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龍榆生《東坡樂府箋》引傅注以為揚州,其實詞中只是泛指西邊的州郡,即東坡此行的目的地。 過片二句,追憶當年兩人同遊的情景。 元豐二年,東坡自徐州徙知湖州,與秦觀偕行,過無錫,游惠山,唱和甚樂。 復會于松江,至吳興,泊西觀音院,遍游諸寺。 詞雲「竹溪花浦曾同醉」,當指此時情事。 「酒味」,指當日的歡聚:「淚」,謂別後的悲辛。 元豐二年端午後,秦觀別東坡,赴會稽。 七月,東坡因烏台詩案下詔獄,秦觀聞訊,急渡江至吳興尋問消息。 以後幾年間,蘇軾居黃州貶所,與秦觀不復相見。 「酒味多於淚」,當有感而發。 末兩句故作反語,足見真情。 「風鑒」,指以風貌品評人物。 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四:「風鑒一事,乃昔賢甄識人物拔擢賢才之所急。 」東坡對秦觀的賞拔,可謂不遺餘力。 熙寧七年(1074年),東坡得讀秦觀詩詞,大為驚嘆,遂結神交。 三年後兩人相見,過從甚歡。 後屢次向王安石推薦秦觀。 可見文人高士之友誼實非常人可比。 ●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蘇軾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 使君能得幾回來? 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裡燈初上,水調誰家唱? 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蘇軾詞作鑒賞 此詞作於熙寧七年(1074)七月蘇軾任杭州通判時。 時杭州太守陳襄(字述古)調任,即將離杭,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吳山上之有美堂。 應陳襄之請,蘇軾即席寫下了本詞。 詞中以白描取勝,緊扣有美堂居高臨下的特點,把景物和情思交織起來,既描繪出杭州形勝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現了陳襄留戀錢塘之意和僚佐們的友情。 上片寫攬景興懷,下片寫有美堂上所觀夜景。 上片前兩句極寫有美堂的形勝,也即湖山滿眼、一望千里的壯觀。 此二句從遠處着想,大處落墨,境界闊大,氣派不凡。 「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這兩句反映了詞人此時此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時方能重來?何時方能置酒高會?他的惜別深情是由於他們志同道合。 據《宋史。 陳襄傳》,他因批評王安石和「論青苗法不便」,被貶出知陳州、杭州。 然而他不以遷謫為意,「平居存心以講求民間利病為急」。 而蘇軾亦因同樣的原因離開朝廷到杭州,他自言「政雖無術,心則民」。 他們共事的兩年多過程中,能協調一致,組織治蝗,賑濟饑民,浚治錢塘六井,獎掖文學後進。 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確實做了不少有益於人民的事。 如今即將天隔南北,心情豈能平靜? 過片描寫華燈初上時杭州的繁華景象,由江上傳來的流行曲調而想到杜牧的揚州詩,並把它與杭州景物聯繫起來。 想當年,隋煬帝于開汴河時令制此曲,制者取材于河工之勞歌,因而聲韻悲切。 傳至唐代,唐玄宗聽後傷時悼往,淒然泣下。 而杜牧他的著名的《揚州》詩中寫道:「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 」直到宋代,此曲仍風行民間。 這種悲歌,此時更增添離懷別思。 離思是一種抽象的思緒,能感覺到,卻看不見,摸不着,對它本身作具體描摹很困難。 詞人借助燈火和悲歌,既寫出環境,又寫出心境,極見功力之深。 結尾兩句,詞人借「碧琉璃」喻指江水的碧綠清澈,生動形象地形容了有美堂前水月交輝、碧光如鏡的夜景。 走筆至此,詞人的感情同滿江明月、萬頃碧光凝成一片,彷彿暫時忘掉了適纔的宴飲和世間的紛擾,而進入到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妙境界。 這裡,明澈如鏡、溫婉靜謐的江月,象徵友人為人高潔耿介,也象徵他們友情的純潔深摯。 此詞以美的意象,給人以極高的藝術享受。 詞中美好蘊藉的意象,是作者的感情與外界景物發生交流而形成的,是詞人自我情感的象徵。 那千里湖山,那一江明月,是作者心靈深處縷縷情思的閃現。 ●行香子 蘇軾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 情何限、處處消魂。 故人不見,舊曲重聞。 向望湖樓,孤山寺,湧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綉羅衫、與拂紅塵。 別來相憶,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 蘇軾詞作鑒賞 此詞是蘇軾早期酬贈詞中的佳作。 詞中多用憶舊和對照眼前孤獨處境的穿插對比寫法,觸目興懷,感想當初,抒寫自己對杭州友人的相思之情。 作者詞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不僅表現了對友情的珍視,而且流露出對西湖自然景物的熱愛。 情真意切,詩意盎然,含蓄蘊藉,是此詞的主要特點。 上片前四句追憶熙寧六年作者與友人陳襄(字述古)江村尋春事,引起對友人的懷念。 其時蘇軾作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後述古邀往城外尋春》詩,陳襄的和詩有「暗驚梅萼萬枝新」之句。 詞中的「梅雪飄裙」即指兩人尋春時正值梅花似雪,飄沾衣裙。 友情與詩情,使他們游賞時無比歡樂,銷魂傾魄。 「故人不見」一句,從追憶轉到現實,表明江村尋春已成往事,同遊的故人不眼前,每當吟誦尋春舊曲之時,就更加懷念他了。 作者筆端帶著情感,形象地表達了與陳襄的深情厚誼。 以下三句表明,詞人更想念他們杭州西湖詩酒遊樂的風景勝地——望湖樓、孤山寺、湧金門。 過片四句回味游賞時兩人吟詠酬唱的情形:平常經過的地方,動輒題詩千首。 第1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