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歷中,嘗別造玉輅,極天下良工為之,乘之動搖不安,竟廢不用。 元豐中,復造一輅,尤極工巧,未經進禦,方陳于大庭,車屋適壞,遂壓而碎,只用唐輅。 其穩利堅久,歷世不能窺其法。 世傳有神物護之,若行諸輅之後,則隱然有聲。 卷二十 神奇 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雲 :「雷神所墜,多於震雷之下得之 。 」而未嘗親見。 元豐中,予居隨州,夏月大雷震一木折,其下乃得一楔,信如所傳。 凡雷斧多以銅鐵為之;楔乃石耳,似斧而無孔。 世傳雷州多雷,有雷祠在焉,其間多雷斧、雷楔。 按《圖經 》,雷州境內有雷、擎二水,雷水貫城下,遂以名州。 如此,則「雷」自是水名,言「多雷」乃妄也。 然高州有電白縣,乃是鄰境,又何謂也? 越州應天寺有鰻井,在一大磐石上,其高數丈,井才方數寸,乃一石竅也,其深不可知,唐徐浩詩云:「深泉鰻井開。 」即此也,其來亦遠矣。 鰻時出遊,人取之置懷袖間,了無驚猜。 如鰻而有鱗,兩耳甚大,尾有刃跡。 相傳雲 :「黃巢曾以劍佛之 。 」凡鰻出遊,越中必有水旱疫癘之災,鄉人常以此候之。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于東南。 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 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 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 是時火息,視地中有一竅如杯大,極深。 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 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 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餘,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鋭,色如鐵,重亦如之。 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至今匣藏,遊人到則發視。 王無咎為之傳甚詳。 山陽有一女巫,其神極靈。 予伯氏嘗召問之,凡人間物, 雖在千里之外,問之皆能言。 乃至人中心萌一意,已能知之。 坐客方弈棋,試數白黑棋握手中,問其數,莫不符合。 更漫取一把棋,不數而問之,是亦不能知數。 蓋人心所知者,彼則知之;心所無,則莫能知。 如季咸之見壺子,大耳三藏觀忠國師也。 又問以巾篋中物,皆能悉數。 時伯氏有《金剛經》百冊,盛一大篋中,指以問之 :「其中何物?」則曰:「空篋也。 」伯氏乃發以示之,曰 :「此有百冊佛經,安得曰空篋?」鬼良久又曰 :「空篋耳,安得欺我!」此所謂文字相空,因真心以顯非相,宜其鬼神所不能窺也。 神仙之說,傳聞固多,余之目睹二事。 供奉官陳允任衢州監酒務日,允已老,發禿齒脫。 有客候之,稱孫希齡,衣服甚襤褸,贈允藥一刀圭,令揩齒。 允不甚信之。 暇日,因取揩上齒,數揩而良,及歸家,家人見之,皆笑日:「何為以墨染須?」允驚 ,以鑒照之,上髯黑如漆矣 。 急去巾,視童首之發,已長數寸;脫齒亦隱然有生者。 余見允時年七十餘,上髯及發盡黑,而下髯如雪。 又正郎蕭渤罷白波輦運,至京師,有黥卒姓石,能以瓦石沙土手挼之悉成銀,渤厚禮之,問其法,石曰: 「此真氣所化,未可遽傳。 若服丹藥,可呵而變也 。 」遂授渤丹數粒。 渤餌之,取瓦石呵之,亦皆成銀。 渤乃丞相荊公姻家,是時丞相當國,余為宰士,目睹此事,都下士人求見石者如市,遂逃去,不知所在。 石才去,渤之術遂無驗。 石,齊人也。 時曾子固守齊,聞之,亦使人訪其家,了不知石所在。 渤既服其丹,亦宜有補年壽,然不數年間,渤乃病卒。 疑其所化特幻耳。 熙寧中,予察訪過咸平,是時劉定子先知縣事,同過一佛寺。 子先謂余曰 :「此有一佛牙,甚異。 」余乃齋潔取視之。 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瘋然湧也,莫知其數,或飛空中,或墮地。 人以手承之,即透過;著床榻,摘然有聲,復透下。 光明瑩徹,爛然滿目。 余到京師,盛傳于公卿間。 後有人迎至京師,執政官取入東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 神異之跡,不可悉數。 有詔留大相國寺,創造木浮圖以藏之。 今相國寺西塔是也。 菜品中蕪菁、菘、芥之類,遇旱其標多結成花,如蓮花,或作龍蛇之形。 此常性,無足怪者。 熙寧中,李賓客乃之知潤州,園中菜花悉成荷花,仍各有一佛坐于花中,形如雕刻,莫知其數。 暴干之,其相依然。 或雲 :「李君之家奉佛甚篤,因有此異 。 」彭蠡小龍,顯異至多,人人能道之,一事最著。 熙寧中,王師南征,有軍仗數十船,泛江而南。 自離真州,即有一小蛇登船。 般師識之,曰 :「此彭蠡小龍也,當是來護軍仗耳 。 」主典者以潔器薦之,蛇伏其中。 船乘便風,日棹數百里,未嘗有波濤之恐。 不日至洞庭,蛇乃附一商人船回南康。 世傳其封域止於洞庭,未嘗逾洞庭而南也。 有司以狀聞,詔封神為順濟王,遣禮官林希致詔。 予中至祠下,焚香畢,空中忽有一蛇墜祝肩上,祝曰 :「龍君至矣。 」其重一臂不能勝。 徐下至几案間,首如龜,不類蛇首也。 子中致詔意日 :「使人至此,齋三日然後致祭。 王受天子命,不可以不齋戒 。 」蛇受命,徑入銀香奩中,蟠三日不動。 祭之日,既酌灑,蛇乃自奩中引首吸之。 俄出,循案行,色如濕胭脂,爛然有光。 穿一剪綵花過,其尾尚赤,其前已變為黃矣,正如雌黃色。 又過一花,復變為綠,如嫩草之色。 少頃,行上屋樑。 乘紙旙腳以船,輕若鴻毛。 倏忽入帳中,遂不見。 明日,子中還,蛇在船後送之,逾彭蠡而回。 此龍常游舟楫間,與常蛇無辨。 但蛇行必蜿蜒,而此乃直得,江人常以此辨之。 第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夢溪筆談》
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