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戶科給事中岑用賓一本開讀事,臣惟國家之禮大臣,其生也固重其爵祿以寵異之,其歿也亦必優其恤典以施褒之,所以示君臣一體之義,終始存歿無間也。 然是恩寵之澤,予奪出自朝廷之上,忠良之臣固在所必加,其匪人惡德,亦不使得以幸及焉。 蓋加于忠良則為公,及于匪人則為僭,公而不僭,則君子以勸,小人以懲。 此固人君奉天而不私,而實默寓勸懲之機于其間也。 臣伏讀皇上登極之詔,內一款有曰:「一近年病故大臣,有應得恤典而未得,亦有不應得而得者,科道官舉奏定奪,欽此。 」臣有以仰見皇上之新政,固將欲使朝廷恩寵之大典,昭大公于天下萬世也。 臣備員南垣,敢不祗承德意哉?臣謹之搢紳,參之聞見,查得: 已故原任刑部尚書林俊,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舉成化戊戌科進士。 歷官四十餘年,屢陳讜言,忠誠剴切,抗犯顏敢諫之節,尚簡素清約之風。 迭仆迭起,朝野推重。 在四川則撫剿藍、鄢之劇寇,在江西則裁製寧藩之逆萌,功尤不泯。 暮年遭際,保終完名。 居家構疾,具疏預辭。 身後恤典,竟為不合者所忌,乘機排阻,至今公論惜之。 已故原任南京兵部尚書新建伯王守仁,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舉弘治己未科進士。 筮仕三十餘年,敭歷中外,所至有聲。 而討江西宸濠之叛,平廣西思恩、田州及斷藤、八寨之賊,功烈尤著。 且博極經史,究心理學,倡明良知之訓,洞暢本源,至今為人士所宗。 不幸其歿也遽為忌者疏論,遂削去伯爵並恤典贈謚,迄今人以為恨。 已故原任南京兵部尚書湛若水,廣東廣州府增城縣人,舉弘治乙丑科進士。 歷官三十餘年,立朝正大重厚,有休休有容之風;治事經緯詳明,有濟世匡時之略。 尤倡明正學以接引後進為己任,自始至終,孜孜忘倦,凡所造就,多為時名流。 致仕家居逾二十載,壽考而終。 其子孫曾陳乞恤典贈謚,未蒙先帝俞允,至今眾論咸以為歉。 已故原任南京工部尚書吳廷舉,廣西橫州府千戶所人,舉成化丁未科進士。 歷官四十餘年,機略優長,節操素勵,犯逆瑾之怒而剛正不回,諭桃源之寇而誠信久布。 且始終一介不取,歿後殯殮無資,廉潔高風,古今鮮儷。 訪其贈謚,尚亦未與雲。 已故原任戶部侍郎唐冑,廣東瓊州府瓊山縣人,舉弘治壬戌科進士。 歷官四十餘年,始終正直,不少變易。 迭任藩臬巡撫,勞代最多。 在部建議陳言,忠讜更切。 後以忤旨,被杖削籍,眾皆韙之。 昨吏部題請雖以復職贈官,而祭葬並謚未議,猶為缺典。 以上五臣,其任職先後雖稍不同,而負忠良重望則無二致。 明詔所謂應得恤典而未得者,此其最也。 又查得已故原任禮部尚書顧可學,其先後居官,臣無暇論已。 獨其晚年挾持邪浮誕術,于求進用,因而濫叨恩賞,穢濁清曹,迄今輿論咸羞稱之。 其始而煉合秋石,繼而練制紅鉛,妄行進禦,至使方士人等踵跡效尤。 皇上所謂王金、陶仿等妄進藥物,致損聖躬。 臣愚以為若誅求首惡,則顧可學尤不容逭矣。 其存日既悻逃刑憲,不與方士人等同就誅夷,則其死也,寧可復使之冒濫朝廷恩賚于泉下也哉?明詔所謂有不應得而得者,此誠其最也。 夫表揚善類,則天下皆知為善之利,排斥奸諛,則天下皆知肆惡之非,乃治世所不容緩者。 伏乞敕下該部查議,如果臣言不謬,即將林俊、王守仁、湛若水、吳廷舉、唐冑五臣,查照舊例,一體追補贈謚、祭葬、蔭子等項;顧可學前後所冒官職贈蔭等項盡行削奪。 其王守仁伯爵應否承襲,並行集議題請,取自上裁。 如此,庶乎予奪明而恩威不忒,賞罰當而勸懲以昭矣。 再照臣子冤抑,久當獲伸,殊恩濫竊,終宜釐正。 如已故原任吏部尚書李默,生平博雅能文,清修鯁介,居官守職,茂著風猷。 止緣人柄銓曹,不阿權勢,遂致奸人乘望風旨,竟爾擠排,含冤囹圄,賚志而死。 今際遇昌時,彼泉壤之下寧無昭雪之望乎?已故原任江西副使汪一中,在昔統兵征剿,始而無料敵之明,繼而無禦敵之策,坐使狂寇衝突,命殞兵殲。 較之守備不設,誠為一律。 倘若憫其死事,姑不追論,存其官職,猶或可也,故隆忠贈蔭,崇之貌祀,其為冒濫不已甚乎?當時與一中同事者,僉事王應時也。 應時被虜回贖,尋冒升秩,旋被參論落職。 觀應時不當冒升,則一中不應贈蔭明矣。 再乞敕下該部查議,將李默一臣比照遺詔恤錄之典,復其官職,加入贈祭,少雪冤魂;將一中一臣遵照明詔不當得之旨,奪其贈蔭祠祀,俾毋終辱明典。 則予奪益彰,而淑慝益著,未必不為聖朝平明之治少裨也。 奉聖旨:「該部知道。 」 請從祀疏 薛 侃 欽差提督學校巡按直隷監察御史臣耿定向謹題,為應明詔,乞褒殊勛,以光聖治事。 恭惟皇上禦極之初,詔下中外,搜剔幽滯,恤錄往忠,鼓動寰宇。 凡有血氣者,靡不競勸矣。 伏思原封新建伯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者,雖經科臣列舉題請,顧其功在社稷,道啟群蒙,是猶未可以概凡論也。 臣敢特為陛下言之。 第3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王陽明全集》
第3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