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由景及情,思鄉懷古,由豪入曠,超曠中不失賦詩追黃鶴的豪情壯采,不失對於人生的執着追求。 詞的上片,由江漢西來、樓前深碧聯想到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引出思歸之情,又由「葡萄深碧」之江色連接着黃鶴樓和赤壁磯,從而自然地觸發懷友之思;下片由思鄉轉入懷古,就禰衡被害事發抒議論與感慨,最後又歸到使君與黃鶴。 全詞形散而神不散,大開大合,境界豪放,議論縱橫,顯示出豪邁雄放的風格和嚴密的章法結構的統一。 一則,它即景懷古,借當地的歷史遺蹟來評人述事,能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再則,它選用內涵豐富、饒有意趣的歷史掌故來寫懷,藏情於事,耐人尋味;三則,筆端飽和感情,有一種蒼涼悲慨、鬱憤不平的激情,字裡行間湧流。 ●一叢花·初春病起 蘇軾 今年春淺侵年,冰雪破春妍。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 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蘇軾詞作鑒賞 此詞抓住「初春」和病癒初起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寫詞人初春病癒後既喜悅又疏慵的心緒。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寫春寒猶重,而用臘侵、雪破表述,起筆便呈新奇。 「東風」二句進一步刻畫「今年春淺」的特色——不光春來得遲,而且即使「有信」也「無人見」,春天只「柳際花邊」露了此「微意」。 這既表現了今年初春的異常,同時也暗中透露了詞人特有的乍覺乍喜的心情。 此處「微意」和「柳際花邊」啟人聯想,含蘊深細,極見個性。 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悅心情:初春時節,縱然夜寒且長,但已是大地春回,「孤衾易曖」了,就連那報時鐘鼓,也覺其音韻「清圓」悅耳。 至此,初春乍覺而興奮之情,極有層次、極細膩地刻畫了出來。 下片前二句寫初春晨景,仍貼合著「病起」的特殊景況,只寫樓閣中所見所感,「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 」景象雖不闊大,但色調明麗,充滿生機,清新可喜。 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實描繪,又符合作者獨特的環境和心理感受。 以下二句又由眼前景而說到遊人郊苑尋芳,進而聯想到「小桃杏應已爭先」。 「爭先」即先於其他花卉而開放,此處只說推想,未有實見,還是緊扣「初春病起」的獨特情景落筆,寫得生動活潑,意趣盎然。 這四句與上片前四句寫法上有所不同,上片前四句敘事兼寫景,景是出以虛筆;下片四句寫景兼敘事,景則有實有虛。 這樣不但避免了重複獃板,同時也符合詞人病起遣興的邏輯。 上片寫日出之前初醒時的感受和心情,故多臆想之辭,病起逢春,自然興奮愉悅;下片寫日出之後,見到明麗的晨景,故以實筆描畫,這既合乎情理,又為下文蓄勢。 詞人由眼前景,自然會聯想到尋芳之趣,聯想到樓閣之外明媚春光之喜人,因而理應也「作尋芳計」。 最後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陡然逆轉,與前景前情大異其趣。 這曲折的波瀾,實際上卻仍是緊扣「病起」二字。 因為儘管春回大地,而病體方起,畢竟少歡樂之趣。 「疏慵」對「少悰」,「愛眠」應「衰病」,「日高眠」合「尋芳計」,這樣上文逢春情緒到此處一跌。 這種心理上的變化,正是「病起」者特有的,對此,此詞表現得刻細膩,真切動人。 這首詞極普通、極尋常的生活感受中,寫出了作者的個性、襟懷和心緒,堪稱隨境興懷、因題而著、景無不真、情無不誠的佳作。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 蘇軾 我夢扁舟浮震澤,雪浪搖空千頃白。 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 此生長接淅,與君同是江南客。 夢中游、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 明日西風還掛席,唱我新詞淚沾臆。 靈均去後楚山空,澧陽蘭芷無顏色。 君才如夢得,武陵更西南極。 《竹枝詞》、莫徭新唱,誰謂古今隔。 蘇軾詞作鑒賞 此詞作於紹聖元年(1094)七月,是作者為酬贈闊別多年後又不期而遇的老友蘇堅(伯固)而作。 詞中以雄健的筆調,營造出純真爽朗、境界闊大、氣度昂揚的詞境,抒寫了作者的浩逸襟懷。 全詞氣象宏闊,情致高健,堪稱蘇詞中寫離別的代表之作。 詞的上片寫作者與伯固同遊廬山的所見所感。 起首二句遠遠宕開一筆,從夢遊震澤(即太湖)着筆。 「我夢」二字想落天外,神氣極旺。 千頃白浪翻空搖舞,東坡卻棹一葉之扁舟,倘徉于這雲水之間,顯得那麼從容自若。 動與靜、大與小對強烈而又鮮明,真可謂神來之筆,接下去,筆勢一頓,借「覺來」二字轉到眼前廬山勝景,只見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參天。 震澤夢遊與廬山清賞,虛實交映,相反相成,給人一種瑰麗多變、目不暇給的感覺。 「雪浪搖空」,「青壁倚天」,如此奇麗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當作者陶醉于這種似夢非夢的自然樂趣之中時,一縷悲涼之感卻襲上心頭,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現實中來。 「此生長接淅」一句是他宦海浮沉的生動概括。 「接淅」,本於《孟子。 萬章下》「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說孔子去齊國的途中淘米燒飯,不等把米淘完、瀝乾,帶起就走,言其匆遽狼狽之狀。 第1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