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四年】禁燃頂、煉臂、刺血、斷指之類。 張商英知杭 州,過闕入對,上因語蔡京亂紀綱事,商英曰:「蔡京自來專恣任 意,不知都省批狀,便是條貫;入狀請寶,便是聖旨;若前後失 緒,安得不亂?」上曰:「京多引用親黨,已逐三十餘輩矣!」商 英曰:「餘黨尚多。 」上曰:「百姓聞卿來,皆鼓舞忻悅。 」商英 曰:「干臣何事?」遂留商英為中太乙宮使。 毛注奏言:「天下僧 尼增舊十倍,凡數十萬人;祠部歲給度牒幾三萬。 乞權住三年。 」 帝從之。 夏五月,詔:「蔡京權重位高,人屢告變,全不引避,公 議不容。 降受太子太保,致仕,任便居住。 」六月,以張商英為右 相。 閏八月,除張閣知杭州,兼領花石綱事。 先有朱勔者,因蔡京 以進。 上頗垂意花石,勔初才致黃楊木三四本,已稱聖意。 後歲歲 增加,遂至舟船相繼,號作花石綱。 專在平江置應奉局,每一發輒 數百萬貫,搜岩剔藪,無所不到。 雖江湖不測之瀾,力不可致者, 百計出之,名做神運。 凡士庶之家,有一花一木之妙的,悉以黃帕 遮覆,指做禦前之物。 不問墳墓之間,盡皆發掘。 石巨者高廣數 丈,將巨艦裝載,用千夫牽輓,鑿河斷橋,毀堰折閘,數月方至京 師。 一花費數千貫,一石費數萬緡。 勔又即所居創一圃,林泉之 勝,二浙無比。 後復取旨建神霄殿,塑青華帝君像其中,監司郡守 初到,必須到宮朝謁。 詩曰: 神霄新殿聳雲端,像塑青華帶道冠。 竭力勞民運花石,不堪炮石礙遊觀。 【政和元年】春正月,毀京師淫詞,凡一千三百餘區。 政和二年。 春二月,蔡京復太師,賜第京師。 夏,四月,召蔡 京入內苑賜宴;輔臣親王,皆得與席。 徽宗親為之記,其略曰: 「詔有司掃除內苑太清樓,滌內府所藏珍用之器,集四方之美味, 前期閲集,朕將就幸焉。 」其所用宮中女樂,列奏于庭;命皇子名 楷的,侍側勸勞。 又出嬪女鼓琴玩舞,勸以琉璃瑪瑙白玉之杯。 京 亦上記,略曰:「太清之燕,上曰:『此跬步至宣和。 』令子攸掖 入觀焉。 東入小花逕,南度碧蘆叢,又東入便門,至宣和殿,只三 楹;左右掖亦三楹;中置圖書筆硯古鼎彞罍洗,陳兒案台榻。 東西 廡側各有殿,亦三楹。 東曰『瓊蘭』,積石為山,峰巒間出,有泉 出石竇,注于沼。 北有禦札『靜』字,榜梁間以洗心滌慮。 西曰 『凝芳』,後曰『積翠』,南曰『瓊林』。 北有洞曰『玉宇』,石 自壁隱出,嶄岩峻立,奇花異木,扶疏茂密。 後有沼曰『環碧』, 兩傍有亭曰『臨漪』、『華渚』;沼次有山殿,曰『雲華閣』,曰 『太寧』;左右躡以登。 中道有亭曰『琳霄』、『垂雲』、『騰 鳳』,層巒百尺高峻,俯視峭壁攢峰,如深山大壑。 次曰『會春 閣』,下有殿曰『玉華』。 前殿之側,有御筆傍曰:『三洞瓊文之 殿』,以奉高真;有『種玉綠玉軒』相峙。 日午,謁者引宰執以下 入。 女童四百,靴袍玉帶,列排場下,肅然無敢謦欬者。 宮人珠 籠、巾玉、束帶,秉扇、拂、壺、巾、劍、鉞,持香球,擁禦座以 次立,亦無敢離行失次者。 上顧謂群臣道:『承平無事,君臣共 樂,宜略去煩苛碎禮,飲食坐起,各宜自便,無問。 』」執事者以 寶器進,徽宗酌酒以賜,命皇子嘉王楷宣勸。 又以惠山泉、建溪異 毫盞,烹新貢太平嘉瑞茶,賜蔡京飲之。 徽宗又道:「日未晡,可 令奏樂。 」殿上箏、竽、琵琶方響,笙、簫登陛合奏,宮娥妙舞。 徽宗又曰:「可起觀。 」群臣憑欄以觀。 又命宮娥撫琴擘阮,群臣 終宴盡醉。 冬十一月,戊寅,日南至,禦太慶殿,受元圭,大赦。 蔡京進封魯國公。 詔給地牧馬。 自京東、河北募人養馬,然後推之 諸路。 受田一頃,仍免其稅,令養馬一匹,諸路至九萬匹。 【政和三年】春正月,詔封王安石,追封舒王,又封其子王雱 為臨川伯;配享文宣王廟從祀。 夏四月,玉清和陽宮成,即福寧殿 東誕聖之地作宮,至是成。 奉安道像,上詣宮行禮。 後復為玉清神 霄宮。 那時道教之行,莫盛于此時,推原其由,皆自徐知;常有以 誘惑聖聽也。 徐知常始賜號沖虛先生,徐守信賜虛靖先生,劉混康 賜葆真觀玄妙沖和先生,後並賜大中大夫。 九月,丙午,葆和殿 成,上飾純綠,下漆以朱,無文藻繪畫五彩;垣墉無粉澤:淺墨作 寒林平遠禽竹而已。 前種松、竹、木犀、海桐、橙、橘、蘭、蕙, 有歲寒、秋香、洞庭、吳會之趣。 後列太湖之石,引滄浪之水,陂 池連綿,若起若伏,支流派別,瑩紆清泚,有瀛洲、方壺、長江、 遠渚之興,可以放懷適情,游心玩思而已。 冬十月癸未,郊,徽宗 搢大圭,執元圭,以道士百人,執儀衛前導,蔡攸為執綏官。 玉輅 出南薰門,至玉津園,徽宗忽問左右曰:「玉津園若有樓殿重複, 此是何處?」攸即回奏:「臣見雲間樓殿台閣,隱隱數重,既而細 視,皆去地數十丈。 」頃之,徽宗又曰:「卿還見人物麼?」攸又 回奏:「若有道流童子,持幡節蓋,相繼而出雲間,衣服眉目,歷 歷可識。 」蔡京率百僚稱賀。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大宋宣和遺事》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