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初試人生 讀者一定會允許我們對於連這一時期的生活提供很少明白而準確的事實。 不是我們缺少事實,恰正相反;但是,他在神學院的所見所聞對於本書所竭力保持的溫和色調來說也許是過于黑暗了。 因某些事情而感到痛苦的同時代人回憶起來只能產生一種厭惡,扼殺了其它任何樂趣,甚至閲讀一篇故事的樂趣。 于連試着做出一些虛偽的舉動,但很少成功。 他常常感到厭惡,甚至完全地氣餒了。 他沒有取得成功,而且還是在一種卑劣的職業中。 哪怕一點點外界的幫助都足以使他重新振作起來,需要克服的困難並不很大;可是他像被遺棄在這汪洋大海中的一時孤舟,煢煢孑立。 「我就是成功,」他想,“也要和這樣一群卑劣的人一起度過一生!一群饕餮之徒,一心只想著他們在餐桌上狼吞唬咽肥肉煎蛋,或者一群卡斯塔奈德神甫,對於他們,任何罪孽都不會過于卑劣!他們將會掌權;可是那要什麼樣的代價呵,偉大的天主! 「人的意志是強大的,我到處都讀到這一點;然而靠它能克服這樣的厭惡嗎?那些偉人的任務是容易的;無論危險多麼可怕,他們總覺得它是美的;然而除了我,誰又能理解包圍着我的那一切有多醜惡呢?」 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忍受的時刻。 對他來說,到一個駐紮在貝藏松的漂亮團隊去當兵,那是何等容易的事!他可以當拉丁文教師;他的生活所需是那樣地少!不過,那可就沒有前程了,對他的想象力來說,也就沒有未來了,這等於是死亡。 這就是他那些悲慘的日子中的一天的詳細情況。 「我是何等自負啊,經常慶幸自己與那些農家子弟不同!這下好了,我已有了足夠的生活經驗,看到了不同產生仇恨,」一天早晨,他對自己說,這個偉大的真理,剛剛通過他的一次最慘重的挫折展示在他面前。 他做了一個禮拜的工作,竭力討好一個生活在聖潔的氣息中的修士。 他跟他一道在院子裡散步,謙卑地聆聽那些讓人站着都能睡着的蠢話。 突然,暴風雨來了,響起一記悶雷,那位聖潔的修士粗暴地推開他,大聲叫道: 「您聽;這個世界上人人為自己,我不願意遭雷擊;天主可以把您像個不信神者、像個伏爾泰那樣用雷劈了。 」 于連咬緊了牙,睜大眼睛望着雷電交加的天空,「如果我在風暴中睡大覺,就活該被淹死!」于連叫道。 「讓我們試試去征服另一個學究吧!」 鈴響了,是卡斯塔奈德神甫的聖教史課。 那一天,面對著這些如此懼伯艱苦的工作和父輩的貧窮的年輕農民,卡斯塔奈德神甫教導說,政府,這個在他們眼中如此可怕的東西,只有根據天主派到地上的代理人的授權,才具有真實合法的權力。 「要用你們的聖潔的生活,你們的服從來使你們無愧於教皇的關懷,成為他手中的一根棍子吧,」他補充說,「你們將得到一個極好的職位,在那兒你們發號施令,不受監督;一個終身的職位,薪傣的三分之一由政府支付,其餘的三分之二由受過你們的佈道培養的信徒支付。 」 下了課,卡斯塔奈德神甫在院于裡站住了。 「關於一個本堂神甫,完全可以這樣說:人值幾何,位值幾何,」他對圍在身邊的學生們說,「我跟你們說,我知道山裡的幾個本堂區,那裡的額外收入超過城裡的許多本堂神甫。 錢是一樣多,外帶肥閹鷄、蛋、新鮮奶油和許多其它的零零碎碎的東西;在那兒,本堂神甫是無可爭議的第一號人物:沒有一頓好飯他不受到邀請、歡迎,……。 」 卡斯塔奈德神甫剛剛上樓回房,學生們就三五成群地分開了。 于連哪一堆也不是,他們把他丟在一旁,彷彿一隻長疥的羊。 每一堆裡,他都看見有一個學生朝空中拋一鋼板,如果猜中是正面或反面,同學們就說他很快將得到某個額外收入豐厚的本堂神甫職位。 跟着來的就是那些小故事。 某年輕教士,剛受神職才一年,送了一隻家養的兔子給一老本堂神甫的女仆,老本堂神甫就要求由他來當副本堂神甫,沒幾個月,他就在這個好堂區接替了老本堂神甫,因為老本堂神甫很快就死了。 另有一位,頓頓飯陪着一位癱瘓的老本堂神甫,細細地為他切鷄,終於被指定為一個很富的大鎮的堂區繼承人。 像一切職業中的年輕人一樣,神學院的學生們往往誇大此類具有奇異作用、能夠刺激想象力的小手段的效果。 「我得參加這些談話,」于連想。 他們若是不談香腸和好堂區,就談教理中的世俗部分,談主教和省長、市長和本堂神甫之間的糾紛。 于連看到有一個第二天主的觀念出現,這第二天主遠比另—個天主更可怕更強大,這第二天主就是教皇。 他們壓低了聲音,當他們確信彼拉先生聽不見時,就說,如果教皇不願費神去任命法國的所有省長和市長,那是因為他已任命法國國王為教會的長子,委託他去辦了。 大概是這個時候,于連認為可以利用德·邁斯特先生的《教皇論》來贏得別人對他的尊敬。 他使同學們大吃一驚,然而這又是一大不幸。 他表述他們的意見比他們自己都好,這使他們不悅。 謝朗先生對於連對自己都做了一件不謹慎的事情。 他使他養成正確推理、不說空話的習慣,卻忘了告訴他,在不大受敬重的人那裡,此種習慣乃是一大罪孽,因為任何正確的推論都要得罪人。 第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紅與黑》
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