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別忽旬餘。 沿途人事擾擾,每得稍暇,或遇景感觸,輒復興懷。 賫詔官來,承手札,知警省不懈,幸甚幸甚!此意不忘,即是時時相見,雖別非別矣。 道之不明,皆由吾輩明之於口而不明之於身,是以徒騰頰舌,未能不言而信。 要在立誠而已。 嚮日謙虛之說,其病端亦起於不誠。 使能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亦安有不謙不虛時邪?虞佐相愛之情甚厚,別後益見其真切,所恨愛莫為助。 但願渠實落做個聖賢,以此為報而已。 相見時以此意規之。 謙之當已不可留,國裳亦時時相見否?學問之益,莫大於朋友切磋,聚會不厭頻數也。 明日當發玉山,到家漸可計日,但與守忠相去益遠,臨紙悵然! 與席元山 辛巳 向承教札及《鳴冤錄》,讀之見別後學力所到,卓然斯道之任,庶几乎天下非之而不顧,非獨與世之附和雷同從人非笑者相去萬萬而已。 喜幸何極!中間乃有須面論者,但恨無因一會。 近聞內台之擢,決知必從鉛山取道,而仆亦有歸省之便,庶得停舟途次,為信宿之談,使人候于分水,乃未有前驅之報。 駐信城者五日,悵怏而去。 天之不假緣也,可如何哉! 大抵此學之不明,皆由吾人入耳出口,未嘗誠諸其心身。 譬之談飲說食,何由得見醉飽之實乎?仆自近年來始實見得此學,真有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 朋友之中,亦漸有三數輩篤信不回。 其疑信相半,顧瞻不定者,多以舊說沈痼,且有得失毀譽之虞,未能專心致志以聽,亦坐相處不久,或交臂而別,無從與之細說耳。 象山之學簡易直截,孟子之後一人。 其學問思辯、致知格物之說,雖亦未免沿襲之累,然其大本大原斷非餘子所及也。 執事素能深信其學,此亦不可不察。 正如求精金者必務煅煉足色,勿使有纖毫之雜,然後可無虧損變動。 蓋是非之懸絶,所爭毫釐耳。 用熙近聞已赴京,知公故舊之情極厚,倘猶未出,亦勸之學問而已。 存心養性之外,無別學也。 相見時亦望遂以此言致之。 答甘泉 辛巳 世傑來,承示《學庸測》,喜幸喜幸!中間極有發明處,但于鄙見尚大同小異耳。 「隨處體認天理」是真實不誑語,鄙說初亦如是,及根究老兄命意發端處,卻似有毫釐未協,然亦終當殊途同歸也。 修齊治平,總是格物,但欲如此節節分疏,亦覺說話太多。 且語意務為簡古,比之本文反更深晦,讀者愈難尋求,此中不無亦有心病?莫若明白淺易其詞,略指路徑,使人自思得之,更覺意味深長也。 高明以為何如?致知之說,鄙見恐不可易,亦望老兄更一致意,便間示知之。 此是聖學傳心之要,于此既明,其餘皆洞然矣。 意到懇切處,不得不直,幸不罪其僭妄也! 叔賢《大學》、《洪範》之說,其用力已深,一時恐難轉移,此須面論,始有可辯正耳,會間先一及之。 去冬有方叟者過此,傳示高文,其人習于神仙之說,謂之志于聖賢之學,恐非其本心。 人便,草草不盡。 答倫彥式 辛巳 往歲仙舟過贛,承不自滿足,執禮謙而下問懇,古所謂敏而好學,于吾彥式見之。 別後連冗,不及以時奉問,極切馳想!近令弟過省,復承惠教,志道之篤,趨向之正,勤卷有加,淺薄何以當此?悚息悚息! 諭及「學無靜根,感物易動,處事多悔」,即是三言,尤是近時用工之實。 仆罔所知識,何足以辱賢者之問!大抵三言者,病亦相因。 惟學而別求靜根,故感物而懼其易動,感物而懼其易動,是故處事而多悔也。 心,無動靜者也。 其靜也者,以言其體也;其動也者,以言其用也。 故君子之學,無間于動靜。 其靜也,常覺而未嘗無也,故常應;其動也,常定而未嘗有也,故常寂;常應常寂,動靜皆有事焉,是之謂集義。 集義故能無祇悔,所謂動亦定,靜亦定者也。 心一而已。 靜,其體也,而復求靜根焉,是撓其體也;動,其用也,而懼其易動焉,是廢其用也。 故求靜之心即動也,惡動之心非靜也,是之謂動亦動,靜亦動,將迎起伏,相尋於無窮矣。 故循理之謂靜,從欲之謂動。 欲也者,非必聲色貨利外誘也,有心之私皆欲也。 故循理焉,雖酬酢萬變,皆靜也。 濂溪所謂「主靜」,無慾之謂也,是謂集義者也。 從欲焉,雖心齊坐忘,亦動也。 告子之強制正助之謂也,是外義者也。 雖然,仆蓋從事于此而未之能焉,聊為賢者陳其所見雲爾。 以為何如?便間示知之。 與唐虞佐侍禦 辛巳 相與兩年,情日益厚,意日益真,此皆彼此所心喻,不以言謝者。 別後又承雄文追送,稱許過情,末又重以傳說之事,所擬益非其倫,感作何既!雖然,故人之賜也,敢不拜受!果如是,非獨進以有為,將退而隱于岩穴之下,要亦不失其為賢也已,敢不拜賜!昔人有言:「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今投我以瓊瑤矣,我又何以報之?報之以其所賜,可乎? 說之言曰:「學于古訓乃有獲。 」夫謂學于古訓者,非謂其通於文辭,講說于口耳之間,義襲而取諸其外也。 獲也者,得之於心之謂,非外鑠也。 必如古訓,而學其所學焉,誠諸其身,所謂「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乃為有得也。 第1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王陽明全集》
第1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