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初不覺,良久,溫命取帽還之,令孫盛作文嘲之,嘉即時作答。 四坐嗟嘆。 象孟嘉這樣的「魏晉風流」的典型,最為古來失意的文人所激賞。 故事只雲孟嘉落帽,詞中卻說「破帽飄零」,這已有詞人自況的意味了。 當年在桓溫的兵帳之中,多少應時得勢的人物,如今已寂寂無聞,想不到有象孟嘉這樣的一個幕客,還能博得名垂千古,這也許就是詞人的夙願吧。 上半闋純用孟嘉故事,而作者的形象已隱現其中。 過片後,直接抒寫所見所感。 「追往事」一語歸結上文。 「晉土」,晉代的疆土。 桓溫、孟嘉皆晉人,故雲。 詞人所追懷的往事實是前朝之事;眼中的晉土實是南宋的山河。 弔古傷今,表現了遺民的孤憤。 「征鴻又過邊羽」,秋天,鴻雁從北方邊塞飛來,它帶來了什麼信息?詞人也許由征鴻而聯想起遠在大都的幼主吧。 「登臨」二句為全詞主旨。 怕上層樓,更怕見到生滿禾黍的故宮。 「觴綠醑」三句,寫出了「興杯消愁愁更愁」之意。 「綠醑」,美酒。 而詞人藉酒澆愁,更是悲從中來,淚如雨下。 「新亭」,地名。 「新亭對泣」為愴懷故國之典。 擱淚,眼眶中蓄滿了淚水。 三句悲慨已極。 「黃花無語」筆勢又一轉折。 重陽賞菊,也是古來文人雅士的習尚。 可是此時都與黃花相對無言,唯有含淚盈盈而已。 「畢竟」三句接寫黃花。 清晨的黃菊在西風的吹拂下,俯仰紛披,如有情意——「猶憶舊時主」!末五字真有裂石之聲。 無名氏詞作鑒賞 ●長相思 無名氏 去年秋,今年秋。 湖上人家樂復憂,西湖依舊流。 吳循州,賈循州。 十五年間一轉頭,人生放下休。 無名氏詞作鑒賞 詩言志,詞言情。 然而這首詞卻獨樹一幟,以詞進行諷刺,在唐宋詞也極為鮮見,但在諷喻中不見尖酸刻薄,藝術表現力極強,是一朵散髮異香的奇葩。 這首詞諷喻當時世道。 南宋景定年間,奸臣賈似道當權,其讒毀宰相吳潛,使之被貶循州,並其後將其毒死。 賈似道繼為宰相,終日淫樂,不料事有偶然,德祐元年,賈與元軍作戰失利逃跑,也恰恰被罷貶循,且也是在循州被縣尉鄭虎臣鍾殺于木棉庵。 前後十五年如此巧合,因此作者抓住這點對賈似道的鞭撻。 嘲諷和對弄權者的正色告誡,語言含蓄,但語意卻是極其尖鋭的。 上片開頭「去年秋,今年秋」,兩句,着意用兩個秋字使詞罩上一層蕭瑟、落寂的氣氛,年復一年,一個個凋謝的秋天又將過去。 「湖上人家」兩句又着意表現權臣賈似道權力顯赫飛揚跋扈,與秋風落葉、灰飛煙滅的對比,「樂」「憂」轉換何其快哉!「湖上人家」暗指在西湖大築別墅,荒淫娛樂的賈似道。 一個「湖上人家」落筆輕巧,而卻充滿對賈的嘲諷揶諭。 「西湖依舊流」更是以西湖冷眼旁觀的語調,襯託人生無常,善惡報應的無情。 句式好像在寫景,其實揭露主題,啟人深思。 下片幾句與上片不同。 上片用筆曲中見直下片則直中含曲。 「吳循州,賈循州」以簡單的句式揭示深刻的含義。 吳潛,賈似道同為權臣,同貶循州,同死於循州客鄉,戲劇性的對此,又寄託作者對兩人的愛憎。 賈似道誤國弄權,終死循州,而吳潛也雖有報國之志,卻難脫循州之難。 賈似道更是可憎可惡可笑,其害人終害已,十五年榮華,一朝也不過身敗名裂,多麼的可悲。 「十五年間」二句,作者又鄭重告誡說,「人生放下休」,人世無常,還是丟開世情,免生煩惱。 其中雖包含對賈的諷刺,但也含有對人生消極避世的消極思想,在此也應注意。 全詞短小精幹,口語化極強,語言質樸生動,極富節奏感,和濃愈的民歌風味,其中包含諷古喻今的現實主義色彩也極為難能可貴。 另外在藝術表現上作者把含蓄與明快熔為一體,使形式和內容更好的統一起來,我們會在慢慢品味中體會出來。 ●禦街行 無名氏 霜風漸緊寒侵被。 聽孤雁、聲嘹唳。 一聲聲送一聲悲,雲淡碧天如水。 披衣告語:“雁兒略住,聽我些兒事。 塔兒南畔城兒裡,第三個、橋兒外,瀕河西岸小紅樓,門外梧桐雕砌。 請教且與,低聲飛過,那裡有、人人無寐。 無名氏詞作鑒賞 這首托雁言情之作,表現客居異鄉的遊子對親人的思念。 內容在詩詞中屢見不鮮,但表現手法卻新穎,細膩,很能感人。 詞意大致是這樣的:一個離別親人客居異鄉的遊子在深秋寒碾轉難眠。 夜深人靜,只有客舍外呼嘯的寒風越來越緊,空然夜空中傳來孤雁響亮而淒厲的嗚叫,一聲聲哀鳴,牽動遊子的情懷,想起遠方的親人。 他急忙披衣而起,對南飛的孤雁千叮嚀萬囑咐,想把滿腹的愁緒告訴雁兒,讓它轉告遠在城裡橋外河邊小樓裡的那個她。 全詞通篇表達了一個「相思」之情,但卻沒用一個「相思」之類的字眼,只是通過對雁兒的告語,娓娓敘述她的住所,便使人感到了深切的情意撲面而來,極富有藝術的魅力。 上片先借秋夜景物渲染孤芳寂寞的感受。 一句「霜風漸緊寒侵被」使人備生寒意,備感孤苦。 而一聲聲孤雁的哀鳴又烘托遊子的孤獨淒芳的情懷。 「一聲聲送一聲悲」,用一聲聲孤雁的悲鳴傳達出一個悲痛的傾訴,一聲聲鳴叫牽動着主人公沉重淒苦的心情。 第44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4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