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本傳》,《漢書》本傳、《文選》、《藝文類聚》二十四。 ) ○喻巴蜀檄 告巴蜀太守: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 陛下即位,存撫天下,集安中國,然後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於怖駭,交臂受事,屈膝請和。 康居西域,重譯納貢,稽首來享。 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右弔番禺,太子入朝。 南夷之君,西棘之長,常效貢職,不敢惰怠,延頸舉踵,喁喁然,皆鄉風慕義,欲為臣妾,道里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夫不順者已誅,而為善者未賞,故遣中郎將往賓之,發巴蜀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幣,衛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戰鬥之患。 今聞其乃發軍興制,驚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粟運輸,皆非陛下之意也。 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 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 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 故有剖符之封,析而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 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事行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 是以賢人君子,肝腦涂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 今奉幣使至南夷,即自賊殺,或亡逃抵誅,身死無名,謚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 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遠哉!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 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卒之事,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 方今田時,重煩百姓,已親見近縣,恐遠所溪谷山澤之民不遍聞,檄到,亟下縣道,使咸喻陛下意,無忽!(《漢書·司馬相如傳》、《文選》、《藝文類聚》五十八。 ) ○報卓文君書 五味雖甘,寧先稻黍,五色有燦,而不掩韋布。 惟此綠衣,將執子之釜。 錦水有鴛,漢宮有木,誦子嘉吟,而回予故步。 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 (□□□□□□) ○答盛問作賦 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一經一緯,一宮一商,此作賦之跡也。 賦家之心,苞括宇宙,總覽人物,斯乃得之於內,不可得其傳也。 (《禦覽》五百八十七引《西京雜記》:相如友人盛字長通,柯名士,嘗問以作賦,相如曰云云。 《北堂書鈔》一百二原本未引,陳禹謨改補引此。 雲出《十六國春秋》,誤也。 ) ○難蜀父老 漢興七十有八載,德茂存乎六世,威武紛雲,湛恩汪,群生沾濡,洋溢乎方外。 於是乃命使西征,隨流而攘,風之所被,罔不披靡。 因朝冉從ζ,定笮存邛,略斯榆,舉苞蒲,結軌還轅,東鄉將報,至於蜀都。 耆老大夫縉紳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儼然造焉。 辭畢,進曰:「蓋聞天子之於夷狄也,其義覊縻勿絶而已。 今罷三郡之士,通夜郎之涂,三年於茲,而功不竟,士卒勞倦,萬民不贍;今又接之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業,此亦使者之累也,竊為左右患之。 且夫邛、笮西棘之與中國並也,歷年茲多,不可記已。 仁者不以德來,強者不以力並,意者殆不可乎!今割齊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無用,鄙人固陋,不識所謂。 」 使者曰:“烏謂此乎?必若所云,則是蜀不變服而巴不化俗也,仆尚惡聞若說。 然斯事體大,固非觀者之所覯也。 余之行急,其詳不可得聞已。 請為大夫粗陳其略: “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 非常者,固常人之所異也。 故曰非常之元,黎民懼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昔者,洪水沸出,氾濫衍溢,民人升降移徙,崎嶇而不安。 夏後氏戚之,乃堙洪原,決江疏河,灑沈澹災,東歸之於海,而天下永寧。 當斯之勤,豈惟民哉?心煩於慮,而身親其勞,躬胝無,膚不生毛,故休烈顯乎無窮,聲稱浹乎於茲。 “且夫賢君之踐位也,豈特委瑣喔齪,拘文牽俗,循誦習傳,當世取說雲爾哉!必將崇論ψ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 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且《詩》不雲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是以六合之內,八方之外,浸淫衍溢,懷生之物有不浸潤於澤者,賢君恥之。 今封疆之內,冠帶之倫,咸獲嘉祉,靡有闕遺矣。 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絶異黨之域,舟車不通,人跡罕至,政教未加,流風猶微,內之則犯義侵禮於邊境,外之則邪行橫作,放殺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兄不辜,幼孤為奴虜,係累號泣。 內鄉而怨曰:『蓋聞中國有至仁焉,德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今獨曷為遺己?』舉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夫為之垂涕,況乎上聖,又烏能已?故北出師以討強胡,南馳使以誚勁越。 四面風德,二方之君鱗集仰流,願得受號者以億計。 故乃關沫若,徼柯,鏤靈山,梁孫原,創道德之涂,垂仁義之統,將博恩廣施,遠撫長駕,使疏逖不閉吻爽,暗昧得耀乎光明,以偃甲兵於此,而息討伐於彼。 遐邇一體,中外礻是福,不亦康乎?夫拯民於沈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繼周氏之絶業,天子之急務也。 百姓雖勞,又烏可以已哉? 第7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漢文》
第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