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詞結尾三句不是通常的以景語作結或情語作結,而是以動態作結。 前面說「況春來,倍覺傷心,念故國情多,新年愁苦」,感情已十分消沉;至「寶馬嘶風,紅塵拂面」,系回映前半闋游賞,本該感情一揚;然一「縱」字,則變為決絶語,意為即使游賞金明池再怎麼快樂,我也得回歸故鄉,感情極為沉痛。 ●浣溪沙 無名氏 水漲魚天拍柳橋。 雲鳩拖雨過江皋。 一番春信入東郊。 閒碾鳳團消短夢,靜看燕子壘新巢。 又移日影上花梢。 無名氏詞作鑒賞 這是首筆觸細緻而風格明秀的春日之作。 詞篇幅一開,便春意盎然。 「水漲魚天拍柳橋」。 水漲,點春訊。 以下五字渲染之。 春來漲潮,浮起了魚天,不反水與岸齊,拍打着柳橋而已。 魚天一辭,妙不可言。 魚游于水,如翔于天,可見當漲潮托起春水之後,那春水仍是空明瑩澈。 「雲鳩拖雨過江皋」,雲鳩形容墨雲行雨,其色如鳩。 這又是一個妙手偶得的好辭。 上句寫春水空明,此句寫春江煙雨,一陰一晴,陰晴不定,正是春天的特徵之一。 「一番春信入東郊」,春從東來,東郊先得春信。 這又是詞人下筆極細緻有味之處。 過片二句,詞境從江郊轉為室內。 「閒碾鳳團消短夢,靜看燕子壘新巢。 」上句寫自己沏茶。 鳳團是宋時一種名茶。 春日人常渴睡,短夢也是常有的。 飲茶之意,在破睡提神。 句首雖下一「閒」字,語似不經意,實則方纔一餉短夢,竟大有難以遣除了卻之愁,故須飲茶以消其一份夢後的惘然。 下句寫燕子壘巢。 燕子不辭辛苦飛來飛去,一次又一次啣泥而來,眼看著就漸漸營造成了新巢。 燕子極忙,詞人則靜。 句首一下「靜」字,暗示的實是詞人並不平靜的心緒。 大好時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為的悲哀,隱約見于此二句之言外。 結句轉為室外。 「又看日影上花梢」時光流轉,不知覺間,日影又已移上花梢。 句首下一「又」字,則日日空對春光之意亦隱然可見。 輓合下片三句首字所下之「閒」字、「靜」字、「又」字,詞人心頭不忍時光白白流逝的愁怨不難體味。 這種淡淡的哀怨,實是一種普遍的人生情緒。 而詞中表現得極精微、含蓄。 ●眼兒媚 無名氏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荳蔻梢頭。 無名氏詞作鑒賞 此詞內容當是觸眼前之景,懷舊日之情,表現了傷離的痛苦和不盡的深思。 上片第一句「楊柳絲絲弄輕柔」,柳條細而長,可見季節是在仲春。 「弄」是寫垂柳嫩條在春風吹拂下的動態。 這已是一種易於撩撥人們情緒的景色了。 但光是這一句,還看不出情緒究竟是喜樂還是悲愁來。 接下一句「煙縷織成愁」,情緒的趨向就明白了。 但寫仲春之愁,如何寫法?作者運用了他的特技:海棠未遭雨打,還在枝頭盛放;梨花又似爭先,如雪般的開了,這不是很典型的良辰美景嗎?可要知道,只有九十日的春天,卻當此時已有一半過去了!好就好在「一半春休」這一句;如果沒有這一句,上面所說的「煙縷織成愁」,就會變得無病呻吟。 若只有眼前景色的憑空觸發,而沒有內在的愁的根源,則即使是再大再多的外因,也起不了作用。 於是在下片中,就把這個鬱結交代出來了:「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 ”原來有一段值得留戀、值得追懷的往事。 但是年光不能倒流,歷史無法重演,舊地又不能再到,則只有憑藉回歸的魂夢,圍繞于女子所居的值得懷念的地方了。 這兩句寫出了愛情和別離所帶來的痛苦,但又唸唸不能忘懷,因此接下去寫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荳蔻梢頭。 」 詞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荳蔻才能充分表達啊!這不是分明在感嘆自己心底的深情正象丁香一般鬱而未吐,但又是多麼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象荳蔻一般共結連理嗎?整個下片的意思是說,儘管一切的夢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內心纏綿不斷的情意依然專注在那個可人身上,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啊! ●鷓鴣天 無名氏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 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 安排腸斷到黃昏。 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無名氏詞作鑒賞 詞的上片寫思婦凌晨在夢中被鶯聲喚醒,遠憶徵人,淚流不止。 「夢」是此片的關節。 後兩句寫致夢之因,前兩句寫夢醒之果。 致夢之因,詞中寫了兩點:一是丈夫征戌在外,遠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婦魂牽夢縈,此就地點而言;一是整整一個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書,究竟平安與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婦的憂慮與憶念,此就時間而言。 從詞意推知,思婦的夢魂,本已縹緲千里,與丈夫客中相聚,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在夢境中得到了滿足。 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樹上黃鶯一大早就惱人地歌唱起來,把她從甜蜜的夢鄉中喚醒。 她又回到雙雙分離的現實中,伊人不見,魚鳥音沉。 於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過片三句,寫女子在白天的思念。 她一大早被鶯聲喚醒,哭乾眼淚,默然無語,千愁萬怨似乎隨着兩行淚水嚥入胸中。 但是胸中的鬱懣總得要排遣,於是就藉酒澆愁。 可是如李白所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第4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4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