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滋病倖存者,想去看看她們的老朋友時,她什麼也沒說,就陪着她到處亂飛。 也許是因為她到過許多地方,熱衷於人口控制,包括跋涉到印度、土耳其和非洲。 她自己說「我的日子是在天上過的」。 她也照顧舊金山人,曾把一個愛滋病患者領回家護理。 她後半生的遊牧生活不是為家庭或自己的小圈子度過的,而是為所有需要她的人——包括她丈夫。 「奇怪的是,」巴菲特的一個朋友評論道,「他仍然愛她愛得發瘋。 」 他在奧馬哈的夥伴阿斯其德也很少參加公開活動,這點與巴菲特在奧馬哈時一樣。 她每天早上都去當地的動物園照看植物,人們可以看到她穿著牛仔褲和毛衣在那兒挖土。 她和巴菲特都不常參加社會活動。 巴菲特在家時,常獃在起居室邊上的他的「小窩」裡,那兒曾是全家人曬太陽的地方,放著他的書和檔案;還有一個大電視。 他的伙食也很簡單,常常啃火腿三明治或是對著盒子吃香草冰淇淋,早飯也是如此。 這種平靜的氣氛讓阿斯其德覺得舒服,她的童年太不穩定了。 有一次節日聚會時,沃倫的姐姐多麗絲冒冒失失地問她和沃倫到底是怎麼過的,阿斯其德臉紅了,說沃倫是「一起過日子的最好的男人」。 巴菲特很希望凱威特廣場的第14層能安靜點,樸素點,他稱那是伯克希爾。 哈撒韋的「世界中心」。 儘管他的公司十分富有,但共只有11個人:兩名秘書,一個出納,三個會計師,一個貿易商,一個財務主管,一個保險經理,格拉迪絲。 凱絲 (一直是他的助理)和老闆。 伯克希爾沒有律師,沒有戰略計劃者,沒有社會僱員,如門衛、司機,情報員和顧問。 它沒有連着一堆陰極射線管的分析儀,沒有現代企業有的那些玩意兒。 這些簡樸的作風是巴菲特特意安排的,為了實現他所謂的「機構機動性」。 如果他僱了一層的貿易商,他們就會找點可做的生意;如果僱了律師,他們就會找人打官司。 一個精練的組織使我們把時間都花在業務上,而不是花在相互協調上。 華爾街曾有個投資銀行家長途跋涉來到這個資本主義堡壘,所見的一切令他終生難忘。 他就是來自貝爾斯特恩斯的約翰。 奧特,他第一次看到紅獅的時候吃了一驚。 與他同來的委託人準備出售一家天然氣公司,當他們告訴旅館門衛要去伯克希爾。 哈撒韋時,門衛獃獃地看著他。 最後他們總算找到了凱威特廣場,對這座位於比薩餅對面的小樓大感驚訝。 那兒屋裏屋外都設有沃倫。 巴菲特公司的標誌。 巴菲特穿著雙克馬特鞋接見了他們。 簡單寒暄幾句之後,他要求奧特的當事人大概介紹一下情況。 巴菲特現在的模樣就很有特色了。 他緊閉雙唇,皺起了眉毛,眉頭卻進入了眼鏡框。 聽對方介紹了一個半小時之後,他問了幾個問題。 天然氣業的經濟問題很複雜的,它要受法規的制約,同時涉及法律問題和社會問題。 奧特事先曾給巴菲特寄了一袋材料,巴菲特也十分瞭解。 噹噹事人再提供一些信息時,巴菲特重新算了一下它的經濟狀況。 奧特發現巴菲特沒帶記事本,也沒有人跑進跑出為他提供支持數據。 他唱的是獨角戲。 三四個小時後,巴菲特根據他掌握的情況出了個價。 這回又輪到奧特目瞪口獃了,因為一般的總裁不會進行一次會談就出價的。 (最後生意告吹了。 ) 巴菲特有從雜亂無章的線索中緊緊抓住主題的天賦;他簡潔的作風也為這種能耐增色不少。 他認為太多的領導人反而會讓他不能集中注意力,儘管他們可能好意、熱心、聰明。 他們做的許多「工作」卻是不必要的。 (巴菲特的格言是:「不值得幹的事就不用好好幹。 」)他不喜歡猶豫不決,也不 願拉鋸般地討價還價。 他的談判風格是想好一個價格,要麼成交要麼告吹,一旦決定絶不改變。 巴菲特和比爾。 斯科特兩人負責投資的事,這在其他公司得有幾十個貿易商和分析家。 斯科特還不是全職工作,他每天3點鐘就要下班去練波爾卡舞。 所有情況下,都是巴菲特安安靜靜地自己研究,自己做決定(當然也與芒格通通電話討論一下)。 與這麼個一個半人的班子相比,具有相當規模的哈佛大學基金會的職員超過100人。 巴菲特最重要的職員要數他的助手兼秘書格拉迪絲。 凱絲。 她把所有的來訪者拒之門外,聲音單調地回答着各種問題。 財務主管維恩。 麥肯齊是內布拉斯加的弗裡蒙特本地人。 他身體瘦小,有一雙藍眼睛,對巴菲特忠貞不二。 自60年代以來,麥肯齊從來沒有要求巴菲特加薪。 「如果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夠,他也不滿意的話,那肯定是我錯了。 」 麥肯齊乾巴巴地說。 (巴菲特在六七十年代給他的薪水極少,但到了1986年,他拿到了19萬8千美元)。 自70年代早期麥肯齊從新貝德福德回到奧馬哈以來,巴菲特從未在他面前大聲說過話,也從沒表明過自己內心想法。 「如果我覺得可能會傷害他,我就不說。 」麥肯齊說,「但巴菲特是這麼內向,我想與他談那些也不可能。 」 第10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巴菲特》
第107頁