年冬,入朝。 六年,改封中山。 第14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志》
第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