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臣所為不敢受也。 且宸濠之變,天實陰奪其魄而摧敗之速,是以功成之後,不復以此同事諸人者為庸。 使其時不幸而一蹶塗地,則粉身滅族之慘,亦同事諸人者自當之乎?將猶可以藉眾議之解救而除免之乎?夫下之人犯必死之難以赴義,則上之人有必行之賞以報功。 今臣獨崇爵,而此同事諸人者乃或賞或否,或不行其賞而並削其績,或常未及播而罰已先行,或虛受升職之名而因使退閒,或冒蒙不忠之號而隨以廢斥。 由此言之,亦何苦捐身赴義,以來此呶呶之口,而自求無實之殃乎?乃不若退縮引避,反可以全身遠害,安處富貴,而逭于眾口之誹也。 夫披堅執鋭,身親行伍,以及期赴難,而猶不免于不忠之罰,則容有託故推奸,坐而觀望者,又將何以加之?今不彼之議,而獨此之察,則已過矣。 昔人有蹊田而奪牛者,君子以為蹊田固有責,而奪牛則已甚。 今人驅牛以耕我之田,既種且獲矣,而追究其耕之未盡善也,復從而奪之牛,無乃太遠於人情乎?方今議者,或以某也素貪而鄙,某也素躁而狂,故雖有功而當抑其賞,雖有勞而不贖其罪。 噫!是亦過矣。 當宸濠之變,撫按三司等官咸被驅縛,或死或從;其餘大小之職,近者就縻,遠者逃潰矣。 當此之時,苟知有從我者,皆可以為忠義之士,尚得追論其平時邪!況所謂若貪與鄙者,或出於饞嫉之口而未皆真邪?若居常處易,選擇而使,猶不免于失人,況一時烏合之眾;而顧以此概之,其責於人終無已乎?夫考素行,別賢否,以激揚士風者,考課之常典;較功力,信賞罰,以振作士氣者,軍旅之大權。 故鄙猥之行,平時不恥于士列,而使貪使詐,軍事有所不廢也。 急難呼吸之際,要在摧鋒克敵而已,而暇逆計其他乎?當此之時,雖有禦人國門之寇,苟能效其智力以協濟吾事,亦將用之;用之而事果有成,亦必賞之。 況乎均在士人之列,同有勤事之忠者乎?人于平居無事,扼腕抵掌而談,孰不曰我能臨大節,死大難。 及當小小利害,未必至于死也,而或有倉皇失措者有矣。 又況矢石之下,劍刃之間,前有必死之形,而後有夷滅之禍,人亦何不設以身處其地而少亮之乎? 夫考課之典,軍旅之政,固並行而不相悖;然亦不可以混而施之。 今人方有可錄之功,吾且遂行其賞可矣。 縱有既往之愆,亦得以今而贖。 但據其顯然可見者,毋深求其隱然不可見者賞行矣。 而其人之過猶未改也,則從而行其黜謫。 人將曰:昔以功而賞,今以罪而黜,功罪顯而勸懲彰矣。 今也將明軍旅之賞,而陰以考課之意行于其間,人但見其賞未施而罰已及,功不錄而罪有加,不能創奸警惡,而徒以阻忠義之氣,快饞嫉之心。 譬之投杯醪于河水,而曰:「是有醪焉,亦可飲而醉也」,非易牙之口將不能辨之矣,而求飲者之醉可得乎? 人臣于國家之難,凡其心之可望,力之可為,涂肝腦而膏髓骨,皆其職分所當。 然則此同事諸臣者,遂敢以此自為之功而邀賞于其上乎?顧臣與之同事同功,今賞積于臣,而彼有未逮,臣復抗顏直受而不以一言,是使朝廷之上果以其功獨歸於臣,而此諸人者之績因臣之為蔽而卒無以自顯于世也。 且自平難以來,此同事諸人者,非獨為已斥諸權奸之所誣構挫辱而已也,群憎眾嫉,惟事指摘蒐羅以為快,曾未見有鳴其不平而伸其屈抑者。 幸而陛下龍飛,赫然開日月之光,英賢輔翼,廓清風而鼓震電,於是陰氣始散而魍魎潛消。 然而覆盆之下,尚或有未能自露者也。 故臣敢不避矜誇僭妄之戮,而輒為諸臣者一訴其艱難抑鬱之情。 昔漢臣趙充國破羌而歸,人有訪之謙讓功能者。 充國曰:「吾老矣,爵位已極,豈嫌伐一時事以欺明主哉?兵政國之大事,當為後法,老臣不以余命,一為主上明言其利害,卒使,誰當復言之者?」卒以實對。 夫人之忠於國也,殺身夷族有不避,而乃避其自矜功伐之嫌乎?臣始遇變于豐城也,蓋舉事于倉卒茫昧之中,其時豈能逆睹其功之必就,謂有今日爵賞之榮而為哉?徒以事關宗社,是以不計成敗利鈍,捐身家,棄九族,但以輸忠憤而死節,是臣之初心也。 至于號告三軍,則雖激之以忠義,而實歆之以爵祿延世之榮;勵之以名節,而復動之以恩賞絢耀之美。 是非敢以虛言誘之也,以為功而克成,則此爵祿恩賞亦有國之常典,理所必有也。 今臣受殊賞而眾有未逮,是臣以虛言罔誘其下,竭眾人之死而共成之,掩眾人之美而獨取之,見利忘信,始之以忠信,終之以貪鄙,外以欺其下,而內失其初心,亦何顏面以視其人乎?故臣之不敢獨當殊賞者,非不知封爵之為榮也,所謂有重於封爵者,故不為苟得耳。 伏願陛下鑒臣之言,不以為誇也,而因以察諸臣之隱;允臣之辭,不以為偽也,而因以普諸臣之施。 果以其賞在所薄與,則臣亦不得而獨厚;果以其賞或可厚與,則諸臣亦不得而遂薄也。 江西同事諸臣,臣于前奏亦已略舉;且該部具有成冊可查,不敢復有所塵瀆。 臣在衰絰憂苦之中,非可有言之日,事不容已而有是舉,不勝受恩感激,含哀冒死,顫慄惶懼,懇切祈禱之至! 下一篇 目錄 上一篇 獵書人掃校 順生錄之六 別錄六奏疏六 辭免重任乞恩養病疏 嘉靖六年六月 第3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王陽明全集》
第3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