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抓住了火攻水戰的特點,精切地概括了整個戰爭的勝利場景。 詞中只用「灰飛煙滅」四字,就將曹軍的慘敗情景形容殆盡。 以下三句,由憑弔周郎而聯想到作者自身,表達了詞人壯志未酬的鬱憤和感慨。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為倒裝句,實為「應笑我多情,早生華髮」。 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無常,深沉、痛切地發出了年華虛擲的悲嘆。 「人間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 「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裊裊的尾聲。 「酹」,即以酒灑地之意。 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鬱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於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醉翁操 蘇軾 琅琊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若中音會,醉翁喜之,把酒臨聽,輒欣然忘歸。 既去十餘年,而好奇之士沈遵聞之往游,以琴寫其聲,曰《醉翁操》,節奏疏宕而音指華暢,知琴者以為絶倫。 然有其聲而無其辭。 翁雖為作歌,而與琴聲不合。 又依《楚詞》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辭以制曲。 雖粗合韻度而琴聲為詞所繩的,非天成也。 後三十餘年,翁既捐館舍,遵亦沒久矣。 有廬山玉澗道人崔閒,特妙于琴,恨此曲之無詞,乃譜其聲,而請于東坡居士以補之雲。 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 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 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 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時而童顛,水有時而回川。 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 此意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 蘇軾詞作鑒賞 此作是為琴曲《醉翁操》所譜寫的一首詞。 醉翁,即歐陽修。 《醉翁操》,是太常博士沈遵據歐公慶歷中謫守滁州時琅琊幽谷所聞天籟之聲,以琴寫之,譜制而成的琴曲。 蘇軾此詞,即是專門為這一天生絶妙之曲譜寫的。 詞中寫鳴泉及其和聲,能將無形之聲寫得真實可感,足見詞人對於大自然造化之工的深切體驗。 詞的上片寫流泉之自然聲響及其感人效果。 「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 四句為鳴泉飛瀑之所謂聲若環珮,創造出一個美好意境。 琅然,乃玉聲。 《楚辭。 九歌》曰:「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此用以狀流泉之聲響。 清圓兩字,這裡是用來說泉聲的清越圓轉。 這十分幽靜的山谷中,是誰彈奏起這一絶妙的樂曲?如此以來,動靜之趣立現。 「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是對上面設問的回答:這是天地間自然生成的絶妙樂曲。 這一絶妙的樂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歐陽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 此句依然是寫流泉聲響之無限美妙。 「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 」從聲響所產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為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 「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 」二句說這一樂曲如何打動了荷蕢者。 詞作將此流泉之聲響比作孫子之擊磬聲,用荷蕢者對擊磬聲的評價,頌揚流泉之自然聲響。 下片寫醉翁的嘯詠聲及琴曲聲。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 」二句照應上片之只有醉翁歐陽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 寫歐陽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琅琊幽谷聽鳴泉,且嘯且詠,樂而忘還,天籟人籟,完全融為一體。 「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 」說醉翁離開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聲響,但此自然聲響,朝夕吟詠,似帶有怨恨情緒。 「山有時而童顛,水有時而回川。 」說時光流轉,山川變換,琅琊諸峰,林壑尤美,並非永遠保持原狀。 童顛,指山無草木。 而水,同樣也不是永遠朝着一個方嚮往前流動的。 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鳴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來。 「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 」說,山川變換,人事變換,人們因鳴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卻已化仙而去。 此處用「飛仙」之典,謂醉翁化為飛仙,一去不復返,鳴泉之美妙,也就再也無人聆賞了。 結句「此意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說,鳴泉雖不復存,醉翁也已化為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曲,醉翁所追求之絶妙意境,卻仍然留人間。 詞作最後將着眼點落琴聲上,突出了全詞的主旨。 這首詞句式及字聲配搭非常奇特。 開頭四句,「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 」只有一個仄聲字(「響」),其餘都是平聲。 接着二句亦然。 這樣的安排,與此曲所屬宮調有關。 同時,上下兩結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 故鄭文焯曰:「讀此詞,髯蘇之深于律可知。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詞作鑒賞 第1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1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