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旁門法寶,我二人一概不要,俱都贈你。 只內中有一冊連山大師當年的修道目錄,藏在大師的遺蛻之下,須要帶往峨眉,交與長眉真人。 此書裝在一個金函以內,非我二人親自下手,不能取出。 余外還有幾粒丹藥,與初鳳、慧珠二人上次在火海中所服功效相同,俱能增長道力,駐顏不老。 那日三鳳代為我二人取那朱環,未得寶物,我本另想酬謝。 不料她竟起了私心,唆使同伴想劫了鐵傘道人的寶傘逃走。 我二人才故作不知,使其弄巧成拙。 此次將各種法寶取出,俱都給你,以酬此勞。 爾等俱是旁門,雖說避完災劫一樣長生,可是異日修煉到了吃緊當兒,一個坎離失了調勻,雖不一定便走火入魔,形神消逝,容顏卻立時變成了老醜。 如得此丹服了,容顏常似嬰兒,亙古難老。 我二人俱是玄門正宗,要它無用。 你可帶它回去,分給未服的人每人一粒。 不特你夫妻可增道力,也可與嚮日對頭釋嫌修好。 從此永駐青春,為地仙中留一佳話,豈非妙事?你回宮後,與眾人再在海底潛修數十年,避過一切災厄。 那時道行大進,再行分途出海,積修外功。 外功圓滿,重返海底。 等三百多年後,末次大難再一躲過,縱然不能修到金仙,也成為不死之身了。 那月兒島連山大師遺留仙法,非比尋常。 那本修道目錄一經取出,埋伏立時發動,厲害已極。 連我二人俱是冒着奇險行事。 你寶物到手,即要先行逃走,彼時各不相顧。 故此事前把話與你說明,以免臨時倉猝不能細說。 從此一別,你與我二人須等三百年後,或能再有相見之期。 那時的紫雲宮,重重封鎖,與世相隔,不論仙凡,俱難擅入,遠非昔比。 紫雲五女勤習那部天書副冊魔官秘笈,必已悟徹魔法奧妙,多半自恃道法,起了驕意。 那時如有峨眉弟子擅入宮內,有所營求,你夫妻須看我二人分上,不可使其難堪,相機予以方便。 那去的人雖然年幼道淺,大都具有仙根異稟,此時助人,日後也無殊自助。 否則地仙也是不足五百年一世,何況五女之中還有兩三個平日積下許多惡因,到時收果,勢所難免。 災劫未至,先樹強敵,一旦相逢狹路,大難臨頭,悔之晚矣!" 金須奴一一恭聆訓誨,默記於心。 白谷逸把話說完,又和朱梅商量好了步驟,才同駕遁光起身。 金須奴隨了白、朱二人,飛離月兒島還有老遠,便見前面濁浪滔天,寒釗四起,愁雲慘霧中,灰沉沉隱現着一片冰原雪山,迥非前一次所見紅光燭天的樣兒。 及至飛落島上一看,昔日火海俱被寒霜冰雪填沒,不知去向,連山形都變了位置,知道火海業已封閉。 正在定睛注視,白、朱二人已輕車熟路般走向一座冰壁前面,只雙雙將手揚了幾下,便帶了金須奴一同飛起空中。 耳聽腳底先起了一陣音如金玉的爆裂之聲,接着便是震天價一聲巨響,那一排聳天插雲的晶屏竟然倒坍下來,立時四山都起了回音,冰塵千丈,海水群飛。 左近冰山受了這一震之威,全都波及,紛紛爆散震裂。 近海一帶竟是整座冰山離岸飄去,砰撲排蕩,聲勢駭人,半晌方止。 冰壁稍靜,三人同時飛身而下。 地面上又換了一個境界,除了到處是斷冰積雪外,冰壁陷處,現出一個深穴,下面隱隱冒着一縷縷的輕煙。 朱梅首先走向穴邊,手先朝金須奴一揮,命他留意。 然後兩手一搓,朝穴中一放,便見一點紅光飛向穴底。 轉眼之間,下面轟的一聲,一道火焰倏地從穴底升起。 三人早有準備,未等火起,早已二次飛向空中。 金須奴低頭往下一看,那火勢真個厲害。 先見地穴只有畝許大小,火剛上來,便是萬丈火苗夾着一股濃煙直衝霄漢,那穴便相隨震裂,越來越大。 所有地面上如山如阜的堅冰積雪,立時都消溶成水,波濤滾滾,夾着少許碎冰塊,恰似萬股銀流互相擠奪爭馳,往海中湧去。 不到半盞茶時,附近數百里內的冰山雪峰全都消滅。 只剩下圍着火海的一座石峰,仍恢復了當日火海形狀,才略止崩裂燒融之勢。 三人見火勢發泄沒有初出來時猛烈,更不怠慢,按照預定方法,由朱梅手持長眉真人九戒仙幢護身,金須奴持着那柄寶扇當前避火。 避過火頭,下到數十丈深,下面已經無火,除奇炎極熱,爍石熱金外,那火的根苗只是尺許粗,其直如矢的一股青煙。 三人哪敢招惹,匆匆下落海底。 守洞石人早手持石劍,迎了上來,劍頭一指,便有千百朵五角火星直朝三人射來。 金須奴早得白、朱二人囑咐,知這石人劍上的火非同小可,漫說輕易不能抵禦,就是手中寶扇能夠破它,稍一怠慢,被它飛近那根火苗,立刻引燒起來。 火頭不向直飛,徑從橫裡燒來,立時到處都被這種烈火填滿,全島爆炸,縱是大羅神仙,也要化為灰燼。 知道厲害無比,忙將寶扇連揮,迎頭扇去,不使火星升起。 且喜扇到火滅,如同石火星飛,一閃即逝。 約有數十扇過去,石人劍上火星才行發完,方得近前。 石人口中忽又噴出一股臭氣,觸鼻欲暈。 正不知如何破法,忽聽白、朱二人口稱連山師祖,喃喃禱祝了幾句,一道金光飛出手去,燒向兩個石人,只一轉,便已斷為兩截,倒在地上。 三人慌忙越過石人,飛身入洞,先到連山大師遺容前,恭恭敬敬叩祝一番,這才起立,分頭行事。 第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二下》
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