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六月,歸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請陳侯于楚,而朝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十五年五月,陳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往年正月,燭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 以陳、蔡之密邇于楚,而不敢貳焉,則敝邑之故也,雖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見于君。 夷與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絳。 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 今大國曰:「爾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無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又曰:「鹿死不擇音。 」小國之事大國也。 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命之罔極,亦知亡矣,將悉敝賦以待于,唯執事命之。 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于齊。 四年二月壬戌,為齊侵蔡,亦獲成地楚。 居大國之間,而從于強令,豈其罪也?大國若弗圖,無所逃命。 (《左傳》文十七年) ☆公子 ,字子駟,穆公孫。 代子罕執政,為盜所殺。 後別為駟氏。 ○以從楚告于晉 君命敝邑:「修而車賦,儆而師徒,以討亂略。 」蔡人不從,敝邑之人不敢寧處,悉索敝賦,以討于蔡,獲司馬燮,獻於邢丘。 今楚來討曰:「女何故稱兵于蔡?」焚我郊保,馮陵我城郭。 敝邑之眾,夫婦男女,不遑啟處,以相救也。 翦焉傾覆,無所控告。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夫人悉痛,不知所庇。 民知窮困,而受盟于楚。 孤也與其二三臣不能禁止,不敢不告。 (《左傳》襄八年:「子駟曰:『請從楚,也受其咎。 』乃及楚平,使王子伯駢告于晉。 」案上文及九年《盟戲載書》,知此為子駟之詞。 稱孤者,假君命。 是時鄭簡公僅六歲,子駟當國,攝君事。 ) ○同盟于戲載書 天禍鄭國,使介居二大國之間,大國不加德音,而亂以要之,使其鬼神不獲歆其祀,其民人不獲享其土利,夫婦辛苦墊隘。 無所底告。 自今日既盟之後,鄭國而不唯有禮與強可以庇民者是從,而敢有異志者,亦如之!(《左傳》襄九年:「同盟于戲。 晉士莊子為載書。 公子趨進曰」云云。 荀偃曰:「改載書。 」註:「子駟亦以所言載于策,故欲改之。 」) ☆公孫舍之 舍之字子展,子罕子,穆公孫。 代子孔執政,其後為罕氏。 ○以服晉告于楚 孤以社稷之故,不能懷君。 君若以玉帛綏晉,不然,則武震以攝威之,孤之願也。 (《左傳》襄十一年,鄭人使良霄、太宰石如楚,告將服于晉。 案襄十年盜殺子駟,而子孔當國攝君事,服晉乃子展主謀。 此蓋子展之詞。 稱孤者,假君命,是時鄭簡公僅九歲。 ) ☆公孫僑 僑字子產,一字子美,穆公孫,公子發子。 以少正代子皮執政,卒謚成子。 發字子國,故子產之後別為國氏。 (案諸侯之子為公子,公子之子為公孫,故稱公孫。 子國之孫始得以王父字為氏,而子產已稱國僑,蓋後人追言之。 ) ○寓書以告士モ 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 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 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 諸侯貳,則晉國壤。 晉國貳,則子之家壤,何沒沒也!將焉用賄?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 有基無壤,無亦是務乎!有德則樂,樂則能久,《詩》云:「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有令德也夫!「上帝臨女,無貳爾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 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而謂「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 子產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 ) ○復叔向書 若吾子之言,僑不才,不能及子孫,吾以救世也。 既不承命,敢忘大惠。 (《左傳》昭六年,鄭人鑄《刑書》,叔向使詒子產書,覆書。 ) 卷五 ☆吳王闔廬 闔廬亦作闔閭,名光,吳仲雍之二十五世孫,餘昧子。 或曰諸樊子。 弒王僚自立,在位十九年,與越戰李,敗死。 ○作金鈎令 能為善鈎者,賞之百金。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四) ○下令孫武 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 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 (《史記·孫武傳》,又《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四) ☆吳王夫差 夫差,闔廬子。 在位二十三年,為越所滅。 ○禮越王令 今日為越王陳北面之坐,群臣以客禮事之。 (《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七,吳王疾愈大縱酒於文台,出令。 ) ○輸越粟令 寡人逆群臣之議,而輸於越,年豐而歸寡人。 (《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九) ○免衛君令 比十日,而衛君之禮不具者,死。 (《淮南子·人間訓》) ○伐齊令 寡人伐齊,有敢諫者,死。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五》) ○告諸大夫 孤將有大志於齊,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 若越既改,吾又何求。 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吳語》) ○告勞于周 昔者楚人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 吾先君闔閭,不貰不忍,被甲帶劍,挺鈹鐸,以與楚昭王毒逐於中原柏舉,天舍其衷,楚師敗績。 王去其國,遂至於郢。 王總其百執事,以奉其社稷之祭,其父子昆弟不相能,夫概王作亂,是以復歸於吳。 第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上古三代文章》
第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